APP下载

从地域文化特征看景德镇陶瓷设计之发展

2015-01-28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330038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作坊景德镇陶瓷

刘 晴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330038)

从地域文化特征看景德镇陶瓷设计之发展

刘 晴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330038)

本文遵循“探寻特定地域陶瓷设计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以陶瓷设计为切入点,将各个历史阶段景德镇陶瓷设计的设计手段和特征进行剖析。发现:不同时期的文化地域性对陶瓷设计语言的表现形式,是由具有当时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背景所产生的。因此,从文化地域性的角度对生活陶瓷设计进行研究是不可或缺,且有价值的。文章从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中较为特色的几个阶段出发,主要对地域特征、组织形式、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地域文化;景德镇陶瓷;设计

本文为2011年度南昌大学社科研究项目“景德镇传统制瓷手工艺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拓展”,课题编号:11XYS01

景德镇陶瓷,史上曾被称作“饶玉”。因景德镇历史上曾隶属于饶州,唐宋时期,均有官员来此任职并指导工作,清嘉庆年间设饶州分府,特产以景德镇瓷器闻名。昌江作为景德镇的母亲河与乐安江同为饶河分支。饶河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即凭借其丰富制瓷资源和悠久的制陶技术,孕育出景德镇陶瓷文化。千百年来,景德镇的陶瓷具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德镇的陶瓷设计不但经历了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提及的“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之作坊制,发展到当代各文化创意大潮下的琳琅满目的工作室;还经历了陶瓷产品主要为权贵之专享用物品到当代的为普通人们随处可得的生活陶瓷。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几经发展,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域文化特征对景德镇陶瓷设计的影响

早在2500年前《考工记》就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思想深刻的反映了景德镇陶瓷设计历史的发展。首先,景德镇地区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包括瓷石和高岭土两种。这两种原料是该地区独特的岩体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和风化蚀变,天然而成。同时,景德镇地区地处亚热带,这里的气候冷暖、干湿度,自古以来都对陶瓷生产工艺带来得天独厚的影响。因为,过冷过干的气候条件都陶瓷成型极为不利。以上这些都为“天时、地气”的完美写照。在这种独特地理位置下的独特资源基础上,自然也就产生了独一无二的“美材”。至于巧工,更为值得一提。景德镇历代陶工,兼容并蓄,集各家之所长。虽然古代陶工尚无现代工业设计之概念,但他们的智慧和巧夺天工,也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代表性的诸如:宋代的青白瓷、元明清的青花瓷、清代的粉彩瓷。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景德镇陶瓷的丰富地域文化特色。接下来,笔者试从组织形式和服务对象两方面,剖析景德镇的地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景德镇陶瓷设计的影响,以及由此影响所带来的启示。

二、组织方式—从作坊到工作室

南宋后,瓷业生产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据《陶记》所计载:“陶、匣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则,各不相紊。”专业的制瓷作坊相继出现。明代中期后,民窑作坊从家庭小手工业作坊转变成了雇佣制的工场手工业作坊,这时的民窑瓷业分工来越细,主要存在于:制坯业、烧窑业以及陶瓷辅助行业(“ 陶所资各户”)。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达到了历史上传统制瓷手工业最高的水平。以烧窑业为例:“烧窑业有‘一场两行、三店’之称,‘一场’即是窑场,‘两行’是指为窑场服务的。‘满窑’和‘挛窑’的两个行头。‘三店’则是‘两行’中所经营的‘满窑店’‘挛窑店’和‘抹泥店’”。虽然从事烧窑业的人数不如制坯业那样庞大,但是,这种陶瓷作坊制的生产机制的特色稳定、慢速、但又具有垄断性,势必无法承受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历史进入当代,如今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上,景德镇大量涌现出私人设计工作室,这一形式完全不同于作坊制组织形式。因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同时又相互共生。为繁荣设计方法和设计前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服务对象—从为权贵到为大众

从设计史角度来看,无论东西方,工业革命前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达官贵人,景德镇陶瓷设计自然也不列外。纵观陶瓷发展史,景德镇官窑的出现和演进在景德镇的陶瓷设计史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官窑是由官方营造并主持烧造的,一切行为都以服务于皇宫为基础。”例如,元代浮梁瓷局为顺应蒙古族统治者崇尚“青白”二色的传统,发展了青花及釉里红装饰的技术,因此,这一时期的景德陶瓷设计的地域文化表现为青白瓷。又如,清代是景德镇官窑瓷业发展顶峰时期,这时期的官窑称为“御窑”,生产的瓷器为贡瓷。整个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完全遵照帝王的意愿,从色彩到提款、再到纹样设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服务于权贵,一切以权贵为中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设计地域文化的特色。

然而,现代设计是一切以人为中心,设计为人服务。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大众。纵观当代景德镇陶瓷设计,我们可以发现:迎合大众审美、逐渐融合国际设计风格,是当代景德镇陶瓷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现代文化与传统陶瓷文化之间不断的碰撞,景德镇的陶瓷设计又正在走向一条前所未有之路。

四、结语

本文遵循“探寻特定地域陶瓷设计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以陶瓷设计为切入点,将各个历史阶段景德镇陶瓷设计的设计手段和特征进行剖析。发现:不同时期的文化地域性对陶瓷设计语言的表现形式,是由具有当时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背景所产生的。因此,从文化地域性的角度对陶瓷设计进行研究是不可或缺,且有价值的。

[1]詹明荣.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探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03).

[2]罗二平,胡菁惠.景德镇陶瓷作坊历史初探[J].陶瓷研究.2002(12).

[3]付火水,罗亨江.历史地理学视角中的景德镇陶瓷生产[J].中国陶瓷,2008(03).

[4]沈愈.清三代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器设计艺术思想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2014(06).

刘晴,女,汉族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从事陶瓷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作坊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溪川酒店凯悦臻选
中国楹联馆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揭牌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钞子伟、钞子艺艺术作品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