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
2015-01-27张怡
张怡
[摘 要]经典诗文不仅传递着永恒的真善美,还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来了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品质的培养,把握古诗词的情感美、情趣美,语言美,能塑造学生完善的审美人格。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 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23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百年岁月长河的淘洗,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苏教版教材中所选的诗词作品,文质兼美,既可以滋养性情,又可以陶冶情操,对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培育民族未来精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情感美、情趣美和语言美。
一、情感美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即凡是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轻歌一曲和泪唱”,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诗的情感是诗的灵魂。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情愫,带领他们徜徉诗苑,步入芝兰之室,享受美好健康情感的熏陶,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知人论世是古诗词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涉猎,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内涵。
爱国诗人陆游征战一生,壮志未酬,最后把期许的目光投向了他最疼爱的小儿子子聿,希望他能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陆游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聿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嘱托,更看到了一位爱国诗人的赤诚丹心。
我们都知道:“寒江鱼伏,钓岂可得?”而柳宗元偏要“寒江独钓”。要让学生理解这份“千年孤独”,必须让他们知晓诗人柳宗元当时的处境。他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当时,朋友受牵连,妻子已去世。到荒凉的永州后,老母和女儿也相继离他而去。漫天风雪中,他只好孤身一人“独钓寒江雪”。“渔翁”的形象就是柳宗元的化身,他的孤独、悲愤与痛苦全浓缩在《江雪》中。但我们还应看到这“独钓”中,还有一份执著与坚持。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使落后的永州得到了空前繁荣与发展。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一首诗,一个故事;一首诗,一种心情;一首诗,一段历史。把握诗词背景,细细玩味,才能真正体会到诗词厚重的底蕴。
二、情趣美
经典性作品之所以千古流传,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能够给人审美的享受和愉悦。所以,古诗词教学要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除了带领学生把握好古诗词中所蕴涵的情感性和理趣性之外,更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他们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体味诗词的情趣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展开联想和想象是体悟古诗词情趣美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设计智慧的导语来开启情趣教学的大门,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来给学生快乐体悟的空间,强调教学的艺术留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墨梅》一诗,我们可以从无锡名园梅园导入。阳春三月,这里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梅花有粉的、白的、绿的,无论哪种颜色都显得那么纯洁、淡雅、清秀脱俗。漫步于梅园小径,来一个深呼吸,梅香沁人心脾,是那么的清香宜人。至此顺利开启情趣教学,导入图诗相融,人梅合一的《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里要求教师进行智慧的艺术留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结合王冕生平,自己感悟“淡墨痕”“清气满乾坤”的情趣美。
教学《草》一诗,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小草深埋在泥土里的根,画一画小草的枯荣,画一画春风吹、小草长。“吟诗作画”不仅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情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悟到了诗的情趣美。
三、语言美
经典诗词语言精美、表达技巧高超,是学生们学习母语的典范。让学生快乐地徜徉诗苑,采撷朵朵奇葩,既可以滋养学生的才情,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倡诵读是领略古诗词语言美的不二法门。让学生阅读经典诗词,诵读千古美文,是积累优美、纯粹的语言的最佳途径。值得指出的是,经典诗文的诵读,需要保持连续性、持久性。每天坚持诵读,才能加深记忆。我们提倡诵读经典诗文,学生甚至可以不求甚解。让学生在心灵最纯粹、记忆力最强的年龄,把最优美的语言精华诵读得滚瓜烂熟,这便为他们储备了一个巍峨的文化冰山。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文化的冰山就会慢慢融化,像一股股清泉不断滋养着学生的生命。
经典诗文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关注小学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铸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感悟经典诗文的纯美,润泽他们稚嫩无暇的生命,这便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使命。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