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墨

2015-01-27方逸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制墨名家书写

方逸

当今在香港和北京众多的拍卖场上,文房小品越来越多地吸引藏家们的视线,而中国的“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不仅是传统书写用具,它们更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四宝”中的墨一直被认为是文人的雅逸之物和情怀寄托。把玩墨锭渐渐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新动向。近年来随着人们用墨的减少,古墨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攀升,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收藏门类了。尤其是稀少的明、清老墨,收藏价值正连年升温。

墨不是伴着字产生的,也不是伴着笔产生的。汉字出现的时候,最早是用刀子刻上去的,后来才用漆写。周朝末年,汉字有了大篆,大篆讲求匀称,规整,所以再用漆书写已经很是不便。后来,便有了替代品石墨,把石墨研磨成汁书写。汉代时,纸张出现以后,再用石墨书写就已经远远达不到要求,这时,墨丸便出现了。墨丸是漆烟和松煤做成的,易于书写,这便是墨的源头。

与很多其他古玩一样,墨是越老越好,这便是“古墨”。古墨不仅具有收藏价值,书写起来,也比仿制的新墨有诸多好处。这不是说古墨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变得贵重起来。古墨确实比新墨有更多的优点。古墨书写出来的字是浓黑色的,而新墨,则灰而不黑,既然不黑,那又如何称为“墨”呢?古墨用的原材料都比较精贵,闻起来,有一种淡淡的松香,而大多数新墨属于粗制滥造,散发出很浓的臭味,究其原因,新墨所用的原料为炱和胶,都有臭味,闻起来令人作呕。用古墨书写的字,千日如一,不会变形,也不会阴湿,即使水土侵蚀也不会走形,而新墨不仅颜色会变,而且揭裱时常常阴湿。古墨纯净,而新墨常常有粗砂粒,不仅废笔,还损坏砚台。

古人制墨,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不仅要求材质上乘而且纯粹,连工艺也是那般一丝不苟,不像新墨,除了想以次充好之外,走量也在其内。原因之一,便是古人把墨看成是至关重要的书写工具,远远大于笔的功用,所以,有很多文人雅士都参与了墨的制作。能制作出有悠远淡然、雅致非常的墨,是他们的骄傲,因此,他们往往不惜成本和时间,千淘万漉之后,才留下真金般的“墨”。所以,古墨的价值和新墨是无法比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墨是老的好,这话不是虚言。

古墨色泽暗淡古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书写出来的字迹千年不变,绘出的画永久清晰,是书画家的挚爱。因此,选墨也成为书法和绘画的一部分。那些书画家们,离开了古墨,简直不能创作。只可惜,现在的古墨,大多是千金难求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清初的古墨已经不易得到,更不用说明朝以前的了。

古墨收藏以清之前的墨最佳。在古墨收藏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因古墨难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难见到,明墨传世的也极其稀少,价格惊人。另外,名家和名人的墨身价不凡。唐朝时祖敏、奚超、奚廷珪等著名制墨匠人,明代皖南歙县的罗小华、程君房,明末清初的汪鸿渐、叶玄卿、程公瑜以及被誉为晚清的四大制墨名家的曹素功和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些公认的名家所制的墨,目前的价格基本在百万元以上。

名家是决定墨锭价格的首要条件,另外,墨上的图案也很重要,图案细腻、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好的墨锭更有收藏价值。普通藏家一开始收藏精品古墨比较困难,可以先从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的古墨开始入手。这些古墨中品相不错的,价格一般在500~4000元之间。1万元以上的古墨投资前景都不错。此外,普通藏家也可以投资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墨,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名家作品,其价格一般在数百元之间。

在拍卖会或古玩市场中,除了关注那些历史上著名墨家制的好墨,主要在明三家(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和清四家(胡开文、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的墨品上,还应有意识地留意一下与墨锭相关的周边品种,比如“墨床”,即搁墨用的小案架,虽然它在市场上的数量和价值都不及笔筒、臂搁,但藏墨之人一定会对“墨床”感兴趣,因此在市场上浏览“墨床”的价格也是很有益处的。再比如,我国制墨历史悠久,记载墨的书籍当然也很多,这种书籍就叫做“墨谱”,《程氏墨苑》和《方氏墨谱》是墨谱中最经典的。约从明末开始,这些著作便把墨作为鉴赏收藏的珍品来论述。为此,从积累资料的角度来说,藏墨者也不会忽视“墨谱”的收藏,还有笔者目前对“墨模”很感兴趣,因为墨模又称墨印,墨模的图形、雕刻、制作对墨的形成及其艺术性至关重要,也是可以反映当时古徽州木刻工艺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制墨的工艺水准,也反映不同时期制墨水平与墨业的兴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墨名家书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春天的“草”
落纸如漆 万载存真
——多元并进的国墨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