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黄
2015-01-27吴佳
吴佳
市场预测:韭黄是利用当年播种的韭菜鳞茎内贮藏养分,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无光软化栽培而生产的一种蔬菜。其色泽金黄,清新柔软,是冬春季节的蔬菜珍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全国各大市场上畅销蔬菜之一。
韭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硫化丙烯,具有辛香味,可增进食欲,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作为调味品食用,消费群体比较稳定。
近几年来韭黄在国外市场开拓上有了较大进展,每年有少量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如果在包装和保鲜技术上再有所突破,国外的市场空间更大。
效益分析:种植韭黄效益比较好。韭黄的生产在春季育苗,麦收后移栽,冬季培养,占用土地比较少,土地的利用率高。韭黄的产量高,每667平方米(1亩)可生产韭黄800~1000千克,冬季市场价格较高,每667平方米收入一般在5000元以上,高的可超过7000元,再加上小麦的收入,每667平方米每年的收入比种植其他作物高出几倍。
发展方向:韭黄的生产方法比较原始,生产效率不高,对提高韭黄的质量极为不利。目前在培养上已有用塑料大棚生产韭黄的试验,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值得推广。韭黄的保鲜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保鲜时间较短,在韭黄的保鲜上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销售策略:由于韭黄含水量高,茎叶柔嫩,不耐贮藏,所以韭黄采收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市场。我国北方过春节时,有用韭黄包饺子的习惯,因此,在春节前后投放市场,销售更好,价格更高。
风险提示: 种植韭黄风险小、收益比较高。在种植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窖内管理,水分不能过多,防止韭黄烂窖。二是在运输销售过程中,防止发热和腐烂。
栽培技术:
1.韭根培养。选用叶片厚实、宽大、耐热的韭菜品种,于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育苗。播种前进行整地、施肥、做畦和土壤保墒工作,播种后覆盖地膜或秸秆,以利增温保墒,20天后即可出苗。一般每667平方米苗床用种4~5千克,苗床和大田面积的比为1∶5。播种后及时防治杂草和地下害虫。大田移栽时间为6月下旬到7月中旬,以夏至后3~5天最佳。
移栽前每667平方米施用优质有机肥料3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尿素20千克,进行耕翻整地。按行距25~30厘米、穴距4厘米定植,每穴2~3株。
移栽后及时加强田间管理,20~30天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5~30千克。在整个生长期内还要注意除草和防治韭蛆。
2.韭黄窖的建造。韭黄窖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窖长4~5米、宽2.5~3米、深75~80厘米,窖的四周垂直铲平,每窖能排334平方米大田的韭根为宜。挖好窖后,窖的底部铺一层20厘米厚的沙土层,防止积水烂根。窖顶每间隔50厘米放一根水泥棒或木棒,棒上放秸秆,秸秆上放由碎麦草等与牲畜粪混合而成的酿热物,厚度在20~30厘米,为韭黄生长提供热量,最后窖顶用泥浆抹平。窖门留在窖的中间或一边,大小50厘米见方。
3.韭根的起刨。韭根的起刨时间一般在11月上中旬到12月上旬均可,具体起刨时间根据韭黄的上市时间而定。起刨韭根时要尽量少伤根系和鳞茎,刨后抖净泥土,剪去过长的须根,每20~30株扎成一把,准备入窖。
4.入窖。入窖前用100千克细碎黏土加水200千克,制成泥浆,将捆扎好的韭根放入泥浆中浸泡l~2分钟,捞出随即入窖排根。排根从窖四角开始,向窖门处排放,并留好过道。排根韭根要与土壤紧密接触,做到上齐下实,每把之间紧密靠拢。最后封好窖门,把中间节打通的细竹竿插入窖内,用线把温度计通过细竹竿放入窖内,观察窖内的温度变化。
5.窖内管理。窖内温湿度的管理是韭黄生产成败的关键。湿度应保持叶片上无水珠,防止韭黄腐烂。温度第一茬控制在10~18℃,第二茬控制在18~20℃,第三茬控制在20~22℃。在生长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不能忽高忽低,缺水时及时浇水,防止韭黄烧窖。
6.采收。韭根入窖后30~40天即可采收。采收的标准为上部三分之二的叶色鲜黄,下部三分之一的叶色淡黄渐白,长度30~40厘米。采收宜选择晴天的上午较好,采收时留茬不要过低,防止伤害鳞茎影响下茬产量。采收的韭黄,放在背风向阳处的草帘上,刀口向阳晾晒1小时,促进刀口愈合,晒去底部积水,装人包装箱内尽快投放到各蔬菜市场或直接出口。
第一茬韭黄的产量较高,约占总产量的50%以上。头茬采收后,打开窖门,晾窖1天,降低窖内的湿度,第二天每平方米洒水6千克,撒细土4~5千克,更换酿热物,20天后采收第二茬。第二茬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这样一直可采收3茬,第三茬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0%。
利用塑料大棚培养韭黄效果更好,方法简单方便。将捆扎好的韭根蘸泥浆排在大棚内,浇足水,用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黑暗条件下生产韭黄;或先让其生长,等到采收前15天左右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促使其软化变成韭黄。大棚内温度控制在最高不超过22℃,防止韭黄徒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