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旅游局
2015-01-27
泉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达750多万。庞大的海外侨民群体,构建着泉州特殊的集体记忆与认同,也在有意无意间,雕琢着这座城市的面貌。红砖骑楼与花园别墅,与华侨的奋斗史一起,发酵成一种微妙风味。
侨胞奋斗史 离土不离宗
唐代泉州沿海一带地狭民稠,田不足耕。百姓在围垦海滩、向大海要粮的同时,开始沿着海路外出谋生。唐代大历(公元766-779年)年间,泉州呈现“市井十洲人”、“还珠人贡频”的兴盛景观。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和东方大海港,泉州人出洋兴贩贸迁蔚然成风。元朝致力于拓展海外贸易,据《岛夷志略》载:“元代,泉州对外交往已达99个国家和地区。”彼时,泉州与爪哇之间已有船舶通往,流往其地的泉州人颇众。
元末战乱和明初实行“海禁”,泉州港逐渐衰落,大批以海上贸易为生的泉州人不得不冒险向外拓展,以至在国外垦荒辟地,作久留之计。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居留海外的泉籍华侨已逾30万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南洋群岛各埠的开发和“契约华工”制度的发展,使大量移居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泉州人,又不断地再移民,海外泉州人分布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展。
离乡背井、远涉重洋的侨民在异国他乡人地生疏、语言不通、风俗不同的情况下,吃苦耐劳、努力拼搏,事业有成的优秀人物大有人在。经商办厂取得巨大财富的华侨除了在当地继续开拓发展外,都受离土不离宗观念的影响,返乡填补家乡的实业空白和家园重建。出身泉州鲤城区、旅居菲律宾的杨阿苗先生,在上世纪初黄河大水灾时,面对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故乡人民,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出资数百万银元用于清廷赈灾,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嘉奖;著名的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则是泉州同安籍(解放后划归厦门)的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独资捐建。
华侨新村 打造侨乡印记
泉州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众多,归侨、侨眷也有300多万人,占福建省华侨人数50%以上、泉州市总人口的53.9%。华侨新村——中国首个归国华侨高档别墅区,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落户泉州。据福建泉州《1949-1985年大事记》记载,为了安置回国的归侨和侨眷,“1955年,始建华侨新村,历经数年建成5排48幢花园别墅建筑群。”
步入华侨新村,街外的繁华和喧嚣都抛在身后。50多年过去了,这里风韵犹存,绿荫浓浓,虫鸣鸟叫,庭院花开,一幢幢糅合闽南风和南洋风的古朴老别墅,静默在幽幽凉风中,不时有买菜的老人遛着狗在路上慢悠悠地晃着回家,静谧而美好。华侨新村的住宅以砖石结构居多,只四、五排的一些住户用了花岗岩建材。每座院落的面积都在400平方米以上。房子四面皆留有空地,以备住户种植花草,可以说是标准的花园洋房。四面院墙以砖或石砌成,每户独成一家。
如今的华侨新村已变身泉州鲤城区16个创意产业项目之一,并以“侨”文化为主题,引入书画吧、文化沙龙、艺术家创意工作室、红酒吧、庭院咖啡、私房菜等高端休闲业态,形成幽雅的休闲街区。在华侨新村一幢独立的砖石结构老屋改造的咖啡馆里,石子、藤编的桌椅、龙眼树上的秋千,意境十足。小小的粉蝶绕着地上的花草低飞,客厅里摆着一溜书架和书桌,一楼和二楼的房间改成了小包间,窗帘和布艺沙发鲜艳明亮,配着几十年前的红砖地板竟一点也不突兀。
街巷记忆 透出浓浓“侨味”
除了华侨新村,泉州处处弥漫浓浓的“侨味”。街巷是一座城市的基本脉络,它纵向记忆城市的史脉,横向展示城市深厚的阅历。泉州近百年来最繁华的中山路,凝聚了众多海外侨亲的故土情。“东西双古塔,南北一长街”,1924年,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而成的骑楼街道南北全线贯通,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该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吸引众多泉州华侨返乡兴业开商铺。长约2.4公里的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建筑精华,成为泉州籍侨胞寻根、谒祖、思乡、爱国的亲情信物,也是侨乡的建筑象征。
中山路中西合璧的历史古迹星罗棋布:威远楼、钟楼、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大上海理发店、花桥慈济宫、府文庙、泮宫、祖闾苏民居、市舶司、水门关、大隘门、天后宫等,散发着古城特有的魅力,也促成其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名录。
六根高大廊柱,大斜面的帐幕式尖顶,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曾经的泉州地标式建筑——侨光电影院,更透出浓浓“侨味”。1955年,侨光电影院正式开张时,可谓福建省内最豪华、最大的电影院,几乎每天晚上都满座,有时还有通宵影片。“看侨光,吃远芳”,成为泉州当时最流行的休闲方式。如今,在最大限度保留其外观、功能的前提下,电影院华丽转身,被打造成文化影视创作基地,继续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