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化现场监管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
2015-01-27朱尧德李晓斌
朱尧德 李晓斌
(1随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湖北随州 441300 2随州市环境保护局 湖北随州 441300)
1 前言
2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的目的
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坚持采取总量减排控制措施,极大地遏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能源过渡消耗、提高生产效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可以有效促进减排项目落实、防止污染排放出现反弹,限制和消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不仅确保完成污染物削减指标,还可起到巩固现有减排成果、不断深化减排效益的目的,最终促进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的作用
3.1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有利于摸清底数,便于组织和筛选减排项目,为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奠定基础。组织并实施污染减排项目是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核心要素,没有减排项目,一切成为空中楼阁。通过日常监管,可以有效掌握监管范围内的减排项目资源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确定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目标,即可按照要素进行分类,确定减排项目类型和数量,为完成减排任务提供有效保障。
3.2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有利于督促结构调整(关闭)项目落到实处,纳入全方位掌控,防止已关闭的项目“死灰复燃”。通过加强对拟定(或已经)关闭或淘汰的落后产能(生产线)企业或项目的现场监管,确保这些结构调整项目按要求落实到位;对已经关闭或淘汰并通过了减排项目现场核定(认定减排量)的项目,通过不定期巡查,做到全面掌控,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死灰复燃”或污染反弹的情况。
3.3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有利于监督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促进稳定达标排放,确保污染减排效果。目前,我国除了传统的环境监察人员亲临企业污染排放现场外,还可以通过污染源监控中心,对监控对象排放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适时监控,了解现场排污状态。对于没有按照监控装置的污染减排企业则要深入现场督查,由此确保减排工程落到实处,减排效果得到保障。
3.4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有利于推行新的环保排放标准,倒逼企业提档升级,不断深化污染减排效益。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一些新的污染物控制标准,对现有企业的污染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产业升级。如促进企业严格执行原辅材料和能源定额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尽量使用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用新工艺;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避免造成原料浪费,建设污染物产生;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实施奖罚分明的责任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企业提档升级改造,极大深化减排效益。
3.5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有利于增强单位或企业的主体责任,自觉加大环保投入,促进污染减排不断深入。随着污染减排工作深入进行,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环保投入,如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极大地推动力污染减排工作的落实。但是有的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对减排工作任务的落实主动性不强,甚至存在消极抵触情绪,为了降低设施运营成本而疏于管理乃至停运,因此,需要环保工作人员强化现场监管,确保污染减排的主体责任落实,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意识逐步增强,有效推动污染减排工作深入进行。
3.6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有利于增强联动效应,促进社会舆论参与监督,从机制上确保减排实效。污染减排工作要依靠社会舆论参与,如组织新闻媒体加强减排宣传报道,开展系列和专题污染减排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减排工作等。既要宣传污染减排先进典型,也要对减排工作不落实的地方和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社会压力,促进排污企业增强减排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社会环境。
4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的内涵
4.1 强化排污许可制度管理
“山高皇帝远啊,我就给你说,我们这儿摆个摊儿……政府都要管制你的,他们(购物店的人)不管的,人民币,实话实说。”○15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商店店主。
依法按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推进污染源有效管控,对无许可证或者违反许可证排污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将排污许可的监督检查作为环境监管的主要内容。将总量控制制度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予以落实,加快落实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公众平台发布企业的基本信息、治理工艺及排放情况,使各级政府和公众能够切实监督企业排污情况。
4.2 注重污染减排过程管理
要将污染减排现场监管的目的放在确保减排设施正常运行和提高企业守法意识及环境管理水平上来,加强对国控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企业的日常监察,保证监管频次;加大对全口径核算行业相关企业的现场监察,提高重点监管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要进一步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切实增强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发挥企业在总量减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监管减排。
4.3 提升监察人员监管能力
通过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实现工作内容从单一打击企业环境违法向服务总量减排转变。认真学习《“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掌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做到核细工程减排项目,核清结构减排项目,核实管理减排项目,切实提高污染减排现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4 严肃查处企业违法行为
要重点检查企业减排设施擅自停运、不正常运行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对恶意偷排,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坚持一查到底,依法处置。环境监察部门要按照“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明确企业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监管频次,详细记录现场核查情况,因监管企业不到位,监管人员失职被通报,扣减总量的,要严肃追究监管人员责任。对企业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弄虚作假甚至纵容包庇的,要严肃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5 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的方法
5.1 污染减排监管科学化是基础
科学化监管可以使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必须制定科学的污染减排计划。(1)要摸清辖区排污底数,找到辖区主要污染行业或企业。(2)要突出重点行业,综合考虑行业工艺特点、国家标准、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减排计划,确定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项目。(3)还要制定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案,确保污染物处理效率;新上污染治理设施要进行技术论证,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污染减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2 污染减排监管规范化是前提
保证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对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台账进行规范;规范企业污染治理技术,使治理措施高效、可行;规范企业污染减排档案,使档案资料之间能够互为印证;使监管工作全面、到位,对现场检查频次与检查内容、监测频次等进行规范;规范排污企业排污口,对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仪,并规范在线监测项目。
5.3 污染减排监管制度化是保障
(1)地方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层层抓落实。要制定年度减排工作计划,将减排目标分解到重点行业和企业,对重大减排工程签订目标责任书。(2)从项目源头上把好审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把总量削减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执行新建项目总量替代制度。(3)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制度。对污染物排放不能实现达标或稳定达标排污的企业实施限期治理。(4)严格执行排污申报与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限定各类企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禁止无证排污及超标、超总量排污,对违反环境法规的严肃查处。
5.4 污染减排监管经常化是手段
(1)执法检查经常化。加强对排污企业现场监管,增加明察暗访的频次,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2)监督性监测经常化。增加对污染源监测的频次。(3)扩大在线监控仪安装范围。在线监控仪安装范围要从原来的只对国控重点污染源逐步扩展到市、县级,做到24h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 结语
实现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路径很多,但强化污染减排现场监管是确保减排效果长期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保障,已经在污染减排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是当前乃至今后污染减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手段。
[1]朱尧德.随州市总量减排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J].绿色科技,2014(8):176-178.
[2]段菁春,云雅如,王淑兰,等.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现状调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16-20.
[3]孙立华,冯传云.注重提高技术监管水平 做好环保现场监察工作[J].中国环境管理,2014,6(4):44-47.
[4]承敏钢,滕爱军,江冰,等.总量减排监管服务平台构建[J].环境工程,2014,32(S1):899-9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