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智能热网”系统在供热行业的应用

2015-01-27杨怀滨童若冰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7期
关键词:换热站热网热源

杨怀滨 童若冰

(天津市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3)

谈“智能热网”系统在供热行业的应用

杨怀滨 童若冰

(天津市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3)

随着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近年供热行业不断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供热企业在向智能化方向跨进,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热网”系统在供热行业的应用,相对热网监控系统智能热网主要的功能模块以及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介绍。

“智能热网”系统;供热行业;应用

1 概述

随着过去十多年热网监控系统的普及,中国主要城市的供热公司已初步完成了生产系统信息化的建设,从最初的人工抄表、站内值守的初级阶段上升到自动化监测、无人值守的中级阶段,然而各地供热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系统形式越来越复杂,中继泵站、多热源联网和调峰热源已经成为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因而,简单的监测监控已不能满足供热公司越来越高的管理需求,他们需要一个功能更强大、操作更简单的智能热网平台来实现整个供热管网的智能调整,实现数字化、精细化、差异化供热,满足不同的热负荷需求,从而提高供热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生产效率,进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智能热网”规划目标

智能热网监控平台是构建于最新最前沿的开发技术之上,用户体验与功能并重,充分利用跨平台浏览技术、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智能热网”系统不仅应具备根据热网实际运行状况,整合热源、管网、换热站、供热用户的实时数据,建立供热生产数据库,实现各类信息的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存储和分析。而且通过“智能热网”平台,能够实时监控每个供热用户的用热情况,并且通过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比较,优化多热源的调度,指导各热源和热力站的运行调节,保障供热过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实现负荷的智能预测、热量的智能调节、调度的智能优化和故障的智能诊断。

3 智能热网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智能生产运行调度管理系统;(2)智能能耗在线分析系统;(3)智能事故报警系统。

通过上述功能模块的建立搭建,实现对供热系统各级终端——热源、计量站、换热站、热量表、无线室温采集设备进行实时采集;实现采集设备与智能热网系统数据双向交换,采用ADSL VPN和GPRS/GSMAPN通讯形式与监控中心实现通讯;实现智能热网系统对实时供热数据的收集、控制、统计、分析、预测,实现系统的多种分析、预测和控制功能。以上三个系统的具体功能简单描述如下:

3.1 智能生产调度系统

智能生产运行调度管理模块是热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升级发展起来。随着自动控制水平的大幅提高及无人值守换热站技术的逐步完善,逐渐建设以调度为中心,远程实时调整各热力站参数的生产运行智能管理模块。该模块通过在热源关口、换热站、终端用户加装采集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实时监测用户的供热温度,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并远程控制热力站供热参数等方式,最终实现全网能源的调配统一管控,实现系统化、精细化能源管理。

要实现稳定可靠的按需供热,必须安装户表、站系统表和相应的控制装置。用户通过室内的控制装置设定理想舒适的室温,当然这个室温是在一定限度内的,这个限度可由供热公司远程进行设定。用户的自主调节势必影响整个二次管网的运行,这就要求我们的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然而这终究是被动的处理方式,供热公司应该变被动调节为主动管控,才能够有效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

3.2 智能能耗在线分析、预测系统

智能能耗分析预测功能,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多种方式向用户展示基于管网运行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系统从数据库中调取收费面积数据,并且针对一些需要直观比较的参数,以曲线、表格、报表等形式直观显示,利于比较。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对各热力站运行工况进行评测,对能耗偏高的环节进行筛选,指导供热系统进行调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供热运行的分析和预测,为节能降耗奠定基础,为未来供热进行预算化分析,辅助供热决策等自动化管理。

通过开发能耗在线分析系统,可彻底改变了原有人工抄表模式,实现了能源消耗的信息化监控。同时,通过实时、准确的数据计算和对比,对能源消耗过高的环节接行筛选预警,更加科学、有效、快速的指导供热调节工作,实现能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降耗,为公司节支增效起到重要作用。

3.3 智能事故报警系统

在智能事故报警系统中,该系统应具备自适应性,在复杂的供热管网运行中,可以自动适应多热源、气象条件、用户需求等各种变化做出反应,快速发现、识别故障或事故,热网运行中发生异常停电、停水、管网泄露、窃热及异常运行状况,自动进行合理的运行方式调整,并给予警示和进一步处理方式,保证热网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供热失调和经济损失。

当今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我们必须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未来,供热公司的运行数据将不再是单一的数值信息,而是包括了数值、文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多种多样的多媒体信息。通过对大数据建立适当的计算模型,智能热网平台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报警信息,如当有事故发生,有哪些可以执行的方案,哪种处理方案最优,同时也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监测全网水力工况,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判断并预报;提供一次管网泄漏监测报警、热源异常报警、换热站异常报警、二次网失水报警、热用户异常用热报警等。

4 结语

“智能热网”系统建设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各个供热公司开发研究的“智能热网”系统也各有优劣。为了供热企业未来的发展,就需要规划一个即兼容现有系统也包括未来更先进技术的“智能热网”系统。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协作支持,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推进。

“智能热网”系统的建设必将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作者的水平局限性,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1]郝维来,金磊.城镇热网的监控系统.电气技术与自动化.

[2]杨艳茹.智能热网萌发的效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

[3]徐军.济南热力有限公司智能热网系统建设与发展方案[J].区域供热,2013(5):85-89.

[4]王化祥,主编.自动检测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5]国海龙.城市智能热网综合管控系统应用研究.华北电力大学[J].节2014(05).

猜你喜欢

换热站热网热源
热网异常工况的辨识
新建热网与现状热网并网升温方案
基于动态三维交互的二级热网仿真系统
基于Matlab的热网换热站最短分布问题研究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压气机叶片MPAW堆焊的热源参数模拟仿真
大数据分析在供热运行监测和节能领域的应用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源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