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漏报调查分析*
2015-01-27谢俊卿信振江白俊梅杜忠仁赵建忠
谢俊卿 信振江 白俊梅 杜忠仁 赵建忠
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071)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漏报调查分析*
谢俊卿 信振江 白俊梅 杜忠仁 赵建忠△
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071)
目的 收集2010-2012年生前住址为北京市丰台区的死者死亡相关资料,估计北京市丰台区的人群死亡漏报率,校正人群死亡率,为描述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模式提供基础,为估算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期望寿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调查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死亡相关信息,与全国疾病登记系统死因监测网的数据核对是否漏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性别、地区、年龄组的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因监测漏报率分别为6.74%、7.17%、7.42%;不同年份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漏报率与5岁以上人群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漏报率校正后,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率分别为709.78/10万、691.71/10万、742.20/10万;2012年校正后的期望寿命为80.65岁。结论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漏报率低于全国或北京市死亡漏报率;女性漏报率高于男性;城市地区死亡漏报率高于农村地区;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期望寿命为80.65岁。
漏报率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居民死亡信息是加强人口管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1-2],常规的死亡登记报告是获取死亡信息的重要来源[3],为准确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极其重要,在很多地区的常规登记报告中,漏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4-6]。目前死因监测系统有一整套的质量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数据的质量,降低死因监测的漏报情况,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漏报。
北京市丰台区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常规网络报告工作,为评估死亡登记报告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用于指导辖区开展死因监测漏报调查,以获得准确的人群死亡水平。本次调查于2013年2月开展覆盖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全人群的死亡漏报调查工作,收集2010-2012年生前住址为北京市丰台区的所有死亡相关数据,估计北京市丰台区的人群漏报率,校正人群死亡率,为准确描述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模式和估算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期望寿命提供基础数据。
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北京市丰台区共有21个街道(乡/镇),本次调查为覆盖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全人群的死因漏报普查工作,收集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死亡相关信息,摘取户籍地址为丰台区的死亡病例纳入分析,凡是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均为常住人口。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人口信息,死亡信息(死者姓名、是否户籍人口、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家属联系姓名/电话、死亡原因、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地点)。
3.调查方法与步骤
(1)人口资料的收集
收集本居委会2009-2012年年末分年龄段、性别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资料。
(2)入户调查
本次调查由21个街道(乡/镇)办事处文教科组织,各个居委会(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员队伍。调查员于2013年1月20日-2013年3月31日走访所有街道(乡/镇)的每户家庭,询问常住人口过去三年中所发生的死亡人员信息,对过去3年内有家庭成员死亡的,填写相关表格。
(3)数据的核对
已登记的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户籍为丰台区的死亡报告卡及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核实后补录的死亡报告卡,剔除重卡,并就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孕产妇死亡与丰台区妇幼保健所数据进行核对,形成2009年-2012年丰台区户籍人口死亡数据库(A库)。
本次由21个街道(乡/镇)负责调查的死亡相关信息形成(B库)。
本次查出的死亡个案(B库),依据姓名、性别、身份证等与全国疾病登记系统死因监测网的数据(A库)核对,如无,则为漏报。
本次研究中两个数据库(A库、B库)中的死亡个案,满足下面三种情况之一者认为是同一个体[7-10]:A.身份证号码完全相同者;B.姓名、性别、年龄、死亡时间完全相同者;C.姓名、性别、年龄、死亡时间等变量中任3个相同者,同时允许死亡时间相差6个月,姓名相差一个字。核对为漏报的个体,由现住址所在的社区卫生中心再次进行电话调查,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再次核对信息,是否漏报。
4.质量控制
为确保此次调查的质量,应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进行现场组织,通过现场培训、加强部门协调、现场督导等方法确保调查质量。
(1)做好宣传协调工作,争取群众配合
调查正式开始前,借由建立国家级慢病示范区的契机,采用召开街乡联席会的形式,与各个街道(乡/镇)办事处人员沟通,通过张贴海报的形式,使调查人员和群众了解该项工作的目的和必要性,使调查得到相关部门和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2)加强调查培训,明确目的、统一要求
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培训2次,明确调查步骤和内容,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现场调查,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调查。疾控中心每年对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可进行调查。
(3)加强现场调查期间的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做到每户家庭都入户,入户调查时认真核实死亡信息,并如实填写相关表格。收集的数据要求姓名、是否户籍人口、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联系电话、身份证号不得有空项、漏项。
(4)严格核对是否漏报,减少人为误差
判断死亡个案是否漏报时,认真与历年电子数据库报告信息核对,采取多变量相互核对和人工核对信息的方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对漏报个案再次进行电话调查并核对,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5.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清理核对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地区、年龄组的漏报率进行比较。人口资料数据计算方法为连续两年的年末人口数的平均数,死亡报告漏报率=(总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总死亡数×100%,校正死亡率=粗死亡率/(1-漏报率),期望寿命计算采用蒋庆琅简略寿命表法。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1.漏报率分析
(1)漏报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经数据清理后,纳入分析的死亡个案共6798例,其中,2010年2063例,2011年2093例,2012年2642例。经数据核对后,发生漏报485例,其中,2010年漏报139例,2011年漏报150例,2012年漏报196例。2010-2012年总的漏报率为7.13%,2010-2012年死亡漏报率分别为6.74%、7.17%、7.42%,不同年份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5,P=0.665)。
(2)不同性别漏报率比较
本次调查男性3634例,女性3164例,男性漏报232例,女性漏报253例,男性漏报率为6.38%,女性漏报率为8.00%。不同性别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P=0.010),女性死亡漏报率高于男性。
(3)不同年龄段漏报率比较
本次调查不同年龄段的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80,P<0.001)。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464例,5岁以上人群死亡病例6334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漏报57例,5岁以上人群死亡病例漏报42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为12.28%,5岁以上人群死亡漏报率为6.76%。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与5岁以上人群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35,P<0.001),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高于5岁以上人群死亡漏报率。(见表2)
(4)不同地区漏报率比较
北京市丰台区共有21个街道(乡/镇),其中城市地区由16个街道组成,农村地区由5个乡/镇组成,本次调查的城市地区死亡病例5060例,农村地区死亡病例1738例,城市地区死亡漏报430例,农村地区死亡漏报55例,城市地区死亡漏报率为8.50%,农村地区死亡漏报率为3.16%,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性意义(χ2=55.542,P<0.001),城市地区死亡漏报率高于农村地区(见表3)。
2.校正死亡率
根据上面计算的死亡漏报率,对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死亡率见表4。北京市丰台区2012年人群死亡率最高,为742.20/10万,2011年人群死亡率最低,为691.71/10万,丰台区人群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3.期望寿命的计算
本研究采用蒋庆琅简略寿命表法计算2012年期望寿命,本次辖区开展的全人群的死亡漏报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死亡漏报率6.06%,女性死亡漏报率8.95%,用于校正死亡率,采用漏报率调整后的人群期望寿命为80.65岁,男性期望寿命78.96岁,女性82.43岁。
讨 论
北京市丰台区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常规网络报告工作,由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发生在医疗机构内部和家中死亡的个案信息,经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妇幼部分核实后补录死亡报告卡,剔除重卡后获得每年的死亡数据库,但未开展过人群死亡漏报调查。为进一步补充死亡数据,在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信息共享的联动基础上,2013年将各街道(乡/镇)办事处纳入辖区死亡数据统计工作体系,在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开展了全人群的死亡漏报普查工作,但纳入本次分析的死亡数要低于丰台区户籍死亡数,可能原因是北京市的居住环境复杂造成,存在大量户籍为丰台区但实际居住地点并非丰台区的情况。通过本次调查获得人群漏报率,校正人群死亡率,为准确描述北京市丰台区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的死因模式提供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漏报率分别为6.74%、7.17%、7.42%,均低于全国2006-2008年的人群漏报率16.68%[11],高于北京市2013年的人群漏报率6.41%。本次死亡漏报调查是全人群的死亡漏报调查工作,后续将每年开展辖区的死亡漏报抽样调查工作,以便更好地补充目前死亡登记数据。
从死亡漏报的性别来看,女性的死亡漏报率高于男性,这与国内的研究相一致[7,11-12]。造成男性死亡漏报率低于女性人群的原因,可能是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另外,由于男性在家庭中的支柱地位,使得男性患病在医院治疗的机率大于女性,其在医院死亡登记的机率也高于女性。从死亡漏报的年龄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12.28%)高于5岁以上人群(6.75%),与全国2006-2008年的人群漏报调查研究结果一致[11]。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个案较少,得到的漏报率不稳定,所以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调整需要谨慎,本次研究计算期望寿命是对死亡数的调整,仅调整5岁以上人群;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低于全国2006-2008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11],5岁以下儿童漏报主要有风俗习惯、户籍政策等原因[11-12]。从死亡漏报的城乡分布来看,城市的漏报率高于农村,这与国内的大多数研究不相符[11-12],可能是北京市丰台区街乡镇的划分特殊性造成的。北京市丰台区的部分街道和乡镇在地域划分上为统一地域,另外,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13],户籍地与现住地不一致,合租、群租等居住环境复杂,也会造成死亡漏报。
本研究期望寿命的计算采用蒋庆琅简略寿命表法计算,用漏报率仅调整5岁以上人群的死亡率,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0.65岁,与2010年北京市期望寿命一致[14],与全国平均期望寿命相比高6.65岁[15]。女性的期望寿命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16]。
[1]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执行办公室.全国第三次死亡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2006:6,7.
[2]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可行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07.
[3]Setel LW,Osman Sankoh,Chalapati Rao,et al.Sample registration of vital events with verbal autopsy:a renewed commitment to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vital statistics.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ugust,2005,83(8):611-617.
[4]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死亡水平.中国人口科学,2005(3):11-20.
[5]计洋.2007年盘锦市居民死亡漏报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08,14(5):477-478.
[6]杨国强.从居民死亡漏报分析谈死亡监测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疾病监测,2006,21(11):607-660.
[7]周萍,王保周,全培良,等.捕获-再捕获方法在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中的应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21):101-103.
[8]高瞻.捕获-再捕获方法在流行病学发病率调查中的应用.江苏预防医学,1997,7:70-72.
[9]王莹,钱冲.捕获再捕获法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06,23(6):566-567.
[10]张亚,刘静静.CMR法在校正儿童出生率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02,19(2):118-119.
[11]王琳,王黎君,蔡玥,等.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漏报调查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1061-1064.
[12]周萍,孙喜斌,刘曙正,等.应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3273-3277.
[13]章兴祥.上虞市1999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漏报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3,15(5):29.
[14]苏健婷,高燕琳,韦再华,等.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差异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3):250-253.
[15]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77.
[16]肖长春,朋文佳,王静,等.2009年合肥市居民期望寿命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84-88.
(责任编辑:刘 壮)
北京市科委项目(Z111107056811042);国家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项目
△通信作者:赵建忠,E-mail:zhaojz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