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生开展死亡教育的探索
2015-01-27王明丽王利群张填埝
王明丽,王利群,张填埝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开始关注死亡问题,死亡教育逐渐兴起。死亡教育是通过对死亡对象、状态和方法的客观分析,将有关死亡、濒死及其与生命相关的知识传递给人们,使人们科学地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1]。死亡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理性地对待死亡,减少甚至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反思人生的意义,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学习死亡教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对患者开展死亡教育,帮助患者形成科学的死亡观,坦然面对死亡,这是医务人员的责任。
1 护生死亡态度调查
1.1 护生死亡态度
为了解护生死亡态度的概况,对该校2012级护理专业423名大三护理专业学生发放中文版死亡态度量表(DAPR),DAP-R量表是由Wong等于1994年编制,共32个问题,分为5个维度:死亡逃避(对死亡持否认、逃避的态度)、死亡恐惧(对死亡有强烈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趋近接受(相信有幸福的死后生命存在)、自然接受(对死亡没有恐惧和逃避,认为死亡是人生有机组成部分)、逃避接受(视死亡为这一生的解脱之道)。每题1~5级计分,维度分数越高者则说明越趋向于此种死亡观。结果显示护生面对死亡态度的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这与国内学者研究大学生的死亡态度结果相一致。虽然大部分护生的死亡态度趋向于自然接受,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死亡逃避与死亡恐惧维度分别排在第2和第3位,且分值较高。多项研究显示个人的死亡态度受性别、年龄、职业、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的影响,护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受临床工作氛围、患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死亡产生消极的负面想法。所以有必要对护生的死亡态度进行干预。
1.2 对护生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生与死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更替的自然法则,开展死亡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死亡,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对护生实施死亡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护生未来工作中将经常面临患者的出生、疾病、死亡状态,而护士又是接触患者和家属最多的医务人员。护生受传统重生轻死教育的影响,对死亡同样恐惧,主要表现为对死亡的无知与困惑[2]。临床调查结果也显示临床上多数医护人员面对死亡时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得忧伤、悲痛,进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护生的死亡态度进行干预。较为有效的手段即对其进行死亡教育。通过死亡教育可以使护生珍爱生命,了解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在未来工作中恪尽护理人员的职责,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树立人文精神和关爱情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患者,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
2 护理死亡教育的发展现状
2.1 内地死亡教育现状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死亡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在社会公共场合、家庭等地方对有关死亡的话题都避而不谈,导致中国内地的死亡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才开始关注死亡教育,到2000年内地对死亡教育逐渐发展深入[3],截至目前,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在大多数医学院校仍然未开设。因此护生在校期间也没能系统的接受死亡教育,在走向临床工作后,在职继续教育对死亡教育缺乏内容培训,导致护理人员死亡教育知识严重匮乏。使护士在工作中,当接触到死亡或临终的现实问题时,不能够有效地面对,对死亡出现焦虑或抑郁的负面情绪状态。当然也有一些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将死亡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但占的学时很少,仅2个学时。所以,在中国内地死亡教育发展落后。
2.2 香港、台湾地区死亡教育现状
相比内地地区,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死亡教育开展较好。以香港地区为例,在香港死亡教育起步较早,发展快。如2006年香港大学行为健康教研中心开展《美善生命计划》,以推动当地死亡教育的发展,为前线医务人员提供生命与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等内容的专业培训为目的,使他们了解死亡教育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更好地为患者,特别是临终患者提供善终服务,同时使医务人员自身能够很好地处理死亡负面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提高职业幸福感。
90年代末,台湾在教育领域引入死亡教育,台湾的医学院校都广泛地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并开设了死亡心理学等课程。而且非常重视对护生的死亡教育,还将把死亡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来进行学习。台北护理学院以促进死亡教育的发展为目的,成立生与死研究中心,强化护生生死教育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主要培养护生毕业后在临床上面对濒死患者时,能够对患者进行生死观的教育和辅导。
2.3 西方死亡教育的现状
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并且在20世纪的中后期在各国逐渐发展起来。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首次开设设死亡教育课程,之后死亡教育逐渐在各院校展开,死亡教育被纳入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3]。目前,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从小学到大学已基本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死亡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死亡教育近几年发展也较快。
3 死亡教育的意义
3.1 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利于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人类最深刻的恐惧之一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然而最根本原因就是对死亡很陌生。所以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很有必要。死亡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对死亡本质、内容、意义和价值的态度和认识,它又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死亡现象认识深化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死亡观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正确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关系的。正确的死亡观能够让人们把握其死亡最基本的性质,认识到死亡是人类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生命中一定会经历死亡。死亡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人们能够用坦然的心态接受死亡从而让生命发挥高效的作用,减少甚至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这对护生这一特殊群体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类人文关怀的主要内容就是死亡教育,主要是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帮助人们认知死亡,鼓励人们把握生命的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重要性”是死亡教育的目的之所在。死亡教育目的就在于让人们认识到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存在,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死亡教育是人们解读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生命的最终都会走向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也仅有一次,生命是不可重复的,让这唯一的生命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其实没有本质差异,而是量有不同。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生命就在于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利于实现个人价值,获得幸福舒适。死亡教育能够让人们识到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长度,还包括宽度和深度。在进行死亡教育的同时还要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工具和标准。通过死亡彰显生命的意义并且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对于护生而言,通过死亡教育有利于他们正确的树立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职工作具有崇高的社会价值,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更好地奉献社会,实现其人生价值。
3.3 有利于废除殡葬陋习,促进社会文明
历史传统文化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复杂而繁琐的丧葬礼仪,加上封建迷信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心理补偿、互相攀比等消极心理动机,造就了丧事奢办的消极社会现象,毒化了社会风气。开展死亡教育,有助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文明勤俭办丧事有益于个人、家庭、社会。
4 对护生实施死亡教育的探讨
4.1 死亡教育内容
(1)死亡系统性知识是死亡基本知识教育最主要的,系统性知识有死亡定义、死亡方式、死亡标准、死亡过程以及死亡方式的选择、死亡的意义与社会价值、死后尸体的处理及死亡相关知识。
(2)死亡心理知识教育:①死亡观的教育,通过对死亡知识的学习,使护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②临终死亡心理变化知识,使护生了解人类在临终前心理变化过程,帮助患者减少或消除恐惧心理,并陪伴着患者安然地度过余生。③家属居丧期的心理变化辅导和分析,尽可能地帮助死者家属从失去亲人之痛中走出来并且能够重新回归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④“死后世界”的认知教育,欣然接受死亡,死亡是重生的一个转换,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可能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逃避消极心理。
(3)优死教育通过优死教育使人们能够像对待生存一样面对死亡,以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他人和自己的死亡。优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有利于减少或消除对死亡的胆怯。
(4)死亡权利教育教导护生要时刻谨记其生命不光属于自己,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因此人对死亡的选择权是相对的,换句话说人是不能随意支配自己的生命。通过死亡权利教育让人们了解人们不能随意的去行使死亡权结束自己或者其他人的生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是受到保护和尊重的。
(5)死亡身后事教育是让人们将重丧观念改变,丧葬仪式一切从简,并且减少相关的丧葬费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家属负担,也可为社会节约土地等有限的资源。
4.2 死亡教育方式
我国死亡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只有医学院校的个别课程涉及死亡教育,所以在教育方式上可借鉴国外死亡教育形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式。
①开设独立死亡教育课程死亡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所以,死亡教育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护理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开设独立的死亡教育课程,学时以20~30个学时为宜,让未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学生系统的了解死亡的相关知识。授课过程中,调查了解学生的选课情况及对死亡知识的掌握情况,逐渐改进完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通过专业的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的本质,认识到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正确理性地看待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和死亡观。
②拓宽死亡教育的途径,实行渗透式教育,形成死亡教育体系。为提高对护生实施死亡教育的效果,护理学院应积极拓展死亡教育途径,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实行渗透性教育。渗透性教育应用到死亡教育中是指教师在教授死亡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中讲授死亡相关的知识,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们了解死亡,接受死亡。护理学院可以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如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法律法规及其他护理专业课程中增加有关死亡的知识,使死亡教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渗透式教育。
③重视实践环节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对护生开展的死亡教育也应该延伸到护理实践中。护理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的临床见习和大四最后一年的临床实践。临床实习可带领学生到康复科、肿瘤科、老年院,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沉重,去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珍爱生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带着学生去临终关怀病房学习和了解临终关怀知识。例如采用怎样的说话方式和技巧告知其病情,怎样和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对沮丧期的家属进行情绪调适以及悲伤辅导,心理干预等,激发护生的自主意识,使其能主动开展死亡教育实践,提高对死亡的认知程度,深入地了解死亡。
④培养师资力量,规范教育内容。教师是开展死亡教育的主要传播者,有必要对教师开展死亡教育,培养具备死亡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一项重要工作,护理教育部门可邀请死亡教育的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死亡的认知,使其成为死亡教育的先导者。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规范,相对条件较好的单位也可以编写一些相关的正规教材,对护生开展死亡教育,提供理论知识并大力支持。
5 结语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面对死亡树立正确的态度,感悟“生亦快乐,死亦安乐”的美好,培养良好的死亡适应心理。人们正确的死亡观源于系统的培养和养成,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死亡教育[4]。正确健康的死亡观是维护护患双方权益的重要保障。死亡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生死问题的教育,可以帮助护生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完整过程和生命的神圣,形成正确的死亡态度,在医疗工作中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5]。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因了解死亡而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推己及人,尊重他人生命,真正实践“医者父母心”的信念。此外,通过死亡教育使护生掌握处理死亡事件的知识与技能,承担起照护临终患者的重任,实现对患者生命全过程护理[6]。
[1]王明丽,傅伟韬.护理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14-115.
[2]唐鲁,周玲君.死亡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及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23-228.
[3]张慧兰,王丹.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护理学报,2015(22)11:29-32.
[4]黄丽群.护生死亡态度及死亡教育认知现状[J].护理研究,2014,11(28):4158-4159.
[5]纽丽霞,尹雪如.山西高校医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35(11):74-76.
[6]郭巧红,任小红,刘琳.我国医学教育亟需死亡教育补课[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