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硝唑治疗肠伤寒穿孔临床观察

2015-01-27周春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甲硝唑穿孔效果

作者单位:154100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十字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甲硝唑治疗肠伤寒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肠伤寒穿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甲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有3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肠伤寒穿孔的过程中,在基础治疗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甲硝唑药物,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降低死亡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17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tronidazole in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Typhoid With Perforation

ZHOU Chunhui Red Cross Hospital Hegang City,Hegang 15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effect of metronidazole in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typhoid with perforation.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typhoid with perfo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that,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metronidazole treatment.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Only 15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while 34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t the same time,the death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Metronidazole in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typhoid with perfor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can not on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but also reduce the death rate.

【Key words】 Metronidazole,Intestinal typhoid with perforation,Clinical observation

临床中,肠伤寒穿孔是伤寒病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采用有效的手术治疗,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感染控制治疗,特别是针对厌氧菌感染的患者 [1]。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肠伤寒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硝唑治疗肠伤寒穿孔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肠伤寒穿孔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患者年龄为8~66岁,平均年龄为(45.6±3.2)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均具有伤寒症状。在入院接受检查后相关病理特征得到证实。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接受相应的检查。经检查,所有患者均有腹膜体征,肥大反应均为阳性。该病理特征在手术后获得证实。所有患者均实行急诊手术。所有患者肠穿孔到手术时间为8~11 h。两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造瘘术、单纯修补术、肠切术。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使用氯霉素和庆大霉素。同时有部分患者使用氨苄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治疗的同时每天使用0.5%的甲硝唑250 ml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相同。

1.3 疗效判断

在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死亡情况。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中膈下脓肿有3例,发生肠瘘的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有7例;对照组患者有3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21例,膈下脓肿有6例,肠瘘的有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无一例出现死亡,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出现抢救不及时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由于肠伤寒穿孔是肠伤寒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中存在多种的困境。因而临床治疗效果并不乐观。同时肠伤寒穿孔并发症发生概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愈该病的难度 [2]。近年来,在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细菌学研究表明,该病症的继发性腹膜炎常常表现为内源性、多菌性混合感染。同时厌氧菌能够产生大量的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灭活氯霉素,进而促进需氧菌的快速繁殖。为改善临床治疗这种病症的困境,研究人员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甲硝唑在治疗该病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甲硝唑能够有效治愈所有的厌氧细菌,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耐药菌株通常都难以存活下去。因而,在应用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肠伤寒穿孔的过程中,应当联合甲硝唑。这样在控制感染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作为一种治疗过程较为困难的病症,甲硝唑的治愈效果已经获得了医疗界的广泛认可 [3]。因而,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都会选择该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在治疗肠伤寒穿孔的过程中,在基础治疗措施的同时,给予患者甲硝唑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甲硝唑穿孔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抓住“瞬间性”效果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