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5-01-27王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穿孔发生率差异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二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64.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9%、2.94%,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062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stric and Duodenal Perforation Operation

WANG You Mingshui County second Hospital,Suihua 151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for treatment of gastric and duodenal perforation.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gastric and duodenum perforat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ach group had 34 patients.And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n=34)and operation treatment(n=34),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91.1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4.71%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complications were 5.89% and 2.94%(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mode for treatment of gastric and duodenal perfor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s low.

【Key words】Gastroduodenal perforation,Operation,Treatment effect

胃十二指肠穿孔主要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侵蚀到十二指肠和胃的深部,从黏膜层侵入到肌层,进而造成浆膜穿透,最终导致穿孔发生 [1]。胃十二指肠穿孔的好发部位通常为存在于胃幽门附近的十二指肠前壁,其为溃疡晚期严重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在临床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酸、嗳气、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应用手术方式对3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据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性别:男48例,女20例;年龄:19~71岁,平均(42.8±3.7)岁。6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嗳气、上腹部疼痛、反酸等症状,经X线及腹穿等进行诊断,均被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穿孔。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的比较上均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应用氨苄青霉素+甲硝唑进行治疗,同时应用头孢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实施手术操作之前,先对患者术前准备,准备内容主要包含胃肠减压、酸碱度及电解质平衡、水平衡、尿管放置等。所应用手术主要为胃大部切除手术、胃穿孔修补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同时对手术部位进行防感染治疗和定期检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多数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部分消失,指标部分恢复正常;无效: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 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情况

接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31/34)、64.71%(22/3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接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9%(2/34)、2.94%(1/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穿孔的发生与经常性空腹或者饱食、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疲劳等存在密切关系 [2]。这些情况的存在会对胃泌素分泌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导致胃泌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同时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引发胃黏膜缺血,增加胃蛋白酶分泌量,胃酸过多分泌,最终导致溃疡发生,溃疡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便进展成为胃十二指肠穿孔。

在治疗上,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两种。药物保守治疗主要是联合应用抗感染和抑制胃酸分泌或保护胃粘膜药物 [3]。手术治疗主要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两种方式。在本次研究中,应用手术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应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且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综上所述,应用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应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同时,通过手术方式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治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穿孔发生率差异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相似与差异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找句子差异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