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15-01-27宋宪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计数患儿蛋白

作者单位:164300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浅析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单独行血球分析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联合血球分析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以两组的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指导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013

The Effect of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Cell Analysis to Detect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Pediatric

SONG Xianhu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Heihe City,Heihe 164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e the effects on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cell analysis to detect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pediatric.Methods Selected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pediatric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jects of study,5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blood cell analysis only as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of blood analysis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blood cell guidancing in pediatric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can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of treatment.

【Key words】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pediatric,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Blood cell analysis

白细胞(WBC)计数是临床鉴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常用指标,因为若机体被细菌感染,血清中的WBC计数一般会显著升高,而如果机体是被病毒感染,WBC计数则会下降或者无变化,但WBC计数容易受生理因素的影响,部分细菌感染的患者也存在WBC计数升高不明显的情况,容易造成误诊 [1]。因此,临床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多考虑联合检测。本院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并以检测结果指导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儿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不同检测指标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2~13岁,平均(6.7±2.1)岁;对照组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3~13岁,平均(7±1.5)岁。两组患儿临床均表现为头痛、四肢疼痛、发热等症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空腹状态下取其静脉血1~2 ml,置于抗凝真空管中及时送检,其中观察组分别检测WBC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照组单纯检测WBC计数,WBC检测所用仪器和试剂为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及其配套试剂,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所使用仪器和试剂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WBC计数以大于10×10 9/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以大于2 mg/L为阳性 [2]。观察组患者如果超敏C反应蛋白>2 mg/L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正常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如果WBC升高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WBC下降则予抗病毒治疗。

1.3 疗效观察

治疗3 d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类,显效为患者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体征平稳;有效为患者体温正常,症状显著改善,体征趋于正常;无效为患者体温未恢复正常,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3]。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观察组50例患儿中,超敏C反应蛋白呈阳性的15例,占比30%,其中含WBC阳性患儿7例,占总例数的14%;其余35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呈阴性,占比70%,其中含WBC阳性患儿20例,占总例数的40%。对照组50例患儿中,WBC阳性患儿共有32例,占比64%,其余18例WBC呈阴性,占比36%。

2.2 临床疗效

经过3 d的治疗,观察组有21例患者疗效为显效,占比42%,23例患者疗效为有效,占比46%,其余6例疗效为无效,占比12%,临床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15例患者疗效为显效,占比30%,18例患者疗效为有效,占比36%,其余17例疗效为无效,占比34%,临床总有效率为66%。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χ 2=6.832。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绝大多数由病毒引起,患者因病毒感染发病后,因免疫力下降可继发细菌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需根据致病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因此,临床就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做出诊断至关重要。既往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WBC的变化,但本研究发现,单纯检测WBC并不能正确指导临床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是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在人体中含量很低,一旦机体因受到侵害、损伤而发生炎症时,其含量则会显著升高。本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联合WBC检测分析,可更准确地提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因,根据其检测结果指导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计数患儿蛋白
古人计数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ITSN1蛋白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结绳计数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SAK -HV 蛋白通过上调 ABCG5/ABCG8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