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诊断“阳虚证”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5-01-27姚彩华458000河南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8期
关键词:阳虚证计分存活

姚彩华458000河南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

中医诊断“阳虚证”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研究

姚彩华
458000河南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TCM)“证候”对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死亡率预测评价。方法:收治患者252例,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计分和细胞因子检测,确定感染死亡率的预测变量。结果:APACHEⅡ计分、阳虚和气虚证、发热频次与非存活显著相关。阳虚证可作为预后的预测因子。APACHEⅡ计分和5种宿主反应细胞因子水平,阳虚证与无阳虚证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四肢发凉和脉搏虚弱亦是感染死亡率独立预测因子。结论:TCM诊断“阳虚证”可作为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率的新型预测因子。

中医诊断;阳虚证;感染;感染性休克;死亡率

本研究在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TCM“证候”诊断,观察这种诊断方法是否可作为死亡率的早期预测因子。研究还探索感染患者APACHEⅡ计分、宿主反应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白细胞介素-18d(IL-18)与死亡率的关系。此外,研究还探索各种预测TCM“证候”的诊断体征预测死亡率的性能。这些预测性体征可能用于西医及时地识别死亡风险的感染患者。

资料与方法

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TCM“证候”诊断首先,复习感染性疾病的TCM“证候”诊断相关文献,然后由中医专家制定TCM“证候”和患者分类标准,用感染性疾病的分期和分级。10名中医和西医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就TCM的感染疾病的两种重要理论达成一致意见,即以《伤寒论》和《温热论》作为中心议题。专家整合这些理论以概括TCM感染疾病的发病机理,通过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和SARA治疗文献制定TCM“证候”的诊断标准。最终确定两种主要类型的TCM“证候”:邪实证和正虚证。气分热证、营分热证和血分热证是邪实证的三种TCM证候。正虚证象征感染的晚期,此时表现为炎性介质的过度表达,机体器官多发功能障碍。最终将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定为正虚证的四个证候。最终,专家小组对TCM的发病机理达成共识。

研究设计和对象选择: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以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患者留置动脉和中心静脉导管,根据需要实施机械通气(压力控制模式)。胶体和晶体液体应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必要时使用多巴酚丁胺以维持心指数4L/(min·m2),低血压时(收缩压<90mmHg或收缩期血压较基础值下降40mmHg)给予常规复苏治疗。采集血标本和其他可疑感染性材料进行微生物分析后。对所有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培养结果预防调整。

资料采集:患者入住ICU后,临床医生采集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TCM证候诊断、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APACHEⅡ、细胞因子检查结果。环境温度控制在24℃。为了使观察偏差达到最小,TCM证候诊断的体征由经过中医和西医专业培训的医师检查。观察患者入住ICU后30d期间的存活或死亡(存活与非存活)。

细胞因子检测:由中心导管采集血液标本,立即15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浆保存于-80℃。TNF-α、IL-6、IL-8、IL-10、IL-18的血浆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结果

研究对象特征:共252例感染患者纳入研究,142例存活,其中男76例,平均年龄(74.7±11.9)岁,感染性休克118例,重症感染24例;APACHEⅡ评分(28.5±7.6)。110例(43.7%)非存活者在入住ICU后(6.6±5.7)d内死亡,其中男78例,平均年龄(73.2±16.6)岁;感染性休克102例,重症感染8例;APACHEⅡ计分(31.6±7.7)(与存活组比较P<0.05)。非存活组男性居多,存在更多死亡危险因素。入住ICU的诊断与死亡率无关。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其次是泌尿系统,多数感染为革兰阴性细胞引起。12例患者为腹内感染,全部在入住ICU后30d内死亡。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之间TCM证候比较,25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中,32例诊断重症感染,220例感染性休克。气虚证最高(68.3%),其次为阳虚证(51.6%)。邪实型的3种证候位于35.7%~40.5%。血虚证和阴虚证分别为6.3%与4.8%。组间比较TCM证候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感染性休克患者营分热证和气虚证较高。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gnosis of TCM diagnosis of Yang Xu and the prognosis of severe in fection and septic shock

Yao Caihua
HebiCoalCompany GeneralHospital,Henan 458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TCM diagnosis of Yang Xu formortality of severe infection and septic shock.Methods:252 patients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given acute physiology,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score and cytokine testing to identify predictors ofmortality of infection.Results:APACHEⅡ score,Yang Xu and Qi Xu,fever frequency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non survival.The Yang Xu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or for prognosis.APACHEⅡscore and 5 kinds of host responded to cytokine levels,the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Yang Xu syndrome and no Yang Xu syndrome.In addition,the cold limbs and weak pulse were also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infection mortality.Conclusion:TCM diagnosis of Yang Xu can beused asa new predictor formortality ofpatientswith severe infections.

TCM diagnosis;Yang Xu syndrome;Infection;Septic shock;Mortali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8.56

猜你喜欢

阳虚证计分存活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