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2015-01-27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404000
张 娓 (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404000)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张 娓 (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404000)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非亨德尔莫属,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弥赛亚》为巴洛克时期亨德尔的经典之作,现已盛行两百多年。文章通过搜集《弥赛亚》的相关文献以及音乐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了《弥赛亚》的创作背景,并以多首女高音、男中音咏叹调为落脚点,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的多首女高音、男中音咏叹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还提出了对《弥赛亚》曲目中咏叹调的演唱提出以理论性的指导,从而为提高演唱该曲目演唱者的音乐水平、音乐修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亨德尔;《弥赛亚》;咏叹调;女高音;男中音;音乐分析;演唱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由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自问世以来便经久不衰,该剧充分的体现了亨德尔的音乐创作天赋。《弥赛亚》由多首咏叹调构成,具体细分为女高音咏叹调和男中音咏叹调,这些首咏叹调是《弥赛亚》作品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些咏叹调有利于学者挖掘亨德尔的清唱剧与同时代意大利歌剧演唱的联系与区别等。同时,这对当今美声演唱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亨德尔及其《弥赛亚》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ederic Handel)生于17世纪末,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少的亨德尔曾跟随过当地的作曲家、风琴师学习过音乐,并在哈勒城的礼堂担任风琴师。亨德尔一生创作过许多的音乐作品,同时也热爱慈善事业,经常举办义演。1741年亨德尔前往爱尔兰,居住在都柏林。由于他热爱慈善以及音乐地位较高,当地的许多慈善机构都会邀请他去都柏林举办音乐会。1741年亨德尔开始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历史上详细的记载了该作品的创作时间从1974年8月22日至9月14日,耗时23日,闪电般的完成了《弥赛亚》的创作。该剧在1742年4月在都柏林首演,当天剧场爆满,《弥赛亚》一炮而红。《弥赛亚》全剧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共53个章节。演绎了主耶稣来世的预言、降生、为人们的苦难的逝去、最后复活的整个过程。全剧主要采用合唱、管弦乐、宣叙调以及咏叹调来演绎耶稣的一生。乐曲《弥赛亚》中所包含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存在于音乐的本身,还在于独家的魅力和优势。这些都是《弥赛亚》从问世的二百多年间风靡全球的原因。
二、《弥赛亚》中女高音、男中音咏叹调的音乐分析
在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中,咏叹调分为女高音与男中音两个主要部分,各由五首歌曲组成,下面将具体进行女高音、男中音咏叹调作品的音乐分析。
(一)五首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分析
1.作品介绍
《弥赛亚》全剧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共53个章节。其中,包括了五首女高音咏叹调。第一首在《野地里有牧人看羊》中的第十四首乐曲,第二首在《锡安的居民,应大大喜乐》中的第十八首,第三首在《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中的第十七首,第四首在《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中的第一首。第五首在《若上帝帮助我们,谁能抵抗》中的第八首。分析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的分布,在第一部分有两首,第二部分有一首,第三部分有两首3。但是,仅有第二首是在田园间奏中,其他几首都是在合唱之中,且第一首中带有宣叙调。在了解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的分布情况后,可更好的理解乐曲内涵、情感,促使演唱者更好的演绎该曲目。
2.作品的艺术特色
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具备了清唱剧的演唱特色,还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音区制定不高,利于女高声部更好的演唱。例如:第一首,《野地里有牧人看羊》中的音区是 d1--g2。第二首,《锡安的居民,应大大喜乐》的音区是 d1--g2。第三首,《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的音区是 d1--g2。第四首,《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的音区是#f1--g2。第五首,《若上帝帮助我们,谁能抵抗》中的音区是 #f1--g2。其次,伴奏与演唱结合的天衣无缝。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从前奏一直延续到尾奏,完整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也正是这种内在的高度统一,造就了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高度的融合。最后,精神境界的影响。
(二)五首男中音咏叹调的音乐分析
1.作品介绍
在乐曲《弥赛亚》共有五首男中音咏叹调。第一首在《他来的那日》中的第六首,第二首在《在黑暗中摸索之民》中的第十一首,第三首在《你回到天上》中的第十五首,第四首在《众邦因何争闹》中的第十九首,第五首在《角声吹响》中的第四首。五首男中音咏叹调中第一、二部分各有两首,第三部分有一首。且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中的三首咏叹调是在合唱中的男低音宣叙调后,而第二部分中的两首是紧跟合唱后的。虽然在《弥赛亚》中仅有五首男中音咏叹调,但在整部作用中发挥出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整部座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情感、情节的递进作用。
2.作品的艺术特色
这几首男中音咏叹调本身便具有清唱剧演唱的特色,除此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音乐色彩。同时,这五首男中音咏叹调与五首女高音咏叹调在演唱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在演唱音区的设置上,并未将音区设置的过高,这有利于男中音声部更好的演唱。例如:第一首,《他来的那日》的音区是 a--e2,第二首《在黑暗中摸索之民》的音区是 a--e2,第三首《你回到天上》的音区是 a--e2,第四首《众邦因何争闹》的音区是a--e2,第五首《角声吹响》的音区是 a--e2。其次,伴奏与演唱的高度融合,这五首男中音咏叹调从前奏直至尾奏,情感、旋律都是完成整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成的乐曲整体。交相辉映的伴奏和演唱,促使听众感受到一种层次错落感,高度统一音乐内在造就了五首男中音咏叹调高度的融合。最后,精神境界的作用。
三、《弥赛亚》中女高音、男中音咏叹调的演唱分析
(一)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分析
1.女高音声乐技能的呼吸控制
五首女高音咏叹调风格迥异,在音程上不仅有大跳的8度音程,而且有微妙的小2度音程等等。这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呼吸来调整,呼吸是演唱的动力,在其的作用下发出声音,通过声音表达情感。《脚踪何等佳美》曲调缓慢,所要传达的对和平、福音的赞美,因而采用真挚、神圣的情感来表达。在呼吸上应注意平均,要领为慢吸、慢呼,吸气时能感觉到腰部的饱满感,但不可提胸,在音乐和唱词的流动与呼吸相适应,一个乐句换一次气。
2.花腔技巧的灵活运用
在音阶跑动中,需要运用灵活的花腔技巧来这几首咏叹调是《弥赛亚》的另一特色,在演唱时应细致的掌握音阶跑动。例如:《锡安的居民,应大大喜乐》中,每个唱句前有一个rejoice的元音。需要唱出三组不同的音阶,音阶中的每一拍起音分布为: d1--g2、 d1--g2、 d1--g2。第二个rejoice的元音需要持续唱出六组不同的音阶,同时在每组音阶后加上一拍c2,共十三拍。
3.个别地方的特别处理
在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中不仅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在的准确掌控,更需要由浅入深的了解作品内在。在乐曲中的的个别地方的特别处理,从而完美的诠释作品。例如:《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中需要尽力展现庄严和神圣,两句唱词需要不断重复“How beautiful are the feet of them ……of good things”(翻译为: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需要不断重复,在重复的演唱中唱出相对的变化则需要特别的处理。因此,在演唱中不仅需要情感的把握、语言的清晰、呼吸的控制还要需要平静中音乐的递进感和推动感。
(二)男中音咏叹调的演唱分析
1.男中音声乐技能的呼吸控制
几首男中音咏叹调,风格不一,有的舒缓有的热情,有十几拍的持续音也有短促的后附点等等,这都需要演唱者具有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在《角声响起》中,通过缓慢的旋律来传达人们寻找和平福音的真挚。在呼吸上需要平稳、均匀,应慢吸、慢呼,在吸气时切记不可提胸、提肩,这会导致呼吸过浅,难以完成长拍演唱。
2.个别地方的特殊处理
在演唱上不仅需要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需要深入的理解作品中的细节部分,从而针对细节进行特殊处理,完美诠释作品。在《角声响起》,基调是庄严、神圣的。唱词“and we shall be changed”(我们应该改变)重复了十次。在重复的演唱中唱出相对的变化则需要特别的处理,在平静中展现音乐的递进感和推动感。演唱者在演唱时,第一句应带着诉说的情感去演唱,第二句应比第一句高八度。显示出气势和坚定,与第一句唱词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其他四首咏叹调也是不断重复却又饱含内涵的,因此需要演唱者在相同的唱词中演唱出不同意蕴、不同情感,才能完整细致的表达出乐曲《弥赛亚》的音乐情感和艺术魅力。
注释:
1.熊培.聆听亨德尔的《弥赛亚》[J].艺海,2007(2):50-51.
2.何婷燕.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对美声歌唱的贡献[J].中国科技博览,2011(1):200-200.
3.李宁.亨德尔声乐作品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性及演唱方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2):72-75.
张娓(1974-),女(汉族),四川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