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棚膜经济“鼓钱袋”
2015-01-27袁达郭志辉唐敏婷
袁达 郭志辉 唐敏婷
香甜可口的香瓜、挂满枝头的葡萄、水灵灵的蔬菜……金秋时节,九台市兴隆镇头道村棚膜经济产业园区里,一派丰收景象。这里,由140栋大棚组成的园区已初具规模,大棚里生产的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每天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各地农贸市场。
“我家大棚年收入超10万元”
“这些是‘八里香,那边是‘白瓜,咱家的香瓜全是大棚的,生长周期长,能卖4到5个月呢。”虽然很多地方的香瓜已经“罢园”,但瓜农杨立志家的大棚里,香瓜依然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瓜秧下一个个香瓜散发着清香。这几天,杨立志正在忙着采摘新成熟的香瓜,准备在中秋节前卖个好价钱。
“我侍弄棚膜香瓜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头几年都是小打小闹。”杨立志拿着刚刚采摘下的香瓜告诉记者,后来镇里建起了产业园,给予了他很大支持,“在镇里的大力帮助下,我又盖了4个大棚,现在这些大棚一年纯收入总计超过了10万元。”
年底前,再建30栋大棚
在兴隆镇,很多农民都和杨立志一样,靠发展棚膜经济走上了致富路。作为农业大镇,兴隆镇领导通过“面对面”与农民畅谈交流、征求意见等方式,决定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该镇主导产业,并于2012年成立了头道村棚膜经济产业园区。
如今,棚膜经济产业园区面积达到了8公顷,参与农户46户,大棚主要种植香瓜、葡萄、蔬菜,每栋大棚纯收益可达3万元。“预计到2014年年末,我们还将新建30栋大棚,总占地面积15公顷。”兴隆镇副镇长马文凤介绍说。
目标:户均一亩棚,增收两三万
“镇里就是要通过典型示范引导、辐射,形成大规模、大群体。”马文凤表示,该镇将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全力将棚膜瓜菜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力争利用3~5年时间实现户均1亩棚,户均增收2~3万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