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奔涌梦天涯
2015-01-26周发源
周发源
世纪华诞同喜庆,伟业辉煌是艰辛。
开拓疆土谋发展,薪火相传昨与今。
而今迈步风正劲,琼州追日当引领。
继往开来多进取,百年老店满堂春。
——摘自《2014年11月23日海南省省长蒋定之
在纪念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成立100周年座谈会的贺诗》
是谁?敢摘皇冠上的明珠
公元2014年,元月。马年,中国的吉祥年。
首都北京,时值寒冬。然而,地处北京复兴门内大街的“百年老店”——创建于1912年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却透出融融春意。
这里,汇集了中国银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境内一级分行和总行机关部门的代表300多人。这是新一届中国银行党委的首次年度大会。
“‘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是总行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不敢懈怠,今年,我们将继续以新的发展思路,打造‘海南最佳银行”。发言者——来自南岛天涯的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一林。
他胸有成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过去的一年里,在当地同业,我们在各项外汇业务保持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以17.36%的网点占比实现了人民币存款、人民币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的新增额、新增占比、市场份额提升幅度等18项指标均排名主流同业第一。其中,人民币存款、人民币贷款、外币存款、外币贷款、中间业务收入新增占比分别为36.27%、31.81%、188.36%、42.39%、46.9%。至今,海南中行已经连续7年获得海南省政府的表彰,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靠的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科技的力量。”
话音刚落,满堂掌声。台上,总行领导喜上眉梢:“海南行,不容易啊!”
“海南行的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值得肯定。”总行田国立董事长作大会点评连连嘉奖。
是呀,海南中行只不过是全国中行系统一个规模小、网点少的三类小行,可是,他们却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业内传奇。在2013年中国银行系统三项核心业务指标中,海南中行两项第一、一项第五,获得了大会表彰。
至此,人们明白了总行党委的用意,海南中行“小鬼当家”,作为系统唯一一家全面介绍经验的境内分行,令人折服。
当我们回首百年沧桑,海南中行的儿女们,如何创造这一个又一个的辉煌。100年来,他们经历了怎样的风霜雨雪,100年来,他们是如何在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发展中创新与拼搏。
100年,不孤独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历史难忘:1911年10月10日,中华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宣告了历时268年的清王朝正式结束。一个王朝离去的背影中,孕育着一个崭新银行的诞生。
1912年1月24日,经孙中山批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从此,中国银行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华夏大地迅速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11月13日,海口市得胜沙路97号——这个琼崖军民战胜倭寇而得名的地方,中国银行“琼州分号”正式成立,宣告海南第一家银行的诞生。
1914年到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的14年间,琼州分号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发行“琼字地名章”的中国银行兑换券,统一了海南的货币市场,稳定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兵荒马乱,战争连年,1939年,日寇入侵,琼岛沦陷,抗日烽火燃遍琼岛大地。为了保全资产,琼州分号坚韧守业,辗转广东、香港、重庆,支持琼岛抗战。1945年日军投降,次年,“琼州分号”迁回这块热土。
“风雨南海起苍黄,铁甲兵舰战橹桨。”1950年,解放海南战役打响。同年,5月1日,琼岛解放,海南中行以对新中国的热爱,承载着海南发展的梦想,励精图治,奋力拼搏,跨越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和坎坷,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艰难岁月,方显峥嵘。海南中行不辱使命,执行国家“便利侨汇,服务侨胞”政策,为海外200多万华人、华侨服务。至1976年,每年给海南争取近千万美元的外汇,对于外汇资金短缺的海南,显得弥足珍贵。十年内乱,她是海南唯一一家正常营业的银行。
海南建省办大经济特区,她行使外汇外贸专业银行职能,多渠道引进国外大额资金,重点支持了世纪大桥、美兰机场、马村电厂等省内主要基础设施项目。人们记得,世界航空的新秀海航成立之初,是海南中行雪中送炭,支持海航购进第一架波音737客机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她在全国率先打造“旅游金融服务银行”,倾力支持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房地产业,在海南树立起“高端酒店首选合作银行”的品牌。发挥国际化优势,助力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率先在海南设立出国一站式服务中心。
岁月沧桑,薪火相传。海南中行从在全国第一家率先实现全辖储蓄存款通存通兑,到在全国第一家发行IC卡,从推出第一张“国际旅游岛信用卡”,到办理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从百年前一家只有7名员工的“分号”,发展壮大成为资产规模近千亿、税后净利润超10亿的省级分行,经营网点遍及全岛,为海南宝岛腾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万里航行,总有惊涛骇浪,暗流险滩。
突破重围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海南也不能独善其身,经济的低迷让人喘不过气来。
同年,海南中行新一届班子在危机中诞生。
如何突破重围?
发展,发展!唯有发展,才有出路!面对观望和迷惘,新一届班子统一思想,及时出台党委六项决定,稳定了人心、增强了信心。
“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发展为大”。面对危机与挑战,新一届班子,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一年稳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再造一个新中行”,海南中行人以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去迎接挑战,破解危机。确定了创新求变、以人为本、从严治行、防范风险、稳健发展的坚定而清晰的思路。
人才,是企业突破重围的关键,“整章建制,用好人才”这是海南中行摆脱困境的第一着棋。
在行党委的主持下,重拳治沉疴,人事制度改革风起云涌:“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历时半年,引进外部测评公司,对现有管理层及青年骨干350多人测评,在全行范围内公开竞聘、双向选择、党委决策,公平、公正、公开,环环紧扣;同时,在全行实施薪酬等级动态管理。干部员工的发展活力和动力被充分激发
改革,一些干部落聘了;改革,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改革,这对于习惯了“大锅饭”的国有企业的干部员工们,无疑是一次“强地震”。这次改革新聘任了218名各级管理者,34名各级干部落聘,其中副处级干部5名、科级干部29名。
“官本位”被打破了,“终身制”被打破了,“大锅饭”也没有了。这却奠定了海南中行新一届班子的用人制度。
此后,4年多时间里,全行共提拔任用干部达411人、491人次。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来海南调研时,勉励说:“一林,总行党委支持你!”
改革,以破竹之势继续向纵深推进。每年的党委一号文件,直指发展瓶颈。改革攻坚,犹如逆水行舟,海南中行人以智慧和担当,迎来了经营发展的崭新篇章。
2012年,海南中行如期实现了“3年再造一个海南中行”的战略目标: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分别增长1.36、1.75倍,净利润增长4.26倍,中间业务收入增长1.12倍
2013年,税后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关,比2008年增长5.86倍;不良率连续六年下降,从5.56%降至0.44%;年度绩效考核位居同组第一名
行长们笑了,员工们乐了,整个海南中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一滴水,融入大海将永不干涸
“海南中行要像一滴水,只有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潮才会永不干涸。”海南中行的决策者们如是说。
历史机遇,不容错失。
早在在海南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海南中行班子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海南的发展商机,于2009年7月,向总行上报了《关于抢抓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机遇期实现海南省分行跨越式发展的报告》,指出“海南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报告引起了总行高度重视,时任总行领导肖钢董事长、李礼辉行长、李军监事长、副行长陈四清、祝树民、岳毅先后作出重要批示,亲临海南调研,总行正式下发《关于支持你行抢抓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机遇的批复》,使海南中行成为中国银行的“金融特区”。
海南中行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担当与责任,在近年累计投放贷款达两千多亿元,大力支持海南的基础设施、油气化工、新兴工业、交通、能源、通讯、制药、教育、热带农业、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民经济核心领域。
尤其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海南中行倾力打造“海南最佳旅游金融银行”,大力支持高端酒店、免税购物、海洋公园、高尔夫综合开发区等大型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累计贷款260亿元支持36家高端酒店项目,酒店类授信市场份额最高时达52%,为海南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添了翅膀。
如今,从省会椰城海口市,到美丽的“亚龙湾”,从博鳌亚洲论坛到“国家海岸”海棠湾,世界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如宝石般镶嵌在沙白水蓝、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海岸线上,凸显了中行人的眼光和智慧。
海南中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高度关注社会公益活动,仅2014年就举办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绿化宝岛行动”大型植树活动、抗击“威马逊”台风图片展、“爱心圆梦未来”助学等众多社会公益活动
海南中行真诚奉献,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肯定,2008年以来,先后荣获“海南省十大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海南省企业社会责任十大楷模”、“海南国际旅游岛十大经济领军企业”、“海南省现代服务行业十大功勋企业”等17项殊荣,成为海南省唯一一家连续7年获政府表彰的金融机构。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见证了海南中行的点点滴滴,他动情地说:“近年来,海南中行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效益日益攀升,对海南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南省省长蒋定之指出:“海南中行这几年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力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省委、省政府对中国银行和海南中行表示衷心的感谢!热烈祝贺海南中行百年华诞!”
宝剑锋从磨砺出,成绩来之不易。
一群龙和虎的人
清晨,一只快艇犁开大海的波涛驶向远方,海南中行的决策者们乘船观海,取“同舟共济”之意,国家和海南改革的大潮拍打着船舷,也拍打着海南中行改革者的胸怀。
他们站立船头,任凭海风吹拂,心潮澎湃:
回眸海南中行的历史长河,从硝烟战火到和平年代,从琼岛解放到海南建省,海南中行人的老一辈先驱们“铁肩担道义、无私写春秋”,为海南中行的百年发展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他们如群星灿烂,映照着百年中行的天空;他们像涓涓细流,润泽着琼崖大地。
“今天,我们担负着百年海南中行承前启后的重任,唯有改革发展、锐意进取,才能无愧于总行党委、先辈们和全行广大干部员工的厚望”
在海南中行现任班子中,他们分别来自三湘大地、海南本土、龙江大地、江淮之滨以及“八桂之乡”。他们的班长来自历史文化名城吉林长春,在海南默默耕耘26载,被誉为“海南金融常青树”。
如今,新一届的海南中行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行干部员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充分发挥了“火车头”的带动作用,激励了全行干部员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七名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不分一线、二线,全员压上,充分履行“首席客户经理”职责,并在全行建立了源头营销、高层营销、联动营销、分层营销、文化营销、绿色营销的营销体系,形成了强大的市场攻击力和穿透力,赢得了市场和客户。
仅2013年,海南中行班子共开展高层营销1092次;2014年截至12月12日,共开展高层营销1143次。
数字是枯燥的,又是鲜活的。我们从这枯燥而鲜活的数字里,仿佛看到中行人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脚步。一代又一代的海南中行人,忠于职守,服务海南、奉献海南,成为坚守祖国南疆的“金融生力军”。
红梅花儿开
“嘟嘟”,时任海南中行个金部总经理纪志强的电话铃声响起,是一个重点客户从日本打来的越洋电话,“纪总,我在日本有重要商务活动,信用卡过期了,怎么办呀?”
“知道了!”纪志强挂断电话,立即与上海制卡中心取得联系,请求紧急通道支持。次日一早,纪志强专程飞往上海,同时,通过关系找到上海旅行社,将新卡于当天下午带到东京客户下榻的酒店。从接电话到新卡送达日本交到客户手中,仅用不到30个小时,小小信用卡飞越千山万水,带去了中行人“客户至上”的一片真诚,展现了“客户是第二股东”的传统理念。
“百佳有上限,服务无止境。”一天上午,海口美舍河支行迎来了一位吴先生。吴先生曾在儋州中行办过一张借记卡,多年未用,密码也忘记了,大堂助理赵虹梅热情地接待他。可是,由于时间久远、系统升级等原因,这张卡已经默认为销户
虹梅看到吴先生着急又无奈的表情:“大叔,您别急,我来帮您。”她紧急与省行沟通,求助开辟绿色通道,经过一阵紧张的忙碌,成功为吴先生办好了新借记卡,吴先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专门致电省行,反复说到:“你们一定要表扬这位服务贴心、认真负责的小姑娘呀!”
虹梅姑娘的真诚服务让我们想起“咏梅”的著名诗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正是有许许多多像虹梅姑娘一样普通而平凡的中行员工,使海南中行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也充分展现了海南中行人的高尚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光彩动人。
几年来,海南中行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全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百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花儿盛开,清风自来。2014年,具有90多年历史、世界著名的测评机构——尼尔森测评公司受中国银行总行的委托,对中行系统34家一级分行及3家直属分行,通过采集93个城市样本数据和品牌综合指数进行横向对比,结果显示:
——海南中行品牌影响力位居中行系统和海南同业第一;
——品牌综合指数连续3年上升,本地主流同业排名第一,中行系统排名第一;
——品牌竞争力优于当地主流同业水平,全中行排名第一;
——个人和企业第一提及率、美誉度、推荐度排名本地主流同业第一。
为此,总行专门发来贺信。
从虹梅姑娘到“尼尔森”测评,折射的是海南中行百年的文化积淀,像怒放的红梅,映照天涯。
行魂,铸造生生不息
火红的太阳,跳出椰林的树梢,和熙动人。雄伟的海南中银大厦耸立在海口繁华的市中心,在太阳的照耀下光芒闪耀。偌大的礼堂里,座无虚席,来自全省中行的会议代表汇聚一堂,他们在静静地聆听:
“同志们,一百年来,我们海南中行人历经磨难、百年坚守,历经风雨、勇往直前,靠的是什么?”说话的是党委书记、行长王一林,他的脸上泛着红光。
“我们靠的正是以文化兴行的力量支撑,靠的正是为民族的担当,对社会的责任和一代又一代中行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德和素养”
窗外,海浪声声,海风徐徐,与礼堂内的雷鸣般的掌声浑然一体,发出阵阵催人奋进的轰鸣。
办好银行,关键在文化。
王一林生动地阐述着近年来推动海南中行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一魂、两翼、八大特色文化”。
“魂”:“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的战略目标。
“两翼”:“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发展为大”的经营理念和“待人要宽、管理要严、思路要新”的管理理念。
“八大特色文化”则是“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坦诚相待、团结奋进”的班子文化;“发展为大、营销为先”的营销文化;“机关为基层、二线为一线、全行为客户”的服务文化;“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细化管理文化;“进中求变、变中求胜”的创新文化;“以业绩论英雄”的绩效文化;“敢于担当、尽职尽责”的风险文化;“感恩和谐、互助友爱”的家园文化。
这是百年中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特色文化之魂,为海南中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这让我们回想起《中国银行30年代职员座右铭》:
高——行员在行服务,不仅以保护股东、存户、持券人利益为满足,必须进而为社会谋福利,为国求富强;
洁——职员不拘高低,必须人人操守廉洁、摈除恶习,更须公而忘私,任事不能仅以但求无过为尽职;
坚——必须不避艰险,不畏强御,战胜难关。
历史证明:一个百年金融企业走向振兴的历程,离不开文化力量的牵引、推动和支撑。她积淀着海南中行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海南中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海南中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这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时代与市场的磨砺中不断升华,形成海南中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着海南中行健康快速发展,再创辉煌。
下辈子还做中行人
2014年7月,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像恶魔般,以60米/秒的速度,横扫琼州大地。奋力抗灾的中行员工们,正面临着缺水、断电、饥饿的考验
此刻,在家的全体班子成员带领省行7个部门抗灾小组,出现在海口、文昌抗灾一线。
风雨交加,危难时刻,员工们接过一碗又一碗的热面、冰冷的身上披上一件一件的新衣心里暖融融的。
此情此景,文昌支行的干部职工记忆犹新,危急关头,总能第一时间看到省行领导的身影。而4年前的2010年那场60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惊心动魄的场景历历在目。
只见狂风呼啸,山洪暴发,水库决堤。文昌市全城告急!文昌中行告急!文昌中行存放2000多万元现金的金库告急!
夜已深,洪水围困文昌全城,海南中行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火速赶赴文昌。在齐胸的冰凉洪水中,行领导和员工们打着手电筒,拉着绳索,争分夺秒地把现金往外抢运,一捆又一捆,终于,2000万多元保住了,文昌中行也成了文昌市灾后第一家开门营业的银行网点。
天刚亮,班子成员分头乘“冲锋艇”,把从海口带来的蔬菜、水果、大米、油盐、奶粉运往被洪水围困的员工家属区,所到之处,泪水、雨水伴着掌声
丰碑,不是从天降临,是从心里,海南中行的干部员工心贴得更紧了。
海南中行班子清新打造和谐家园文化,努力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育人的人文氛围;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企业氛围;增强全行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实现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最大化,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与职工共同分享,让海南中行真正成为员工生活,工作,事业的美好家园。
海南中行党委心系员工,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员工。每年,把为员工办几件实事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
用爱来赢得爱,用爱来筑起海南中行的擎天大厦。
海南中行的干部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他们身上焕发出的光和热,就像地下的喷泉,汇作奔流不息的长河,灌溉着海南中行的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员工们深有感触:“下辈子还做中行人。”
春潮,春雨,中国梦
“百年老店来之不易,铸就百年品牌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有说服力的名片。”2012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庆祝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对百年中行如是说。
2014年11月,海南中行百岁华诞。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百年春秋,百年辉煌。见证了琼岛金融的沧桑荣耀,跌宕起伏,百年卓越与宝岛腾飞相映生辉!
百年行史,可歌可泣。百年华诞,可喜可贺。百年品牌,基业长青。百年征程,任重道远。
中华民族开启了“中国梦”的伟大征程。海南中行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如春雨化作滚滚春潮,融入中国梦的伟大洪流,扬帆远航
祝福你,默默奉献的中行人!
祝福你,我亲爱的海南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