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冬天?
2015-01-26樊志刚
樊志刚
冬天来了,天变冷了。气候有春夏秋冬四季循环,银行发展也有四季循环,股改上市迎来春天,2008年之后在大规模经济金融刺激下进入蓬勃发展的夏天,2010年之后进入持续高盈利的收获之秋,2014年年初以来,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化,银行业逐渐入冬。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式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改革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
随着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大规模刺激政策效果的逐渐消减,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迈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从本质上来说,“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发展告别过去连续30年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主要包括四个特征。
经济增速下降。中国经济从2012年开始增长放缓,2012、2013年GDP仅增长7.7%,明显低于1978至2011年9.9%的年均增速。截至2014年三季度,GDP已连续十一个季度在7.3%~7.9%之间窄幅波动。经济增速的下降是由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决定的。从基数因素看,中国经济总量已十分庞大,基数巨大使每提升1个百分点的难度都较以往有所增加。从发展条件看,加入WTO带来的全球化红利日渐减弱;人口老龄化趋势使人口红利逐渐衰退;资源约束强化,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的研究显示,在进入“十二五”之后,中国将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基于工业化的规律,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会逐步放缓。
经济结构优化。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将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方面,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长期趋势。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城乡区域结构方面,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区域差距也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这些结构变迁中,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扩张,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退出,既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也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
增长动力切换。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风险挑战增多。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逐渐显性化。尽管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但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暴露。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一个点的爆发可能引发全局性的连锁反应。
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带来外在挑战
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对的挑战也有所增大。
经济增长减速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全局性的压力。从经营数据看,2013年开始整个银行业无论存贷款还是利润增速都明显下降,不良贷款也出现回升势头。从经营实践看,商业银行在跟随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已经遇到了很多现实困难。比如那些新兴产业,自身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并不熟悉其发展规律,也难以预测其发展前景,因此在为这些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并控制风险时,深刻地感觉到了能力的欠缺与手段的局限。
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较大。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概括起来就是“两化”——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从2012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从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全面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到呼之欲出的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指日可待。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直接挤压了银行的利差空间,商业银行利差收窄将是长期趋势。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大资管”推动的金融脱媒趋势不可逆转,社会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各类机构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这意味着利率管制条件下银行通过存款特许权垄断低成本资金来源的格局将被打破。新进入者尤其将瞄准那些发展潜力大、盈利前景好的业务领域发起冲击。如果商业银行不及时变革,那么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将会不断被蚕食。
监管日益强化,银行面临严格约束。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环境造成了严重冲击,无数个人和家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启动了新一轮监管,这些监管规定使商业银行面临着资金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压缩的局面。一是通过更加严格的资本金和流动性监管,限制银行经营管理中对高风险的偏好。同时,还相继引入一系列有关流动性的新指标,以进一步增加银行管理流动性的能力。二是金融监管的范围更加全面,突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除了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纳入监管之外,还对证券化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特别是对场外衍生品市场,以及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支付、清算、结算体系的全面监管采取了更多措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要求银行提高透明度。
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迎来竞争格局大调整的考验。一是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成为国内市场的重要竞争者。外资银行倾向于采取投资参股的方法更为迅速地获得市场份额,并主要在发达地区、高端业务、高端客户领域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竞争。二是民间资本正在加快融入正规金融体系。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开始建立,包括私有和个体所有的民间资本借此进入了农村银行。同时,今年民营银行正式启动试点,这预示着我国银行体系更大范围的多元化的开始,长期以来对国内私有资本封闭的银行业大门已经打开。三是政策性银行加快转型步伐。继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实现商业化改制后,农业发展银行启动体制改革,进出口银行也有望在今后几年改组为商业性银行。金融格局的这些调整将带来银行业市场的重新“瓜分”,开启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将加速优胜劣汰。四是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放开,将进一步形成更为激烈的银行竞争局面,一些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银行可能被淘汰出局。
技术创新对传统金融模式带来挑战。当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发展正引领着商业模式的创新,一大批电商企业正在快速崛起。他们一方面掌握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客户信息,另一方面把持了电商平台的交易信息,垄断交易过程,把大量客户从银行柜台引向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他们也正在大举挺进支付、融资、财富管理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在网络交易的消费链、资金链,特别是在信息链方面,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将使客户的金融消费模式,进而使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发生巨大变革。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便利化与个性化要求愈来愈高。能否准确把握这个新金融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决定着商业银行未来的竞争地位,甚至生死存亡。
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内在约束
从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态势来看,在宏观经济环境转向“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业面对的内在经营约束也进一步加大。
资金来源的获得更为困难,资金成本上升。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居民、企业等各经济主体收入增速下降,直接影响存款源头。同时,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特别是储蓄存款理财化、对公存款同业化以及金融服务互联网化等,都正在深刻改变着银行存款业务的市场生态,银行获取存款的难度明显增大。以13家主要上市银行为例,其存款平均增速由2004年的20.4%降至2013年的9.8%,十年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2014年前三个季度,上市银行存款增速进一步降至7.2%,增存形势加速恶化。
资本约束强化,资本回报率下降。当前资本充足率监管已对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形成了明显制约。我们做一个简单测算:假设资本充足率要求不变,信贷维持15.5%?15.5%是近十年来全行业人民币贷款增速的平均值。的增速,则每年新增12.8万亿信贷,需要增加1.59亿元资本金。按照前三年我国上市银行资本补充的来源推算,40%来自资本市场,60%来自商业银行,则大致每年需从资本市场融资6372亿元,商业银行自身盈利内源融资9558亿元。从资本市场的所需融入资金远远超出2013年商业银行实际融资额3482亿元,是2013年所有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2219亿元)的3倍,远超资本市场承受能力。而从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看,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不良拨备增加等将使其盈利增速下降,内源补充资本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在资本约束之外,银行还要满足更为严格的流动性管理要求。同时,外汇占款增速放缓、存款波动加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等因素也使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更大困难。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增速放缓态势明显,过去十年外汇占款年均增长30.47%,从2009年开始放缓,2012年、2013年分别仅增1.95%和10.74%。2014年以来,随着汇改后央行退出外汇市场日常干预,外汇占款放缓态势更加明显,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同时,理财和存款之间的频繁转换也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波动加剧。理财产品是银行竞争存款的有力工具,通过理财业务的差异化竞争,银行对客户的竞争愈演愈烈,存款在金融机构间的搬家也更加动荡。近年来,商业银行存款月度间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创新是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外有挑战、内有约束的严峻形势使银行业这艘高速行驶的大船慢了下来,行业出现了“双升双降”现象:资产、利润增长速度双降,不良贷款、不良率双升。展望下一阶段,如果大环境不发生明显的改观,这种趋势还将延续。因此可以说,银行业的冬天来了。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商业银行不可能再依赖于传统业务的简单扩张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宏观经济的调整还是内部约束的加强,都迫使我们尽快推进改革转型,探寻一条新的集约式发展路径。与前几年相比,找到突破口、找到新动力的任务变得更为现实而紧迫。在战略选择上,要由在发展中改革创新,转变为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由发展优先转变为改革优先。
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化经营。经济模式的发展变迁、客户需求的更新换代、同业竞争的深化交织和银行保持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强大动力。综合经营的本质是构造多元化的业务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以及通过发展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具有不同收益与风险特性的业务,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中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和优化配置。综合经营的内涵十分复杂,关键在于要把握适当的“度”,使综合经营的发展进度与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相适应,与客户、市场需求相吻合,“过”和“不及”都不好。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过度发展综合经营会招致较大风险;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压抑综合经营会阻碍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风险。
加快结构调整。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下,形成了一种高度依赖信贷资产的经营结构,这种经营结构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市场环境起伏变动和偶发因素给银行经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商业银行必须推进经营结构的调整。一是调整资产结构,逐步由以信贷资产为主转变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并重,并不断提高非信贷资产的占比。二是调整收益结构,逐步由以贷款利差收入为主转变为贷款利差收入和非信贷收入并重,实现收益来源的多元化。三是调整负债结构,控制高成本负债增长,提高低成本负债比重,把更多传统负债业务转化为能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其他金融工具。四是调整信贷结构,在解决过剩产能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技术革新、过剩产能走出去等,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掌握产业内在规律、发展前景、潜在风险等,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服务能力。
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机制改革。从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最长、业务规模最大、经营实力最强,是中国银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我国金融业长期处于核心地位。过去三十多年,国有银行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改革还存在着不彻底的问题,国有银行体制机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改革。为此,下一步国有银行应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化解公司治理方面的弊端。
第一,重组股权结构,扩大资本来源。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国有银行,适当降低国有股占比。不仅有助于为国有银行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力量,解决长期困扰银行的资本约束问题,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有银行的活力与影响力。第二,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推进股权社会化必然要求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让银行董事会吸纳更多其他股权代表进入,共同参与到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中去,为银行经营决策增加更多来自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声音,有助于银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第三,调整运营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建立起与市场化经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体系,调整目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打破部门边界,形成以客户为核心、直接对接客户需求的组织架构,提升客户需求的响应效率。第四,改革激励体系,提升发展动力。一方面,要推进高级管理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市场化,吸引更多优秀管理人才进入银行业,培育职业银行家队伍;另一方面,全面构建自上而下的市场化员工薪酬体制,探索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设计,增强银行长远发展与员工切身利益的相关性。
跟上金融互联网化的趋势,打造信息化银行。借鉴互联网思维,彻底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打造新的商业模式,运用大数据推动支付、融资中介和信息中介功能的全面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交互联动、完备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运营模式,真正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