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蕴
2015-01-26董春华
陶行知是民国时期众多教育改革家的先行者,他对语文教育研究涉及广泛,在语文课程目标、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教科书选文标准、生活课程体系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实践,时至今天仍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为当今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陶行知 生活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视教育为快乐事业的陶行知,视教育为毕生追求的陶行知,视教育为最有可为之事的陶行知,以追求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共教育体制为己任,毕生追求实现正义与自由的教育理想王国。其师范教育、乡村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的理念已为大家所熟知,鲜有人论及陶行知对语文教育的独到见解和实践。本文以陶行知生活语文教育思想为切入点,阐述其在识字阅读写作、语文教育目标和教科书选文等方面对当代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启迪。
一、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核心理论——生活教育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受到杜威实验主义儿童中心论的影响,回国以后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基于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他指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为生活教育制定了五个目标:提倡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人生存的前提是具备健康的身心,人生活的基础是积极的劳动获得,人学习知识要采用科学的态度,人的高级追求是诗意地看待生活,人生活的最高阶段是创造性改造生活。陶行知以人的生活发展阶段展现了不同阶段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这是尊重生命个体、尊重生活本源的教育理念,是与新时代新课程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总而言之,生活提供给人生教育不竭的教育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能够更好地生活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理想。以生活为教育本源是终身教育永恒不变的内容,为了更好地生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2.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将“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他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在实践中出真知。例如:种田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在水里学,在水里教。一切生活的教学都要如此。实践教学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实践是生活教育的必由之路。既然“做”是核心,那么如何“做”呢?当然不是盲目地做,不是随心所欲地做,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劳力而不劳心,是只做而不思考,更不用说有创新的想法了;劳心而不劳力,只会停留在想法层面,不能得到验证。所以,只劳力或是只劳心,都不是陶行知眼里真正的“做”,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是先有生活后有思考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告知我们要体味生活,关注自然,才能创造和谐社会。真正的实践是在生活实践基础上的思考与创造,是用实践中获取的智慧反过来指导生活。教育的可行之法是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唯有培养出重视实践的人才,才能够征服自然,“天人合一”,营造和谐社会。
二、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蕴
1.识字阅读写作——生活语文教育的主体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想以此实现正义与自由的教育理想,而平民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普及识字。对于识字教学,他非常重视识字教材的编写,并最先提出了识字教材编写的检测原则,即“拿几百万字的书来检测,看哪一个字发现次数最多?其最多者为需要,其次多数发现者乃是次要”。编选最常用的字作为识字教材的主体,并在陈鹤琴先生《字汇》的基础上,亲自编辑了《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上至六七十岁的老者,下至六七岁的孩童都是平民教育的教学对象。他还研究规定了课时和教具,以《千字课》为例,全书共96课,要求用96天完成,每天学习一小时。要求采用幻灯和挂图等辅助教具。不仅如此,他还重视识字普及的成效,设立了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他事事躬亲,从教材编写到课时教具,再到推行机构的辅助,他甚至想到平民识字后,应让其真正体会到识字读书的乐趣,号召同道之人编写《平民周刊》、《平民丛书》、《平民职业小丛书》,旨在让刚刚识字的人可以读懂简易的文章。我们在偏远农村推行扫除文盲和半文盲的教育实践和陶行知一体化的平民教育,都是在追求人人识字、家家读书、个个明理的教育理想。
陶行知批判了传统教育书本中心和教师权威中心论,认为传统教育“看不起小孩子”,或是“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用大人的想法要求孩子,拿大人的标准强加给孩子,把大人理想当成孩子的理想,“小孩子没有地位”,没有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思考。现实生活中,多少家长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家长本身不了解语文学习的本质,让孩子阅读,只让孩子以考试为目的去阅读,却从不引导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和真谛;让孩子写作,只关注应试作文技巧,从不引导孩子“言为心声”,观察自己真实的生活,倾吐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也正是当今语文教育的缺失。陶行知提出“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不仅在民国时期极具教育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就是在普遍重视教育的今天,仍然闪现着思想的火花,照亮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我们自己的生活为依托,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的大宝库,在生活中学语文。
陶行知倡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写日记,日记是每一个人一天心灵的写真,是学做文章的最好方法。每天不同的生活便是写作的源泉,写日记便“自然产生出活的文章”。做教师的“要做些儿童文学给儿童看,做些民众文学给民众看”。当教师的要积累生活,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今天我们也在倡导教师写“下水文”,给学生树立模仿学习的典范。陶行知鼓励教师每天写日记,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手所写的文章发表出来。教师关注生活,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写作,才能够做好“先生”。他倡导师生共同撷取生活的“活水”,用“活”的文字,写“活”的文章。当下我们作文教学过于重视写作技巧的学习,脱离生活的实际,凭空臆造,最缺乏的就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源于生活的写作。作文与生活相联系,是解决学生作文假大空的唯一方法,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必然赋予文章新的时代内涵。endprint
2.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生活语文教育的载体
民国时期陶行知就对教科书的选文标准提出质疑。提出中国的教科书还是以文字为核心,封建时代和民国时期都是以认字和认句为中心。从前教科书的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民国教科书的文字是依着三民主义的宗旨。但教科书仅仅是教识民权的字,不教如何拿民权;教读民主的书,不教如何做民主的事。教科书虽以文字为中心,却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课仅教几个字,仅传授一点零碎的知识。学生读了一课就再无兴趣,没有进一步的课外阅读做引导。教科书文字中心之过在于以文字当教育,以为文字之外别无教育。陶行知对教科书一针见血的批判不仅适用于其生活的年代,纵然时光斗转,今天的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学生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教师机械地引导学生如何准确地抓住标准答案,分数成为了孩子的唯一评价标准,以及教师的唯一评价标准。
陶行知倡导“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一句话,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以整个生活系统为中心,组成一个生活指导用书系统。他提出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要拿生活为中心,让文字为生活服务,教科书应该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这才能称之为教课书。生活教育是通过各种生活课程来完成的,生活的系列课程大致分为五类:健康生活、劳动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社会改造生活。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我国最早的校本课程体系。他的生活课程体系为建国以后的学校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样本,为今天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依托三种标准来衡量:要有引导人动作(行动)的力量;要有引导人思想(思考)的力量;要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创新)的力量。这与我们当今社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宗旨确实有着惊人的一致。让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对于课外阅读指导产生新的理解,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不仅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探险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指导;读《少年维特之烦恼》,不只是一部描写情感的小说,更是一部青少年恋爱指导书;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更要增加孩子亲近自然和昆虫的机会。教师要体察名著阅读与生活的关系,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积极要素,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地思考问题。
3.健全人格的培育——生活语文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培养,各门学科的设置目标就是培养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的合格人才。所以,语文学科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学科,是“人”的培养最重要的载体。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是一个宽泛的表述,在具体语文教学中由教师体会、理解和把握。而当前的应试教育下,语文课程更多地是对于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忽视了个性和人格的诠释与评价,或者说是很难用考试的形式来进行评价。陶行知的办学旨趣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揣摩和学习。他提出:“教师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学生,教师和学生都要负学问的责任。做学问最忌的是玄想,武断,尽信书,以差不多自足,以一家言自封。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泉源。”简言之,教师和学生要有科学的精神。在任何时代我们都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对于四周的环境,最忌是苟安,同流合污,听天由命,不了了之。他倡导师生成为“有进取性的人,对于环境总想加以改造。我们应该秉着美术的精神,去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他们现出和谐的气象。我们要欣赏性地改造环境,要有美术的精神”。无论是恶劣环境还是优越环境,我们不仅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最要紧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体魄。无论世事变迁,终要有大丈夫的精神。
陶行知的教育目标明确清晰,研究知识和学问,就要让学生会观察、会提问,勇于求证和实践,锻炼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我们三维目标之“知识和能力”在陶行知的教育理想中更具体更有指向性。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继承,最为重要的是具备探求真知的能力和积极实证的精神,这才真正诠释了我们课程目标的“良好个性”理念。对于“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陶行知更是诗意地理解为是要欣赏性地改造,是运用知识来改造环境,是追求和谐的气象。在20世纪初就进行了很好的解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陶行知的目标中更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他提出了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大丈夫的精神”,是不屈服的意志,是独立的思想,是民族的气节,是耐劳的体魄,是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大公无私的容量。这样的情感培养目标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更易使教师在教学中提炼和升华,这样的表述会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中升腾起浩然的民族正气。
另外,陶行知提出了“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生活教育读书法。他认为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读书是形式,其终极目的是用书。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书才是值得阅读的好书。他倡导辩证地看待书中内容。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不可以全信,有疑问的地方就要质疑提问思考。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抹杀了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生活教育教学生学做人,教学生学会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读活书,活读书,让读书时刻与我们相伴,与我们的生活相伴吧。
————————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董春华(1971-),女,辽宁鞍山人,辽宁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茂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