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相关伦理学问题探析

2015-01-26王松峰,赵静,王致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殖胚胎伦理

【摘要】目的 辅助生育技术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在应用这项辅助生殖技术的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与面对这些相关伦理问题是保证这项技术合理应用的重要前提。方法 而正确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和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避免出现伦理和社会混乱的有效途径。结果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生殖医学界和伦理学界带来了许多新的、较为复杂的专向伦理问题。结论 由于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将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会逐渐增加,总结世界先进的经验,就是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由相关部门监督执行,使得人类生殖辅助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061

作者单位: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通讯作者:腊晓琳,E-mail:xiaolinla@hotmail.com

Ethical Issues Related Analysis of Huma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WANG Songfeng ZHAO Jing WANG Zhihui LA Xiaolin 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Center,the First Affiliate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city,Urumuqi 83005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brings hope for infertility patients,however,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a lot of new ethical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 ethical issues related to face these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ensure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Methods Correct use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state formulate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was the effective way to avoid the ethical and social chaos. Results With the widely application of the huma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mature technology,as well as the benefit of human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ethics circles brought a lot of his new,more complex ethical issues. Conclusion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productive technology,huma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will face the relevant ethical issues will gradually increase,the summary of the world's advanced experience,is formulated strict laws, regulations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the supervis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to human reproduction.

【Key words】 Huma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technology(ART),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Medical ethics problems

生殖医学是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涉及了胚胎学、遗传学、生殖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妇产科学及男科学等很多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1978年Louise Brown的出生即世界上出生的第一例试管婴儿,充分肯定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 [1]。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生几百万个试管婴儿,此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已逐渐成熟。其所衍生的各种技术不断出现并且发展,辅助生殖技术(ART)指的是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全部的环节被用人工辅助的方法完成生育的技术 [2]。辅助生育技术给不孕症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它也有缺陷,随着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我们面对的将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的争论。本文将辅助生殖技术所引发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探析。

1 辅助生殖技术相关伦理

1.1 人工授精(AI)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人工授精(AI)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丈夫的或者供精者的精子通过非性交的人工注射方式注入女性生殖道内而妊娠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AI由于它的费用相对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操作简单易掌握而普遍用于不孕症患者的诊疗 [3]。依据人工授精手术用的来源不一的精液可以将AI分成三类:供精人工受精、混精人工授精和丈夫精液人工授精。在我国传统的固有的观念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延续后代的保障,父母的基因直接遗传给子女,而后通过一代一代传承。而目前辅助生殖技术日新月异,已将我们传统的观念彻底颠覆,破坏家庭的和谐,使原本完整的家庭处于破裂的边缘。目前男性不育患者已由供精人工授精解决,但是供精人工授精生育的孩子的真正父亲的认定则有争议,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就出现了多种性质的父母,有社会学父亲、生物学父亲及遗传学父亲。而且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未婚女性想要生育孩子,都可以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一个单亲的父亲或母亲,而导致相关的不良的社会伦理问题。为了尽量不要出现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出生的下一代近亲结婚,我们一定要遵从国家的相关条例每位供精者只能使5名妇女妊娠,而且必须要做好随访及保密原则,并且为避免近亲婚配,供精医疗机构需为这些后代们做好婚姻咨询工作。

1.2 代孕技术相关伦理争议

代孕是指由于有正常卵巢的生理功能但因各种原因而致不育的育龄期妇女(例如:宫腔重度粘连、子宫部分或全部切除的女性),租用其他人的子宫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所形成的胚胎发育成一个胎儿的辅助生殖技术。在1985年全世界第一例代孕婴儿在美国出生。而我国在1996年于北医三院分娩了第一例代孕婴儿。代孕技术的出现激起了广泛的代孕相关的伦理学争议 [4]。在当今社会有2种代孕母亲,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而另一种是没有血统的。目前常见的是指第1种方式 [5]。而代孕母亲则是第二种的唯一的解决方法。代孕的很多问题到现在也依然争议很大无法得到最后的答案、这种生殖技术又很容易出现法律的问题。代孕母亲的社会地位、随之而来的商业化、地下化、下一代的归属问题均可引起社会激烈的争论,例如监护权存在的争议:代孕母亲由于经过了漫长的十月怀胎,已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深沉地母爱,这种剪不断的情感促使她与契约母亲争夺婴儿的监护权。如果出生的婴儿有残疾,最终可能双方均会放弃抚养权,这样孩子的切身利益就会失去有效的保护。如何使代孕技术做到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为如何处理好代孕技术所涉及的伦理,法规等方面的问题。由于代孕母亲可产生很多的伦理问题,在我国代孕已明令禁止。

1.3 精子库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

人类精子库的重要目的是解决男性不孕症及遗传病的预防等,它是一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它的建立可以隔离供精者及受精者达到双盲,又符合伦理的保密原则,还可以提供生殖保险,有利于优生优育。1983年我国第一例人工授精婴儿是在长沙出生。其如果正确应用可以治疗疾病,违规使用则会引发很多的相关伦理争议。应该加强精子库的样本采集、应用及术后的管理随访,最大程度的避免近亲结婚。在我国做供精人工授精(AID),一个供精者的精液最多只能提供5名妇女受孕 [6]。因此,精子库应该为AID出生的孩子做好随访管理工作及为他们提供相关医疗信息并且做好婚姻咨询,以免出现近亲婚配现象。如果一个供精者给很多人提供精液,则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造成近亲婚配及有缺陷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然而,对于供精IVF-ET患者已育有一健康的子代,但是又符合二胎政策要求生育时,那又引发了一个相关问题,由于所分娩的子代数量增加则会引起近亲婚配率增大而引起亲缘关系混乱,我们应加强管理精子库赠精IVF-ET进行FET的再生育。

1.4 赠卵引发的伦理争议

赠卵-体外受精(赠卵-IVF)技术可以解决一些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生育问题,还可以预防遗传病。但是,赠卵不同于赠精,赠卵有着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经过促排卵、卵泡监测、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术与取卵后需密切随访,赠卵者将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手术出血感染、患有卵巢癌的风险等等,赠卵所引发的伦理学争议主要有以下方面:赠卵受卵双方应双盲、赠卵者的条件及补偿以及下一代的知情权。我国《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中仍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精子的采集与提供活动,同时严禁商业化供卵行为 [5]。

另外,赠卵比供精会发生较多的医疗纠纷。因为赠卵不仅仅为单纯的从赠卵者到受卵者的胚胎移植,而且还牵涉到受卵者的家庭,及赠受双方及后代的心理需要及感情的需求。赠卵后代长大后可能要去寻找其遗传学母亲,那么就引发了相应的伦理问题,那其父母亲是否应该告知事实呢?赠卵求大于供的情况还易引发赠卵商业化和欺骗赠卵者的风险。赠卵还可引发后代近亲婚配、繁殖,患有相应遗传病风险增加的伦理问题。

1.5 胚胎干细胞和克隆人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胚胎干细胞和克隆人技术。它们代表了人类生物科学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为解决目前医学的疑难病例带来了佳音。但是,不管是胚胎干细胞,治疗性克隆、还是生殖性克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伦理争论。有关胚胎干细胞,治疗性克隆技术,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是急需治疗的患者与人类胚胎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反对派认为胚胎干细胞技术中用的救病人生命胚胎和用克隆技术产生的下一代属于生命,如使用就会是故意制造生命和伤害生命。而支持者认为在患者急需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时,这种不完整的胚胎生命应让位给完整的患者生命。我国政府认为治疗得当的治疗性克隆技术可以挽救患者的宝贵生命,可以促进人类健康,造福人类。

而生殖性克隆技术则涉及的伦理问题较多,首先在现在生殖性克隆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克隆仅有亲本一方染色体的生殖性克隆人是对社会不负责,对生命不尊重,违背了生命价值论,侵犯了人类的尊严。还会引发生殖性克隆人所面对的家庭代际关系和代际伦理相关难题。近年来,由于该项技术不成熟及所引发的严重的相关理论问题,各国都在持谨慎态度,明确表示禁止该项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能够将好的遗传基因复制,特别是克隆“人”,他的遗传物质全部是被克隆人的翻版,如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这项技术,最终会导致单一的人类遗传信息,严重损害遗传的多样化,将使得人类自身进化停滞。

2 结语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生殖医学界和伦理学界带来了许多新的、较为复杂的专向伦理问题。那么在今后随着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将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会逐步显现,总结世界先进的经验,就是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由相关部门监督执行,使得人类生殖辅助技术得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殖胚胎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