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5-01-26
探讨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毛 黎
目的探究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0例住院部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不合格样本占2.21%。主要护理因素为:血液样本有溶血现象,抗凝血样本有小块血凝或局部凝血,采血容器不当,采血量过高或过低。讨论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护理技能以确保采血样本的准确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护理;凝血;检查结果;合格率;因素探究
凝血4项检测是医院的基础检测之一,可对病毒性疾病、怀孕、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进行诊断,并且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1]。由于检测前、中、后三期医护工作人员会出现不可预见性操作失误,以至血液检测结果不正确、不全面,这部分血检标本我们称之为不合格标本[2]。本文根据我院近年来住院部患者的护理资料,对相关护理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选取自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的试验用血标本400例,所有标本均不合格,其中血量样本不足200例,血量样本过量110例,血量样本溶血90例。不合格样本经过重新采集后为合格样本,以备检测。
1.2 研究方法
全部样本均在院内标准采血模式下进行,遵守严格的血样采集和检测结果归档,全程均由1年以上采血以及有血检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确保采血以及验血过程的严格性。血检的质量检查分为三个阶段:采血、验血以及结果。遇到不合格的血液检测标本要进行错误建档,详细记录不合格标本的出现日期、患者姓名、样本不合格之处、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将不合格血检标本单独归入档案室。最后将血液检测样本交给患者,全程要做到血检档案始终紧跟患者资料,交递血检结果时要逐一核对患者姓名,避免弄错。
2 结果
2.1 样本血量过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将血量过量的样本(110例)和合格样本(110例)进行比较,样本过量中PT(16.7±3.1)s、TT(40.9±4.6)s、APTT(21.7±1.9)s、FIB(2.6±0.5) g/L,样本合格中PT(13.3±1.0)s、TT(31.8±2.0)s、APTT(15.4±1.2)s、FIB(3.1±0.7) g/L,可见,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样本血量过量会导致凝血PT、TT、APTT水平升高,FIB水平降低。
2.2 样本血量不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将血量不足的样本(200例)和合格样本(200例)进行比较,样本不足中PT(16.5±3.2)s、TT(20.7±2.9)s、APTT(42.9±5.6)s、FIB(2.7±0.6) g/L,样本合格中PT(12.7±1.1)s、TT(16.4±1.3)s、APTT(30.8±2.2)s、FIB(3.3±0.8) g/L,发现PT、TT、APTT、FIB四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血量不足会导致凝血试验PT、TT、APTT结果偏高。
2.3 溶血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将合格样本(90例)和溶血样本(90例)进行比较,样本溶血中PT(12.1±0.7)s、TT(19.7±1.7)s、APTT(26.8±2.1)s,样本合格中PT(12.8±1.0)s、TT(16.3±1.3)s、APTT(29.4±1.9)s,以上三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样本溶血中FIB(3.2±0.8) g/L,样本合格中(3.1±0.7) g/L,对比两者的FIB,无差异,P>0.05。样本溶血会造成PT与APTT下降,TT升高。
3 讨论
从研究结果中看出,造成院内血液检测样本不合格的护理相关因素主要是血液采集量不标准、样本出现溶血现象[3]。根据临床资料分析,造成这些因素出现的原因主要有采血人员的操作不标准,院内对不同患者的血液采集标准没有规定,从而造成采血量较少。
降低院内采血标本的不合格率需要从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4]:(1)人员培训,加强对医护人员采血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建立“问责制度”,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加强。(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采血期、验血期以及结果期建立监督制度。采血期应对采血人员的操作标准进行监督和规范,包括基本按压、消毒、换针、抽血等,尤其对患者档案与抽血样本进行合并处理,之后送至血液检验科。血液检验科室内必须由3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配备一名指导和监督医生,对档案归档、血检等内容进行监管,并且核对验血者与血液标本是否一致[5]。院内要有长期稳定的血液转送通道,确保血液样本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
总之,凝血样本和凝血检验结果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护理技能以确保采血样本的准确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凌侠,李健,王衍晶. Sysmex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血小板参数不显示的原因分析[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2(4):75-76.
[2]唐国芳,梁小燕. 多导睡眠监测失败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华夏医学,2014,27(5):107-109.
[3]史梅,黄蓓蓓,夏丽霞.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820.
[4]黄艳霞. 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研究[J]. 中外医疗,2012,31(25):172-173.
[5]葛秀洁,李静. 采集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37,1149.
The Effect of Relative Nursing Factor on the Test Results About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MAO L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uanbei Medical College of Nanchong City, Nanchong 637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n the test results of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860 cases of inpatient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the effect of the relevant nursing factors 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were discussed.ResultsThe unqualified sample accounted for 2.21%. The main nursing factors were that blood samples had the phenomenon of hemolysis,blood coagulation or local coagulation,blood vessel were not properly,blood collection was too high or too low.ConclusionNursing staff should improve their nursing skill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blood sampling and inspection results.
Nursing,Coagulation,Examination results,Qualified rate, Factor research
R472
B
1674-9316(2015)27-025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190
637000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