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提高危重症患者管理质量

2015-01-26唐小卓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抢救室危重医护

◆唐小卓

责任编辑:吴小红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窗口,是医疗及护理高风险科室[1]。防范医疗事故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急诊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2014年,西部骨科创伤急救中心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成立,使急诊区域划分更加精细化。根据科室特点,运用“医护一体化”,从患者需求出发,以患者满意度为导向,医护团队共同完成医疗救治服务过程[2],提升了急诊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1 主要做法

该院以骨科创伤为主体,急诊科年急诊量达45万多人次。急诊每班组配备两名医生,一名负责普通诊室患者接诊、治疗,另一名负责抢救室患者救治、处理;护理组抢救室每班安排主班护士、副班护士各1 名,行政班护士1 名(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任护理组长。共同组成创伤急救小组,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1.1 医护共同接诊

危重患者到达抢救室,医生查体问诊,护理组长、主班护士同步进行伤情评估。采用“CRASHPLAN”伤情评估法,对患者的C=Circulation(心脏与循环)、R=Respiration(胸部与呼吸)、A=Abdomen(腹部脏器)、S=Spine(脊柱、脊髓伤)、H=Head(颅脑伤)、P=Pelvis(骨盆伤)、L=Limbs(四肢伤情)、A=Arteries(周围动脉)、N=Nerve(周围神经)等进行必要检查。检查完毕,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ty Score,ISS):<16分为轻伤,一般无生命危险;≥16分为重伤,有生命危险,若抢救及时、治疗得当,抢救成功率高;≥25分为极重度伤,死亡率高,需迅速救治。检查工作和抢救工作同时进行。副班护士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包扎处理伤口,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术前检查准备,书写护理记录单。护理组长负责向医生报告患者情况,请相关科室会诊。

1.2 医护随时沟通

重症患者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临时医嘱可能随时取消、新增或变更。为保证正确执行医嘱,防止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医护保持随时有效的沟通,确保医嘱下达及执行正确。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护的有效沟通程序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1]。通过护理组长与抢救室主班医生的共同质控,达到了医护沟通迅速、准确、有效,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

1.3 医护共同配合患者转运

某些危重或特殊患者必须行外出检查或转运,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呼吸心跳骤停、导管脱出、输液器内进入空气等。为防止发生意外,采用PDCA 循环对转运过程进行系统规划[3]。转运前,医护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认真分析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检查急救仪器设备及转运工具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护理组长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转运时,副班护士携带危重患者交接本(记录患者到达科室、交班人、接班人并签名)、特别护理交接单及抢救工具,医护同行。转运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精神状况等,保持患者舒适,保持管道通畅,做好应急预案,确保转运安全。转运后,对转运过程进行评价,及时分析问题并改进,不断提高转运质量。

1.4 医护共同完成文书记录

科室危重患者属于特级护理,需要书写特别护理记录单,要求准确、及时、详细、完整。特别护理记录单一式两份,一份随病人入科室,一份保留至科室并由质控人员及时整理、保存,发现问题随时沟通并修改。为了保证医护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当班医生记录病情时同时核对特护记录,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有效地保证了医护记录一致性,双重保障了医疗护理操作与文书记录质量[4]。

1.5 医护共同参与医疗查房

在每月1 次的疑难危重病案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医护一体化知识讲座等活动中,要求护士参与并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医护双方对案例的了解,而且纠正了可能存在的偏差。对于护士而言,拓宽了专业知识,加深了对难点、疑点问题的掌握,增强了学习和科研意识[5],可使患者得到更加完善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1.6 加强院内应急急救管理

维护好院前、院内信息与预警呼叫联动系统的绿色通道,加强院前(救护车单元)、院内(急诊科)以及专科救治团队的有效链接,努力为急危重症患者黄金救治争取时间。同时,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急救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急救演练等培训与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做到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的完好、到位,人人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方法。

1.7 及时启动伤员抢救预案

遇有成批伤员、严重复合伤等突发事件,立即启动成批伤员抢救预案。查明事故发生地点、人数、伤情等,通知总值班、医务科、护理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抢救领导小组。做好全院范围的人力、物力、抢救器材、抢救药品等调度工作,通知相关科室备足床位,做好准备。

1.8 加强患者心理干预

危重症患者对突发伤易产生恐惧和悲观情绪,不利于伤情控制。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帮助其正确认识发生事情,做好疾病宣教;运用非语言手段,以从容镇静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予病人信任与安全感。同时,注意环境影响,极危重患者安置在单间抢救室或用屏风遮挡;并与家属主动沟通,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减轻家属心理负担。通过与患方的沟通,取得患方理解与支持[6],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 效果

数据统计表明,自2013年实施医护一体化以来,抢救成功率由2012年 的92.4% 提高至2014年的97.4%,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由5.83%降低为0(数据来源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记录本),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86.7% 提高为98.3%(数据来源于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随机抽取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60 例危重患者资料(数据来源于特别护理记录单),如下:分诊评估时间由4.5±0.7 分缩短为2.5±0.2分,救治措施实施时间由5.3±2.1分缩短为3.1±0.9 分,静脉给药时间由7.2±2.5 分缩短为4.8±1.8 分,静脉采血时间由9.7±2.1分缩短为4.5±1.7 分,心电图时间由7.8±1.5 分缩短为4.2±1.1分,急诊平均救治时间由3±0.5小时缩短为1±0.6 小时。

3 结语

首先,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医护一体,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评估,帮助医生快速、有效、准确判断病情,迅速下达抢救医嘱,有效地加强了医护双方对患者病情变化的掌控,达到了医、护、患的无缝衔接,使抢救措施快速、准确落实,提高了对患者救治信息的沟通,明确了救治规范和职责,使整个救治过程更加系统化,既符合节力原则,又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其次,医护一体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技术互补,相互促进,进一步保证了抢救措施的快速性与准确度,有效地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更好地避免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有效地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医疗护理安全质量,保证了医患双方利益,提高了患方满意率。

再次,医护一体使急诊护士急救处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观察力、反应能力及集体协作能力等增强,促使年轻护士更快成长,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使其在患者救治绿色通道中发挥了最大作用。

最后,医护一体增加了医护有效沟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医疗安全隐患,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率。以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的质控小组,随时对每班次发生问题及潜在风险进行质控,并提出改进方法,遇到问题及时与当班医生沟通并解决,医护共同参与质量改进,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

[1]汤其英.急诊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2(7):182-183.

[2]王芙蓉,张 云,苗志敏,等.医患沟通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1):49-52.

[3]许海鸥.QCC 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12):121-128.

[4]鄢雨英,林莉莉,郑佳音,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病历完整性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7):624-626.

[5]于共荣,林 琳.骨病科建立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6):576-577.

[6]滕高菁.急诊危重病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11):53-54.

猜你喜欢

抢救室危重医护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