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岩铜矿体系

2015-01-26RICHARDH.SILLITOE,钟石玉,鲁显松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年1期
关键词:斑岩盐度铜矿

1 岩浆与流体的形成

斑岩铜矿体系一般分布在地表以下4 km以内的深度范围内(Singer et al.,2008),中心部位的岩株向下与位于5~15 km处的母岩浆房相连接(Cloos,2001;Richards,2005)。母岩浆房是整个体系演化过程中岩浆和高温高压富金属流体的来源。

据野外观察和理论计算表明,容积50 km3的母岩浆房才能够释放出形成一个斑岩Cu矿床所需的流体,但是如果要形成巨型体系、尤其是在矿床群或者矿带存在的地区,这个数值则要增加一个数量级。开放体系岩浆对流作用中母岩浆房的分异和冷却作用、停滞岩浆的结晶作用均可以释放出富金属的含水相。对流作用是一种输送大量含水相的有效机制,含水相以富气泡岩浆的形式穿过母岩浆房到达斑岩岩株或岩墙群的底部。在大多数体系中,几乎所有的火山活动都在斑岩铜矿体系形成之前都已经停止。

浅部的斑岩岩株本身并不产生岩浆流体,但是它们可以作为母岩浆房向上传送流体的“阀门”,这种机制可能是通过其顶部的圆屋顶状构造来实现的。这种机制可以解释某些活动时间较长的斑岩Cu矿体系中流体与岩浆的定点阶段性上升活动,也可以解释另一些体系中侵入活动和热液活动有规律的位移、上升到斑岩Cu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群/带中的现象。

若要使含水相中金属浓度达到最大,母岩浆需要有较多的水分(>4wt%),且为氧化态。岩浆中高的含水量使得其中含水相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成矿金属可以有效地分异到后者中;而高的氧化态抑制了岩浆硫化物(如磁黄铁矿)的沉淀(这个过程可以导致金属在分异到含水相中之前被隔离)。而在氧化态岩浆流体上升的过程中,任何硫化物熔体的加入都会增加整体的金属量。硬石膏的出现表明,岩浆含S量是非常高的。镁铁质熔浆加入到母岩浆房中,可以增大S和金属的总含量(Keith et al.,1997;Hattori and Keith,2001;Maughan et al.,2002;Halter et al.,2005;Zajacz and Halter,2009)。

2 早期斑岩铜矿体系的演化

在Butte及其它地区,深部钾化蚀变带的斑岩Cu矿化作用始于单相的、相对低盐的(相当于2~10wt%NaCl)含水相流体(Rusk et al.,2004,2008);该相可能含有数千至数万 10-6的碱金属以及几个10-6的Au。然而,对大部分产出较浅的矿床(<4 km)来说,矿化始于一种两相的流体,分别为少量的超盐度流体(卤水)和大量的低盐度蒸汽,这种流体有两种可能的形成机制:直接从熔体中出溶或(更典型的)在单相流体减压冷却时同溶体分离形成。不混溶的超盐度流体和蒸汽共存的现象在众多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中得到证实(Roedder,1984),研究表明,流体相富Na、K和Fe绿泥石,盐度达到35~70wt%NaCl;气相中含有挥发性酸,如 SO2、H2S、CO2、HCl及少量 HF。流体包裹体显微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在相分离的过程中,不同的元素组合选择性地进入到流体相与蒸汽相中。在很多情况下,蒸汽可以容纳可观的 Cu、Au、Ag 和 S,以及 As、Sb、Te 和 B,而 Fe、Zn、Pb、Mn(可能还有Mo)则偏向于进入到超盐度流体中。

过去几十年来,Cu(可能也包括Au)在超盐度流体相中一直被认为是以氯化物的形式进行运输的,但是最近的实验研究以及S的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蒸汽相中的挥发性S配体(H2S±SO2)也可以作为Cu和Au的主要运输介质。而Mo则可能在超盐度流体相中以氯氧化物的形式被搬运。

当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斑岩铜矿体系中钠—钙化蚀变是围岩来源的卤水加入之后的产物,这与硅酸盐缓冲环境下流体流动加热途径的理论预期相符。Yerington地区的钠—钙化蚀变的轻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外部沉积岩围岩来源的卤水也参与其中,尽管钠长石—阳起石化蚀变受到磁铁矿的破坏。在其它情况下,还有超盐度岩浆流体来源的证据,由于过高的温度和氧逸度以及由此引起的还原S的缺失,缺少硫化物矿化。

随着斑岩铜矿体系自700℃冷却至550℃范围,单相的流体或共存的两相体系驱动钾化蚀变的形成,同时在早期的侵入体内部及周围可能会有金属的沉淀。然而,在很多矿床中,Cu是在550℃~350℃的温度范围内、在水岩反应的促进下以低硫化态Cu—Fe硫化物组合的形式沉淀的,这期间伴随着少量的Au的沉淀。除此之外,流体/蒸汽向上运移伴随的减压作用及蒸汽相的膨胀导致了以蒸汽为运输介质的金属溶解度大大降低,在高温常压的喷气孔中这些金属较低的含量证明了这一理论。溶解度的降低导致了Cu—Fe硫化物和Au的大规模沉淀,这也可能是富Au斑岩铜矿床形成深度较浅的原因。与之不同的是,Mo的络合物沉淀时间不仅在时间上晚于Cu±Au,而且在空间上与后者相分离。

钾化蚀变以及相关的金属沉淀作用发生在接近于静岩压力的条件下。深成的斑岩铜矿床中的单相流体(即矿化剂)可以形成较少见的EDM脉体,而两相流体形成更常见的A型和B型石英脉。以上脉体的局部地段出现早期石英脉中熔体与含水相流体包裹体共存的现象证实了因密度的显著差异相互分离的岩浆与矿体流体也可以共存。网脉状矿脉控制了流体的上升,而石英脉在反向溶解度区域内(T<550~400℃,P<900 b)会部分溶解,增强了A型石英脉的渗透性;矿化期的断层与断裂也具有相同的作用。钾化带的石英脉核在温度过高的条件下,Cu—Fe硫化物和Au不能有效沉淀,因此不含矿,这可能是形成铃铛状或帽子状的矿化带的原因。在斑岩铜矿形成过程中,由于裂隙周期性的张开与闭合以及围压的逐渐降低,流体压力可能会在静岩压力与静水压力之间波动。压力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流体相的变化以及金属的沉淀与再溶解。在脆—韧性转换带,膨胀的蒸汽相造成顶部岩石的破裂,超压流体突然释放,会引起岩浆—热液角砾岩化。

钾化蚀变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早期斑岩、矿化期斑岩以及附近的围岩。在此期间,受热的外来水(大部分为天水,也可能含少量原生成分)通过中温水化作用形成外围的青磐岩化蚀变。如果岩石渗透性较高,则可以形成外部水的对流循环——这是斑岩铜矿体系的一个有效的冷却机制。

大量的蒸汽从共存的超盐度流体中分离出来,上升到斑岩侵入体上方1~2 km后的岩石中。SO2与HCl进入到地下水中时,SO2逐渐发生歧化作用,形成pH极低的流体。这种流体与高级泥化岩帽形成过程中高度的碱解作用相关。活动流体沿着断层与高渗透性的通道不断的上升,可以形成多孔的残留石英核,在核的侧面形成分带的高级泥化蚀变晕,这种蚀变晕反映了流体向外渗透、中和以及冷却的过程。然而,由于岩帽中的低压环境,蒸汽相对金属的运输能力较低,形成的酸性流体不太可能产生较多的矿化,因此这可能是很多岩帽比较贫矿的原因。

3 斑岩铜矿体系的晚期演化

随着下面的母岩浆房逐渐凝固以及岩浆对流活动的逐渐停止,上部斑岩铜矿体系的热流量和含水相流体的供应显著减少,静岩压力转变为静水压力。在低温条件下,水流体相从正结晶的岩浆中出溶的速度变缓,运送速度也变得更慢,冷却速度变快,因此有可能无法达到固溶体分离界点。如果这情形是正确的,则会形成一种单相的、中—低盐度(相当于5~20wt%NaCl)、温度介于350~250℃之间流体;或者在流体临界曲线之上的高压下经卤水分离后,通过蒸汽(具有相同成分的)冷凝与收缩形成一种单相流体。这种流体直接从母岩浆房上升到上覆的斑铜矿体系中低盐度流体的上升受网脉状石英脉、矿化期断裂以及侵入体接触带的高渗透层控制,流体与绿泥石—绢云母化蚀变、绢云母化蚀变、高级泥化蚀变以及岩帽中的Cu和Au矿化有关。

岩浆水与天水的混入(以后者为主)被认为是形成绢云母化蚀变和中—低盐度流体的必要条件,即超盐度流体要稀释5~10倍。但是最近的H—O同位素数据表明,岩浆流体也完全可以产生绿泥石—绢云母化以及绢云母化矿物组合。然而,绢云母化晚期天水的作用也无法排除。

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中的碱—贵金属矿床,不管有没有后期斑岩岩株或岩墙中的流体通过岩性、结构以及孔隙加入,其岩浆流体都主要通过斑岩铜矿蚀变—矿化过程演化而来;矽卡岩环境中,早期的两相流体——蒸汽相之后,随着温度下降,形成单相流体;单相流体与逆向矽卡岩Cu±Au±Zn、碳酸盐岩交代型 Cu或者 Zn—Pb—Ag—(Au)以及喷流沉积型 Au—(As—Sb)矿床有关。

钾化蚀变形成的石英脉中,超盐度流体包裹体中Zn、Pb、Ag和Mn的含量较高,但是这些金属仍以氯化物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因为它们不能有效地富集在斑岩铜矿体的硫化物中。Zn、Pb、Ag和Mn沉淀的原因可能有两个:超盐度流体与外部围岩接触后发生冷却和超盐度流体与天水混合。最有利于外围Zn、Pb和Ag富集的围岩条件是碳酸盐岩;在碳酸盐岩中,流体的中和作用导致了金属在矽卡岩和碳酸盐岩交代型矿床中的沉淀。

早期较为贫矿的岩帽中,中—低盐度的富H2S含水相流体可以形成高硫化态Au±Ag±Cu矿化,这种流体也在下部形成绢云母化带。中硫化态的流体进入到岩帽环境中后处于无缓冲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很容易转变为高硫化态。Cordilleran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流体沿着构造破碎带流动,矿脉分布于绢云母化与高级泥化过渡带。而很多Au矿床主要位于岩帽的浅部,因为流体上升过程中强烈的沸腾作用或者与冷的地下水的混合都可以导致Au溶解度的急剧下降。在渗透性较高的蒸汽角砾岩中Au的沉淀作用更为有效。

岩帽中与高硫化态矿床有关的中—低盐度流体在有利的构造与水文条件下,可以进入到附近蚀变程度较弱的岩石中,在向外部流动以及水—岩反应的过程中发生中和以及还原作用,变为适于形成中硫化态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流体。上述的例子中高—中硫化态过渡带的矿化证实了这种机制。此外,深源的中硫化态流体可能会绕过岩帽,但仍会在浅部形成中硫化态矿化。

在岩帽及其附近的古潜水面,沸腾的高—中硫化态流体的液体部分沿着水文梯度流动,而富H2S的蒸汽则继续上升到上部的渗流带。在渗流带,蒸汽与地下水混合,发生氧化,形成低温的酸性流体,这种流体与以蒸汽加热环境为特征的地毯状高级泥化带有关。

随着斑岩铜矿体系逐渐降温,浅部形成的蚀变—矿化类型套叠在深部形成的蚀变—矿化之上,导致了金属的再溶解与再沉淀作用。事实上,斑岩侵入体的顶部可以经历四次不同的蚀变—矿化事件,自钾化蚀变至高级泥化均有发生。这种套叠现象,可以导致高级泥化蚀变深入到斑岩岩株内部。

成矿后斑岩相形成时,来自母岩浆房的流体活动几乎停滞,K以及其他金属供应量很少,不足以形成钾化蚀变及其矿化。此时外来的流体是唯一仍在活动的流体,这些流体形成与青磐岩化。外来水加入到成矿后期岩浆中,火山口角砾岩。最末期的地下水侵蚀作用形成硬石膏脉。

猜你喜欢

斑岩盐度铜矿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千里岩附近海域盐度变化趋势性研究
盐度调节的简易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