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 推动行业升级
2015-01-26王景
文|本刊记者 王景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就不可能造就一流的企业。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欠缺,与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一些企业管理粗放、基础薄弱。当前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国内大多数企业未来一段时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企业只有苦练内功,扎扎实实地加强管理,才能抵御危机,并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
一直以来,建筑行业被认为是能耗高、利润低、管理粗放的行业。建筑产业浪费量非常大,而且一直被忽视。建筑工程项目中常常会出现组织协调的浪费、建造缺陷的浪费、运输的浪费、过量建造的浪费、加工本身的浪费、等待工程的浪费和库存的浪费,以及动作的浪费。这些都是工程项目建造增加成本,减少利润的根源。
可以说“最危险的浪费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浪费”,对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是要提高意识,并寻找方法来优化改进整个项目交付过程,减少浪费。在如火如荼的建筑工程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一个工程不难,难的是每个工程都做好。这需要系统化的采用精益化管理手段,需要精益的思想,需要追求精益求精的意识。
精益的思想源自于制造业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的精益建造协会(LCI)将这种精益思想引入到了建筑行业,并推出了精益建造的理论体系。项目精益化管理则是借鉴了“精益建造”的理论体系和思想,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和实践的总结。从内涵上讲就是以精细化为手段结合精益思想,追求实现项目精益求精的目标。旨在使建筑施工企业能有方法有步骤地利用项目精益化管理的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升级。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 ,其中“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用户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过去,精益思想往往被理解为简单的消除浪费,表现为许多企业在生产中提倡节约、提高效率、取消库存、减少员工、流程再造等。但是,这仅仅是要求“正确地做事”,是一种片面的、危险的视角。
如今,精益思想不仅要关注消除浪费,同时还以创造价值为目标,在创造价值的目标下不断地消除浪费。精益管理也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要想避免各种浪费,制定合理的节约目标,必须要有精细的预算及各项准确的分解指标进行支持,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各项管理费用。将精益管理思想渗透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环节,以参与工程成本的要素来直接考虑,在不同阶段针对“浪费现象”采取不同的反制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节约成本。
对项目管理而言,就是通过精益管理,以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992年Lauri Koskela提交的一篇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将“精益思想”运用于建筑业中的设想。第一个把精益生产方式从制造业引入建筑业,并在1993年在芬兰主持了精益建造国际研究小组(IGLC)的首次会议。报告认为建筑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在制造业中能成功地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也可能会同样适用于建筑过程。
到目前为止,精益管理思想已经在英、美、芬兰、丹麦、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得到广泛的实践与研究。很多实施精益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如建造时间缩短、工程变更和索赔减少以及项目成本下降等。引入精益管理对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精益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精益管理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有效管理客户需求,将使企业占得市场先机。推行精益管理也是世界一流企业应对危机、提升管理水平的最根本途径。相关资料显示:通过精益管理的实施有可能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30%,质量不良率下降50%,库存减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