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标准与宽带业务
2015-01-26文/张宜
文/ 张 宜
布线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50311和GB 50312,该两项标准是目前国内针对布线系统最为重要的标准,它的内容已经从1992年的协会标准延续完善至今,对2007版的国家布线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的修订工作完成以后,是布线行业的一件大事。它将对规范布线行业和保证布线工程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布线标准的发展过程是由协会标准(1997)上升为国家标准的历程。《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 - 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GB/T50312 - 2000)于1999年底上报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并于2000年2月28日发布,2000年8月1日开始执行。
后来上述两项国标又修订为2000版、2007版和将报审的2007版的修订版。
布线系统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2007版两本国家标准已经使用了将近7年,无论从时间上和市场的需求上,均已达到了应该修定的时机,为何这样说呢?主要出于以下几点:一是国外、国际新标准的不断推出,尤其是对于1G、40G和100G布线系统标准出台,国内标准内容显得严重滞后;二是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智能化与网络的飞速发展,新的布线产品与应用技术不断涌现,需要有相适应的标准与技术性文件进行行业的指导。
规范在内容上将有较大的增加,遵循几个主导思想包括:
1)和国际标准接轨,还是以国际标准的技术要求为主,避免造成厂商对标准的应用的一些误导;
2)内容符合国家的法规政策,满足“宽带提速”要求;
3)很多的数据、条款的内容更贴近应用。
规范就是让大家用起来方便,不抽象,易懂,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发展的余地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一版的标准是在上一版标准的基础上修订编写出来的,更有连贯性。当然,它不是设计手册,而是一种技术条款的规定。如果你不认可这个规定,做出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就没办法达到验收的标准,对于用户来说,也不会认可你的产品与企业形象。新的标准出来后,能得到社会的大力推广和正确的应用。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规范的存在,还引用老的规范;就算有知道的,但也有许多的人对这些规范的内容不够了解或一知半解。如何将这些规范推广应用得更好,还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还是希望宣贯工作由主编单位、集成商、厂商共同努力去完成。
布线新的标准将会在原来3类、5类、5e类、6类布线内容的基础上,以6类、6A类、7类7A类及光纤布线系统技术为主,进行内容上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所以不是新编规范。在标准中仍然会保留与体现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标准的编号仍为GB。
标准内容为了体现公正性与权威性,为了使大家在执行规范的过程中可操作和可适用,在文本的条款内容,如系统的构成、系统分级、技术指标参数等方面力求与国际标准ISO11801 接轨,尤其在术语与指标参数方面做到等同的引用,但又与国内的相关标准内容保持相对的一致。从适用于市场与工程的角度出发制定技术条款,这是编制规范的宗旨。
新的标准是要为市场服务,首先要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关于“建设宽带中国”,“反对电信运营企业垄断通信资源”的精神要求,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在安装场地大小、房屋功能、管道引入等条文中都将进一步体现了上述精神。
总的来说,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的基础设施,新的标准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就是将布线内容从办公建筑向其他建筑类型及弱电系统的应用进行延伸,在配置上既体现共性,又考虑个性,适用于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多种业务信息的传递,又考虑布线系统在弱电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满足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各弱电子系统对信息处理朝着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就拓展了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范围,实现了我们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初衷,就是在大楼内使用通用的传输介质与传输平台去完成各个系统信息之间的互通互联与集成。
按照国际标体系的组成,根据我国布线标准的缺失部分,增加了工业环境布线章节,但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和家居布线系统不含在本规范的范畴之内。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宽带中国”的战略目标,本规范特意增加了第四章“光纤到用户单元”,并单独提出了系统构成、设备配置、产品选用、性能指标等内容。为了保持和建筑电气等国家标准的一致性,对安装设计的内容增加了较大的篇幅。
新的标准规内容变化具体体现如下。
1.补充完善了术语内容
2.系统设计
参照国际标准ISO/IEC 11801版,对内容消化、吸收、等同引用。主要体现于系统的分级、网络拓扑结构、系统构成、缆线长度、系统指标等方面内容。
仍按原规范提出作为布线工程应从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及管理七个部分去完成设计内容。但会强化进线间的设置要求,注重外部网络的接入和入口设施安装场地技术要求。
补充光纤布线系统的分级及构成。
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求、产品的现状、技术发展以及工程的造价等因素,结合布线的等级设定,提出建筑物支持应用的缆线、信息插座、配线模块、跳线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选择不同等级的应用时,产品组合的具体要求。
列出综合布线系统各个子系统缆线长度的限值及在各种网络应用中的所能支持的传输距离。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和网络应用对缆线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一点在设计中人们经常会产生误区,但它对布线工程系统设计尤为重要,它是保证布线传输性能的关键。
屏蔽布线系统的选用原则与设计要点力求可操作性。
结合国外标准补充与修改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和集合点两种方案时的设计要点。
3.系统配置
这部分的内容与2007版相比,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网络的构成,既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求,又留有冗余和备份。这部分内容是标准的重点部分,充分体现可用性。
工作区的划分面积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功能区确定。
信息插座的配置量。
确定了电信间、设备间和进线间安装的FD、BD、CD、入口设施各种类型的配线模块、跳线的配置量及相连接的模型。
4.管理
提出文档和标签管理的等级、内容及要求,突出智能配线系统的应用要求。
5.系统指标
系统指标,在国际标准中提供了建议性和需执行的两种表格,但在设计中只关注建议性表格提供的技术指标参数,对此补充完善。
以永久链路和信道的构成提出建议性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提出屏蔽布线系统应考虑的指标内容。
提出铜芯导体的电流、电压、承载功率等要求。
提出光纤信道指标要求。
6.安装工艺
提出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设置工艺要求(如门、环境温湿度、尘埃等),特别对电信间、设备间的面积需求预测。
缆线布放中对布放管线的弯曲半径、管径与管截面积的利用率列出了新的修正数据。
缆线敞开布放与密闭布放的比较与应用场合及要求。
7.电气防护及接地
提供了综合布线线缆与电力线,电气设备及其他建筑物管线的间距要求,特别强调电子信息系统的干扰源对信息传输质量与安全的影响。
提出了接地指标与接地导体的要求。强调布线系统需要接地的部位及等电位接地与联合接地。
特别提出对绞电缆从建筑物外部引入时,应选用相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此要求作为强制性条款保留。
8.防火
原规范将国际、北美、欧洲的缆线防火测试标准以等同的对应关系列出。本标准将会根据目前国内标准关于通信阻燃缆线的分级要求提出。提出较为可操作性的应用条款。
总的来说,新规范只是对原有规范作了内容的局部完善与补充,原有结构没有大的改动。
1.器材及测试仪表检查
提出缆线的长度抽验。
提出缆线的抽测要求与比例。
强调对测试仪表精度和工具完好的检查。
2.设备的安装及缆线的布放原则上应符合设计要求
3.缆线的各种保护措施主要为缆线布放的防护措施,原则上应符合设计要求。
4.缆线终接
提出包括RJ45与非RJ45插座的连接接线图的正确使用要求。
5.管理
对布线系统标识符合标签的设置位置、内容、材质等提出要求。
布线管理软件及智能配线设备按专项验收。
对配线模块在不同的安装场地色标的规定。
针对布线工程管理等级。
6.工程验收
完善布线工程质量的评判标准。
完善布线工程验收文档的内容要求。
完善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
7.工程电气测试
对仪表精密度校正及有效期问题,人机界面的汉化提出相关要求。
着重列出基本链路、永久链路、信道的测试连接模型及测试要求。
指标参数按照建议性和需要执行的两种表格列出,并且重点在条文说明中补充内容。
光纤链路测试
增加了较大篇幅的光纤测试内容,列出光纤信道测试指标值及衰耗的计算公式。
标准编写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掌控新的布线标准、技术、产品发展,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努力工作。使得标准及早与高质量地服务于市场。
目前,有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设类的标准中,只有3条强制性条文,分别做以下介绍。
1)在GB 50311中
新增4.1.1 “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单元内的通信业务使用者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国务院印发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明确宽带网络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保障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宽带网络设施与城市其他通信管线、居住区、公共建筑等管线的协调等政策措施,加强战略引导和总体部署。
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和原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信部联规(2007)24号)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因此,规范将本条文作为强制性条款,在工程建设中要求严格执行和审查。
新增4.1.2“建筑物内设置了用户单元的布线工程,应采用光纤到用户单元的方式建设。”
用户单元定义为,建筑物内占有一定空间,使用者或使用业务会发生变化的、需要直接与公用电信网互联互通的用户区域。一般指商住楼内带有出租性质的房屋。
保留原版(2007)规范的8.0.9内容 ,并且改为7.0.9“当对绞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为防止雷击的瞬间产生的电流与电压通过对绞电缆引入配线入口设施,对配线设备和通信设施产生损害,甚至造成火灾或人员伤亡的事件发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入口设施应选用能够加装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配线模块,指标性能要求应该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在GB 50312中
保留原版(2007)规范的5.2.5内容,并且改为5.2.5 “当对绞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未来综合布线系统始仍然作为信息通信的基础设施在高速公路,在智能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布线的行业中会出现以下几个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整个中国布线市场仍会保持在大约10%的年增长率,各企业都在关注与找寻新的增长点与契机。
二、中国布线品牌在布线领域会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而且根据国家的政策与战略,对产品的种类加以调整,不断向高端与多元化延伸;提供“端至端”的优化方案;强化服务意识。
三、随着信息网络对高速传输的需求及“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行,光缆与光器件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四、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智能布线系统的应用会得到提倡,并力求与智能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通信基础设施在管理方面实现信息集成与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