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15-01-25熊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高脂血症艾灸

艾灸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熊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关键词〔〕艾灸;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24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2012ZYX40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资助项目(11KJB360005)

第一作者:熊英(1975-),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研究。

围绕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黏度等)开展社区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1,2〕。早在古代即有艾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大量记载。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指出:“心懊憹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隔俞七壮”、“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等〔3〕。艾灸对于血液流变学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而且能同时调整机体多种异常状况,也即达到了“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整体调整”的效果,且无副作用。本文就艾灸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1艾灸对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影响

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时将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并易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4〕。所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李丽娜等〔4,5〕研究表明,艾条温和灸健康人三阴交穴能显著降低全血高/低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张周良等〔6〕研究发现,艾条温和灸健康人八邪及三阴交穴,可使包括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等在内的甲襞微循环各指标有显著变化。以上临床研究提示,艾灸可明显改善红细胞的聚集程度,降低血液黏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加快血流速度。

众多研究均已表明,老年人或老年前期者由于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微循环障碍,故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7,8〕。吴中朝等〔7〕采用清艾条温和灸老年及老年前期者的神阙、足三里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可明显改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性质。张英英等〔8〕观察到,隔药饼灸老年人大椎、关元、肾俞、脾俞等诸穴后,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增强。

郭瑞林等〔9〕研究发现,艾条温和灸百会穴可使健康人左侧大脑中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显著增加,左侧大脑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张登部等〔10〕观察艾卷悬灸百会、天窗穴对脑卒中(中风)偏瘫患者的脑阻抗血流图的影响,发现灸后脑血流图的流入时间缩短、波幅升高、重搏波明显等,提示艾灸可使脑血流量增加。马淑惠等〔11〕观察温和灸人迎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经彩色多普勒显示,灸后大脑中动脉即刻和1个疗程后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血流量明显增加;另外,艾灸还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患者脑血管狭窄、血流速度异常及涡流等现象,提示艾灸可用于治疗中风先兆症,对预防中风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邓倩萍等〔12〕观察艾条温和灸足三里、关元穴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灸可明显改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总积分等多项指标,提示艾灸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艾灸对高血压的影响

廖永廉〔13〕选用艾灸涌泉穴治疗高血压患者后发现,灸治后即刻血压有下降倾向者占 73.4%,灸治后1~2 h血压下降者为82.6%,在连续灸治1 w后,血压已有显著下降。冯玉文等〔14〕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辨证施灸(悬灸法)以观察预防中风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艾灸可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全血比黏度(高切)明显下降,提示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辨证施灸对预防中风有积极意义。张英等〔15〕采用艾灸足三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艾灸能明显下降即时舒张压和收缩压。张登部等〔10〕观察艾卷悬灸百会、天窗穴对中风偏瘫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发现艾灸可使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以收缩压降低更明显。安素琪〔16〕对高血压患者选用纯艾条温和悬灸双侧涌泉穴进行观察,并以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心痛定)为对照,结果显示,艾灸与舌下含服心痛定有着同样快速的降压效果,两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袁民等〔17〕选用直接艾炷化脓灸灸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足三里、绝骨穴,结果表明,艾灸可使血压明显下降,同时还可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也明显下降。胡依平〔18〕观察了艾灸曲池穴对血压异常者的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即时调整作用,结果显示,艾灸能使即时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使心搏出量、每分钟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血管弹性扩张系数显著升高。蔡钦朝等〔19〕对艾灸百会穴治疗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艾灸可使患者血压显著下降,使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上升,且两者间呈负相关,同时循环内皮细胞(CEC)值也有明显下降。结果提示,艾灸能有效降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促进其信使物质NO的分泌有关。张登部等〔20〕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康为电子灸灸治足三里(治疗期间停服降压药)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电子灸能显著下降舒张压和收缩压,对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彭丽辉等〔21〕观察艾灸百会穴治疗高血压,发现艾灸使患者血压显著下降的同时,使血清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上升,血清内皮素(ET)及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艾灸降压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有关。王国明等〔22〕观察高血压患者采用瘢痕灸于双侧足三里(治疗期间停服降压药),结果显示,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8.20%。金日霞等〔23〕观察用艾灸仪灸百会、内关、关元、足三里、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艾灸降压的总有效率与口服依那普利片无显著差异,艾灸对改善头痛、眩晕、失眠等临床症状效果更好。张欣等〔24〕采用艾炷非化脓灸治疗痰湿瘀阻型高血压患者,取穴百会、神阙、足三里,临床观察显示,艾灸可显著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黄本银等〔25〕观察艾灸足三里、涌泉、太溪穴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艾灸能显著增加口服降压药的疗效,使血压下降更显著,尤以舒张压下降更明显,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3艾灸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王凤玲等〔26〕研究表明,艾灸神阙穴能明显地降低中老年高血脂患者血清TC水平,显著降低动脉粥样化(AS)指数并且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亚组分(HDL2-C和HDL3-C)的比例有很大的调整作用。吴中朝等〔27~29〕先后以清艾条温和灸神阙、足三里穴对老年前期和老年期者、老年期及老年前期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可使血浆TC、TG水平显著降低,可使载脂蛋白(Apo)AⅠ含量明显上升,尽管ApoB并无显著变化,但ApoAⅠ/ApoB的比值却有显著提高。同时,研究〔30〕还发现艾灸的穴位、时间、疗程分别会影响TSOD、Cu、Zn-SOD、Mn-SOD等抗脂质过氧化诸指标的活力变化及MDA含量变化;其中取穴以神阙、足三里为优,疗程以1~2个月为宜,每次每穴艾灸时间宜15 min以上;以每日或隔日1次施治为佳。常小荣等〔31~35〕先后以隔药饼灸施灸于巨阙、天枢、丰隆、心俞、肝俞、脾俞等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艾灸可使血清TC、TG明显下降,使HDL-C有升高趋势,而且能明显降低血中致AS样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poB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栓素(TX)A2和前列腺素(PGI)2的代谢产物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 F1α)水平,提示隔药饼灸能调节体内脂质代谢,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蛋白血症、AS及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王国明等〔36〕对双侧足三里瘢痕灸治疗高脂血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瘢痕灸可使血清TG、TC、ApoB显著降低,且远期疗效较好,提示瘢痕灸足三里穴有很好的预防脑AS的作用。高耀华等〔37〕采用自制降脂药艾条温和灸关元、丰隆穴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结果显示药物灸可明显降低血清TC、TG及升高HDL-C,改变TC-HDL-C/HDL-C的比值,并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体重。邓柏颖等〔34〕对高脂血症患者运用“谢氏功能保健灸”灸悬钟、足三里穴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血清TC、TG、LD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HDL变化不明显。牛晓红等〔35〕研究艾灸神阙穴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艾灸能明显降低血清TC水平,虽对血清TG及总HDL-C水平无影响,但对于HDL-C的亚组分(HDL3-C和HDL2-C)的比例有很大的调整作用。李建萍等〔38〕发现以太乙药条回旋灸手三里、足三里、神阙穴治疗血脂异常,使患者血清TC、TG明显降低,使HDL-C明显升高。魏江沁等〔39〕研究发现艾灸丰隆、足三里穴在调节TC、TG及总有效率方面与口服普伐他汀片治疗比较并无差异,表明艾灸丰隆、足三里穴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马明云等〔40〕以温和灸神阙、双侧足三里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艾灸可使TC、TG、LDL-C均明显下降而HDL-C无显著变化。于颖海等〔41〕观察不同的艾灸频率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中采用艾灸管灸治百会、大椎、肩井、曲池、足三里穴,结果显示按照每日1次的刺激频率连续艾灸2~3个月,降低血清TG和TC作用最明显,而每3 d 1次的艾灸频率则效果不理想。陈仲杰等〔42〕观察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灸可有效降低血清TC、TG、LDL,并对肝肾功能无任何不良影响。提示,艾灸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同时,结果显示不同艾灸时程干预后血脂的下降程度略有不同,30 min艾灸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10 min艾灸组。

4艾灸对高血糖的影响

曹少鸣〔43〕以艾条温和灸肺俞、脾俞、肾俞治疗糖尿病,发现艾灸不但可显著改善多饮、多尿、易饥等临床症状,还可显著下降空腹血糖(FPG)、24 h尿糖定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王海等〔44〕报道,艾灸大椎、神阙穴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FPG水平,使糖尿病患者空腹及糖刺激后血中C肽及胰岛素均增加,而且胰高血糖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邓柏颖等〔45〕应用“谢氏功能保健灸”法对血脂代谢异常的老年患者进行干预,取穴悬钟、足三里,显示艾灸不但能调节血脂,同时也能使FPG明显下降,说明功能保健灸对血脂、血糖均有调节治疗作用。宫军〔46〕采用艾炷灸治疗2型糖尿病,穴取气海、关元、三阴交、阴陵泉、太溪、肾俞、命门、脾俞、中极、复溜、足三里,每次选用6穴,与口服优降糖对照,结果显示FPG和餐后2 h血糖下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廖耀等〔47〕观察艾条温和灸胃脘下俞穴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FPG、24 h尿糖定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艾灸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另外它在降糖的同时还对血脂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马明云等〔40〕观察艾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发现艾灸显著改善血脂代谢的同时也使FPG显著下降。

综上,大量的循证研究证实,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异常血脂蛋白血症、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不仅有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而且互为危险因素,在整体情况下,多种危险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将极大地加重心脑血管危险〔48〕。因此,“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整体调整”必然比孤立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更有效。艾灸温和灸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在社区群众中有很好的依从性。但是,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多数研究还只是小范围的简单对照研究,而且长期跟踪研究鲜见。所以,今后临床工作者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多中心、多样本的临床对照及长期随访调查研究,同时加大在社区人群中艾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宣传,这将会使艾灸“治未病”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5参考文献

1杨敬,沈清,唐新华,等.浙江省主要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测算〔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410-2.

2江滨,王文志,吴升平,等.心脑血管病社区干预效果及人群依从性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16-8.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50-4.

4李丽娜,于敬达,曹建华.艾灸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3):237-8.

5赵宁侠,郭瑞林,任秦有,等.艾灸三阴交穴对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1-3.

6张周良,李斌,马巍.艾灸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132-3.

7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6;16(11):23-4.

8张英英,赵粹英,王虹英,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3):3-4.

9郭瑞林,任秦有,赵宁侠,等.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对左侧大脑中、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26(4):35-6.

10张登部,侯凤琴,殷镜海,等.艾灸法对中风偏瘫痪者脑阻抗血流图及血压影响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3;9(2-3):43.

11马淑惠,冯毅,刘赫,等.温和灸人迎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流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68.

12邓倩萍,姜小英.艾灸对老年心脑血管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43-4.

13廖永廉.艾灸涌泉对高血压的影响六十例观察〔J〕.福建中医药,1963;8(5):5.

14冯玉文,刘计才,叶成亮,等.辨证施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预防中风的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88;2(3):160-2.

15张英,孙国杰.针刺、艾灸、针加灸降压作用的比较〔J〕.针灸临床杂志,1993;9(6):19-20.

16安素琪.艾灸涌泉穴降压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5;14(6):40-1.

17袁民,徐玉珍,陈大中.化脓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04-5.

18胡依平.曲池穴保健灸对血压良性调整作用的观察〔J〕.广西中医药,1997;20(3):36-9.

19蔡钦朝,童立应,吴云智.艾灸对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5):287-9.

20张登部,刘国真,侯凤琴,等.康为电子灸足三里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及血压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11):685-6.

21彭丽辉,冯玲媚,陈筑芳,等.艾灸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NO、ET、SOD、MDA 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3):157-9.

22王国明,温峰云,李丽霞,等.瘢痕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7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55.

23金日霞,刘莹,赵树群.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85-6.

24张欣,彭伟.灸法治疗痰湿瘀阻型高血压病47例〔J〕.中国针灸,2009;29(12):966-9.

25黄本银,朱洁明,黄伟钢,等.艾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12):87-8.

26王凤玲,王晓红,王巧妹,等.灸神阙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6;9:29-30.

27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降血脂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5):41-2.

28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6):5-6.

29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载脂蛋白研究〔J〕.中国针灸,1998;5:261-2.

30吴中朝,刘跃光,王玲玲,等.艾灸抗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质过氧化正交试验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98;18(6):325-7.

31常小荣,周国平,严洁,等.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DL-C、LDL-C及其他脂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53-4.

32常小荣,严洁,林亚萍,等.隔药饼灸对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0):72-3.

33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隔药饼灸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8-10.

34邓柏颖,谢感共,罗本华,等.功能保健灸治疗高脂血症4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9):48-9.

35牛晓红,金红,宋剑南,等.灸神阙穴降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0):71-7.

36王国明,沈玲哲,温峰云,等.瘢痕灸治疗高脂血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72-3.

37高耀华,王竹行,陈新黔,等.降脂药灸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2):77-9.

38李建萍,姚永年,何培达,等.艾灸治疗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825-7.

39魏红沁,丁春华,张晴,等.艾灸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698-9.

40马明云,姜劲峰,周小云,等.艾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35-6.

41于颖梅,李冰,张博,等.不同频次温灸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2;31(6):443-6.

42陈仲杰,吴中朝,李彩芬,等.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调脂效应影响的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11):995-9.

43曹少鸣.针刺、艾灸、针加灸治疗糖尿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1997;10:586-7.

44王海,王韬.艾灸大椎神阙对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9;19(5):305-6.

45邓柏颖,谢感共,罗本华,等.功能保健灸对血脂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6):355-6.

46宫军.灸法治疗2型糖尿病156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3;20(4):47.

47廖辉,席萍,陈强,等.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7):482-4.

48吕卓人,薛小临,黄若文.循证医学概念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8):510-2.

〔2013-11-09修回〕

(编辑安冉冉/张慧)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高脂血症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艾灸保健知多少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夏天怎么做艾灸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