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5-01-25李寿
李 寿
(青海省玉树市草原工作站,青海玉树 815000)
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 寿
(青海省玉树市草原工作站,青海玉树 815000)
牧草对于草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气候条件对于牧草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对于青藏高原这样的特殊地域而言,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又会对牧草的生长于发育产生哪些影响呢?带着上述这些问题,文章以“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青藏高原 气候条件 牧草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属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因此,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气温低,积温少,随着高度和纬度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干湿分明,夜雨较多,冬季时间长,干冷、多风,夏季温凉、多雨,多冰雹,四季不分明。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量普遍不高,但是,地域间的差异却极为显著。气候条件对牧草的生长与发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青藏高原近几年气候条件的变化
根据相关部门的资料和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地区近几年的气候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气温的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升高的总体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以甘南牧区为例,自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南牧区夏季气温的升高速度呈现显著加快的趋势,气温的升高幅度甚至提高了近25%。
1.2 降水量的变化
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从甘南牧区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如果将20世纪90年代与60~70年代的数据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夏河县的年降水量还能勉强持平意外,其他3个县的年降水量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逐渐增大。
2 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气温和降水量能够直接影响到牧草生长的状况,更是关系到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的普遍升高,降水量的显著减少,对于青藏高原牧区牧草的生育期和牧草的产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2.1 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于牧草生长与发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牧草返青期和枯黄期的影响。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牧草生长的初期提前,而在枯黄期,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牧草的枯黄期延后,并最终导致了牧草生长季天数的延长。
2.2 气候条件对牧草生产的影响
天然的草地一般可以分为7个类别,主要是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灌丛草甸、林间草甸、盐生草甸、沼泽草甸以及山地草原,其中以亚高山草甸和阳凹山灌丛草甸的分布最为广泛。我们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甘南牧区为例,该牧区牧草的返青期集中在4月的中上旬,而枯黄期多集中在9月的下旬到10月的上旬,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该牧区牧草的枯黄期向后延迟了约6d左右的时间;与此同时,由于气温条件的变化,对天然牧草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牧草的年产量就会平均减少120kg左右,如果是夏季的平均气温升高的话,牧草年产量的降低幅度会相对小一些。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的变暖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长季推后、生长期缩短,这可能会导致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期出现牧草短缺现象。
3 应对气候条件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影响的建议与对策
气候条件的变化对牧草的生长发育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而这同时也对周遭的环境产生了影响。
3.1 草场的退化与沙化现象严重
草场的退化与沙化与气候条件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儿直接导致了鲜草产量的显著下降,并最终带来了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草场的退化与沙化也带来了草地等级的下降,低等级草地的比重日益增加,杂草丛生,为鼠类的繁衍与栖息创造了条件。
3.2 水资源的枯竭与水土流失的加剧
草地的退化导致草地的蓄水能力大大下降,加上降水量的相对减少,使得干旱草场不断增加,并最终导致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3.3 生物的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
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使得青藏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甚至还有很多较为珍稀的物种,但是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以及草场退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高原的野生物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生物的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
4 对策与建议
针对气候条件变化给青藏高原地区牧草生长与发育带来的各种影响,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重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导致青藏高原东北部牧区环境恶化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加上牧区草地的公有化以及草畜矛盾的日益急剧,草地严重超载,过度放牧,又进一步加快了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为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气候条件的改变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保护好草地资源和环境。
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扭转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趋势
(1)应该尽快制定和出台草地承包经营和草地检测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有效落实草地承包经责任制,为实现牧区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2)对青藏高原诸如江河源头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进行生态移民,并实行草地封育。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可能对气候条件产生的不利影响。
(4)引导和帮助牧民建设现代化的家庭牧场,让牧民们充分意识到家庭牧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牧民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是草原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高原人工降雨,通过人工方式提高年降水量,充分保证牧区牧草的生长和发育。
[1] 吕晓蓉.青藏高原青南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对环境和牧草生长的影响[J].开发研究,2009,(2):30-33.
[2] 吕胜利.气候变暖缩短青藏高原牧草生长期或致牧草短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27.
[3] 王建兵,李晓媛,王振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19):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