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5李元元
李元元
(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昌邑 26130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李元元
(昌邑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昌邑 2613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发热为特征。早在1932年印度就有报道。近几年该病突然增多,在国内很多猪场发生和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 病原体
猪附红细胞体呈现球形、卵圆形、逗点形、月牙形等多种形态,直径0.2~1.5µm,最大可达2.5µm,附于红细胞表面或在血浆中做摇动、扭转、翻滚等运动。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时,使红细胞变形为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形。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较敏感,一般消毒药几分钟就可将其杀死,但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
2 流行病学
该病一般发生在饲养密度高,封闭的圈舍猪群。应激是导致该病爆发的重要因素,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气候、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以及其他疾病感染时都会诱发该病。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时,该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
2.1 季节性
该病多发于高热、多雨且吸血昆虫繁殖滋生的季节,猪的感染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在北方7月中旬~9月中旬为发病最高峰。
2.2 易感年龄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染该病,尤以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2.3 潜伏期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d(3~20d),但大部分猪常呈隐性感染。
2.4 传染源
患病猪与隐性感染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患病羊与猪有交叉感染性。
2.5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猪通过舔食断尾、伤口,相互殴斗可直接传播该病,在交配时,只有公猪将被血污染的精液留在阴道内才可能发生传染,子宫被认为不可能传播猪附红细胞体。
垂直传播: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产下的仔猪也带虫。
机械传播:多头猪共用同一注射针头,断尾、打耳号、阉割、外科手术等是人为传播该病的主要因素。
生物传播:猪场的老鼠可携带病原,并将其传染给猪群。
虫媒传播:节肢动物如疥螨、虱子、刺蝇、蚊子、蜱、蠓等能够携带附红细胞体传染给猪,蚊子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3 临床症状
患病猪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症状明显,病猪主要出现高热,黄疸,皮肤苍白,体温高达40.5℃~41.5℃,精神沉郁,卧地不起,呼吸困难,病猪耳尖、胸腹、尾根、颈部、四肢末端等部位皮肤呈紫红色,指压不褪色,病程一般3~7d,病重或感染其他疾病会增加死亡率,死亡率可达30%~70%,未死猪的多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病猪体温稍高,多在39.5℃左右,主要表现黄疸和贫血,便秘,尿液发红或呈咖啡色,自然康复者有的呈现生长缓慢,形成“僵猪”。
4 病理变化
该病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病猪黏膜、皮肤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脾脏肿胀呈蓝灰色;部分猪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鼻、腹部严重;心脏颜色苍白,质地松软,肾脏表现不一,有的颜色苍白伴有出血点,有的整个肾脏严重瘀血,呈现大红肾外观。皮下组织和肌间胶冻样浸润;部分病猪肝脏肿大,脂肪变性;皮下脂和腹腔内脂肪颜色发黄。肝脏肿大呈棕黄,胆囊肿大,胆汁浓稠。个别猪的肺门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胸腹腔及心包囊内积有多量的液体。
5 诊断
根据临床特征,剖检特点,发病及流行情况,结合血涂片查虫,可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本病流行发生与猪瘟、蓝耳病、弓形体病等在临床上应认真注意鉴别。猪瘟虽在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但同时在剖检时一般可见内脏器官多处有特征性病变(如出血点等);蓝耳病虽然有耳朵发紫现象,但同时伴有严重的繁殖障碍;弓形体病虽有发热、皮肤发紫现象,但同时伴有严重的肺炎及流产。且弓形体只对磺胺类药敏感,病料(肺脏触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到月牙形的裂殖子。
6 治疗
(1)贝尼尔、黄色素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用贝尼尔,按3~5mg/kg,配成5%~7%的溶液,深部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d。在治疗该病的同时对全群用1 000 mg/kg的土霉素及200 mg/kg的金霉素拌于饲料中,饲喂2周,2周后改用250 mg/kg阿散酸拌料饲喂2周。
(2)对发病猪用盐酸咪唑苯脲2 mg/kg肌肉注射,1次/d,连用2 d。在病情严重时,还可同时结合对症治疗。针对贫血症状,可肌注维生素B12或内服硫酸亚铁,以促进机体造血机能的恢复;用维生素K3、酚磺乙胺等止血;用大黄等健胃,这些均可促进患猪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