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鸡场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2015-01-25王明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鸡粪鸡场鸡舍

王明玉 宋 超

(江苏省东海县牛山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东海 222300)

规模鸡场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王明玉 宋 超

(江苏省东海县牛山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东海 222300)

生物安全是指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基本含义是指预防临床或亚临床疾病发生的一种畜禽生产体系。广义含义是指生物的安全,包括畜禽的生产舒适、安宁、福利,因此,可以说生物安全就是使畜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的生产体系。

蛋鸡场 禽舍的隔离 人员控制 生物安全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阻断致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后生动物和原生动物侵入鸡群并进行增殖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在养殖饲养管理中,生物安全措施是最廉价、最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可以说没有生物安全措施,其他疾病控制措施就难以有效运行。成功地做好生物安全措施能够预防一些危及人类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有:发挥禽舍的隔离功能;严格的人员控制;鸡群控制;对物品、设施、工具的清洁、消毒处理;饲料、饮水控制;垫料及废弃物;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及严格执行的重要性;生物安全效果的检查等。

1 发挥禽舍的隔离功能

1.1 选址

从保护人和动物安全出发,江苏绿生园农牧有限公司从最初建设鸡场就充分考虑鸡场的位置,合理利用地势高燥,视野开阔,气候条件、风向及分隔空间,鸡场建立在远离居民区1000m以外、离主干道500m远,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远离集贸市场、交通要道。良好的建筑及设施配备,防止鸡舍外的有害病原进入鸡群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基础。

1.2 合理布局各个单元的功能

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从人禽保健角度出发,便于对人、鸡、设备、运输,甚至空气走向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该鸡场还提供一个可以隔离封锁的单元区域,以便于发生问题时有紧急处理的地理位置,最终达到隔离的目的。

1.3 鸡舍的建筑

对于鸡舍的建筑方面,充分注意相对密封性,便于环境控制。主要针对温度、湿度、通风、气流大小和方向、光照等气候因素。便于清洗和消毒,为鸡群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生存环境。还在防鸟、防鼠、防虫等方面做了防范措施。

1.4 四周的环境

鸡场以减少和杀灭鸡舍周围病原为目标,有利于进行经常性的清洗和消毒,从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1.5 做好灭蚊蝇、甲虫、老鼠和防野鸟措施

现代化规模养鸡场必须做好灭蚊蝇、老鼠和防鸟的措施,具体防治措施可采取:灭蚊可点燃蚊香驱蚊;灭蝇可采用环丙氨嗪(又称灭蝇胺)灭蝇药物,喷洒蚊蝇繁殖及蛆蛹滋生处;应每个季度定期除鼠1次,使用敌鼠钠盐作毒饵,此法安全有效。防野鸟宜用孔径小于2 cm镀塑铁丝网或绳网封罩鸡舍门窗,或对鸡运动场架网,防止野鸟飞入。

现代化大规模蛋鸡场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尽量使用物理灭鼠的方法,全场做好防鼠设施布局,在鸡舍内外布置老鼠夹子、粘鼠板,其他区域可以放置电猫等电子灭鼠等装置。

2 严格的人员控制

2.1 外来人员进出

人是最难防范和极易忽略的传播媒介,也是禽病传播中最大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外来人员,一律登记到《人员进出登记表》,主要内容有来访人的姓名、单位、来访目的、被访人的部门等。所有来访人员出厂(包括临时外出),实行同一个门口登记进出的原则,外来施工人员进出公司需相关负责人员从旁全程陪同。

原则上谢绝一切外来人员的进入,在外来人员参观学习访问时,全部通过生活区的视频进行交流学习。

2.2 饲养人员

绿生园鸡场,设置了专门供饲养人员出入的通道,对饲养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进行可靠的清洗及消毒处理,最大程度上防止了病原的携带。定期对所有相关饲养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对于直接接触生产鸡群的饲养人员远离外界禽类。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另外,还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内饲养人员的交叉现象发生,一旦出现交叉,要有可行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措施。

3 鸡群采取的控制措施

3.1 引进鸡苗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调查

鸡苗必须选择从具备良好生物安全体系的种禽场引进。鸡苗精神状态良好,叫声清脆、活泼、体形正常、行动自如,无沙门氏菌;不从疫区引进鸡苗;引入的鸡苗必须查验由畜牧兽医部门出具的检疫证、非疫区证明及车辆消毒证明。

3.2 避免不同品种混养和合理的饲养密度

绿生园鸡场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来源的鸡饲养,贯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量做到免疫状态相同,年龄相同,从而避免混养所带来的其他影响。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应激反应,防止生产操作中的污染和感染。实行带鸡消毒,做好鸡群的日常观察及病情分析,定期检查及免疫状态监测。

3.3 孵化过程中的防感染控制

包括种蛋收集、保存、运输、清洗、消毒及孵化室的清洗消毒和孵化技术及管理。

3.4 减少应激发生

尽可能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应激发生,防止生产操作中的污染和感染。注意鸡群的日常观察及病情分析,定期健康状况检查及免疫状态检测。

3.5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降低鸡群的易感性、建立特异性免疫力的主要措施。要依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适合鸡场的免疫程序,鸡群按时接种疫苗。同一栋鸡舍活苗应在1日内完或接种,灭活苗在4日内完成接种。接种后,将疫苗瓶及相关用具消毒、焚烧处理,防止菌毒污染。进行周密的免疫抗体监测,随时了解抗体消长规律,帮助指导免疫及疾病控制。

3.6 饲料、饮水的控制

提供充足的营养,防止病原从饲料和饮水进入鸡舍,完善的配合饲料及饲喂技术,充足合格的饮用水供给,饲料和饮水的质量检测。

4 禽舍的消毒

主要是全进全出中禽舍排空时期的清洗及消毒,以及日常环境卫生的保持。物品及其工具的常规清洗及消毒。进出各个功能区的清洗消毒及运转保证。环境及物品清洗、消毒效果检测。

4.1 垫料及废弃物、污物处理

垫料、粪尿、污水、动物尸体、其他废弃物是疾病传播中最主要的控制对象,是疾病病原的主要集存地。

4.2 病死鸡的处理

病死鸡是重要的传染源,设有专用的便于冲洗消毒的容器将病死鸡从鸡舍送到无害化死鸡处理的设施。

4.3 鸡粪的处理

鸡粪也是重要的传染源。鸡场若没有鸡粪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应将鸡粪运至场外指定处理场;固定专人、专车、专用道路,禁止生产人员与鸡粪处理场、鸡粪处理人员接触,严格控制鸡粪造成的污染。

4.4 生活、生产污水的处理

生活污水、生产污水需要收集起来净化,防止滋生蚊蝇、病原菌繁殖、传播疾病。

5 制度的建立

规模鸡场生物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从生产到销售,从场内到场外,以及全场的全体工作人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如门卫登记制度、进出人员消毒制度、饲养人员更衣换鞋洗手制度、运输车辆消毒制度、鸡场各消毒对象消毒制度、计划免疫制度、防疫技术操作制度、不养其他动物制度以及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制度制定后要公示于众,实现人人遵守执行。通过制度的建立,提高鸡场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按照制度执行工作,才能确保生物安全体系行之有效。

总之,生物安全是防控畜禽疫病新的理念、新的模式,需要共同关注。只有鸡场内设计达到合理的生态养殖布局要求,给鸡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确保鸡群取得良好的生产以及经济效益。

[1] 严华祥,吴祖立.生物安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626-630.

[2] 李芙蓉,张玲,孟婷,等.标准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家禽,2013,(23):56-57.

猜你喜欢

鸡粪鸡场鸡舍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利用鸡粪养殖蚯蚓技术
鸡舍
鸡粪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简介
鸡粪如何加工成鱼饲料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