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新农村广场设计的思考

2015-01-24

关键词:村落广场农村

刘 芹

一、我国“广场”的出现

广场一词最早在古希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使用,被称为“Agora”。1964年第5版《简明牛津词典》中说“agora”源出希腊语,原意一是 market place(市场),the place of assembly(聚会的场所)。“agora”指城市中的一片开敞空地,常用于聚会、举行活动[1]。在我国,“广场”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78年―139年)的《西京赋》中:“临逈望之广场,程角觝之妙戯”[2],这里的“广场”也是指广阔的场地。然而,据考古发现,我国具有“广场”形态空间的场域,6 000—7 000年前的母系氏族仰韶文化的临潼姜寨原始村落的布局里就有了类似的空间,由五组居住建筑物围合着一个圆形态的广场。同时期的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的考古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聚落广场”[3]。可见,我国“广场”形态最早出现在农村村落中,但各地对“广场”的叫法也各有不同。有的称之为“禾场”、“晒场”、“院坝”等,也有称为广场的,如侗族的鼓楼广场、天津的天后宫广场。

二、我国农村“广场”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广场”具有多功能性。首先,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是首要功能。我国地理特征主要以平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及高原为主,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以群聚而居,村落呈网格式布局。为了满足农业生活生产的需要,各个村落中都会开辟出一定宽旷的空间来解决农忙时期谷物收割晾晒等所需。

其次,满足人们情感交流需求。人们利用广场宽阔的空间特点,在广场上进行传统节日或大型事件的庆祝活动或仪式,如古代的祝寿或丧事习俗中经济条件好的会在广场搭戏台请乡亲们看戏;农闲时人们也常在广场上休憩、娱乐、嬉戏等。如侗族鼓楼广场在农闲时举行不同寨子间的联谊相亲活动,既解决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又增进了侗族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见图1、2)。

再次,具有政治和军事防御功能。广场具有号召人们聚集,进行宗族或村落重大事情的商议或决定;此外,很多广场上建有碉楼性质的建筑来防御敌情,如果有情况,有人在碉楼上发出信号,乡民们按规定疏散。如北京顺义焦庄户广场的碉楼在古代及近代的抗日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又次,具有商业贸易功能。农村广场向心性强,广场的流动性大。人们常在广场上进行简单的商业销售。如江西南部的乐安县、永丰县等地有些农村有朝朝街,朝朝街类似一种早市,不过其形态多以线形态为多;浙江乌镇的水上广场、侗乡的风雨桥也都有商业贸易功能(见图3、4)。

最后,具有祭祀功能。祭祀是我国传统礼俗仪式之一,人们向神灵或者祖先来求福消灾。在古代中国有“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之说。祭祀主要有祭神和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最传统最质朴的祭祀地点是在平地上,直至现在我国农村还保留了这种类似的祭祀空间。徽州的祭祖也是在宗祠及周边环境内展开;黎族农历正月十五在村寨平坦的山坳里举办的“卡洛”文体活动也是源于古老的祭神活动。

图1 四川院坝

图2 侗族鼓楼广场

图3 浙江乌镇水上广场

图4 风雨桥

三、我国农村“广场”的特征

我国农村“广场”的特征体现在空间上,具有固定性、宽敞性;在时间上,具有开放性;在使用和管理上,具有公共性。其表现特征如下:

1.空间设计自然朴实

中国古代农村“广场”风格简单质朴,在选址上会考虑为农民生活生产方便,在设计上以满足主要功能为主,主要对面积、采光、通风、平坦、排水等基础条件有要求。可以说是非常原生态的自然设计,如江西中部有些乡镇称呼的“禾场”。禾场是一个非常空旷的平地,四周由居民的住宅或者学校、祠堂等建筑物围合而成,但此围合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是一个虚的围合空间,四周的建筑与建筑之间都有供一米多宽的巷子或可以通车的路,通常四周建筑都会朝禾场开设正门或者侧门。一般的禾场约有2 000平方米甚至更大,禾场周边的建筑一般在 7―8米左右高,四角有巷子或路,所以禾场的采光和通风非常好。禾场就是个大平地,主要景观是四周建筑的立面及农家房前种的几棵枇杷树、桃树或者橘子树等。因为禾场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农民农业生产需求,每逢庄稼收获季节,在禾场进行脱稻谷和晒稻谷等农业活动。农闲时期,禾场的功能则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情感上的交流。女人在禾场上做手工聊家常,男人在禾场上砍柴或做手艺,小孩在禾场上游戏玩耍、学习等,禾场夏季可纳凉,冬季可晒阳。节日里还在禾场有民俗活动,比如春节的滚龙,元宵的游灯笼等,红白喜事也都要利用宽阔的禾场空间。禾场在形态和功能上都可称为广场,诸如此类的还有村头的老槐树或老樟树下,村口通常是村民们聚集的好地方。

2.具有地域性特征

我国领土辽阔,东西南北的气候环境和地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南的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的海南台湾等地区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高山气候;内蒙古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特征不一建筑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农村“广场”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地域性特征。比如西南部的四川山地较多,很多建筑都是依山而建,房前屋后会开辟出一片平地,称为院坝。村落中大型的院坝具有广场的特征,人们常利用院坝进行农业生产生活、商议大事、情感交流甚至学习之用,直至现在还延续了传统的院坝会等。而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则河流较多,很多建筑都是傍水而建,如江苏的同里、周庄,浙江的乌镇、西塘等,河面、沿河的街及建筑就组成了“广场”,其特征是线形的、层次感丰富、空间限定较自由。一面沿河,每隔一段距离,河上就有各种形态的桥将河岸两边连贯起来;另一面则是建筑,建筑间每隔几十米也会有一条巷子。这样人们可通过水路、陆路来往于“广场”都很方便,“广场”也成了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纽带。河面、沿河街道及周边环境,是人们生活、生产、交流的主要场所,人们在此进行商业贸易、生活交流等。

3.具有民族性特征

中华民族是由 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的文化、信仰、生活、民俗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建筑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广西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就是他们的生活、文化广场。如侗族程阳桥既是交通要道,又是商业集市、避雨休憩、赏景会友还兼具宗教信仰功能。侗族的鼓楼更是具有民族文化气息,鼓楼广场是侗族人们进行聚众议事,裁定纠纷的政治功能,具有传递信息、击鼓制敌等军事功能,具有祭祀“祖母”神的祭祀功能,另外,还具有社交礼仪、生活生产、娱乐等重要场所。每逢“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寨子里的侗民们都在广场举行对歌、赛歌等庆祝活动,侗族大歌就是他们的表演活动之一;农闲时期,广场还给社交礼仪提供了空间,如不同寨子间的“外嘿”“外顶”的集体交流活动;农忙时,鼓楼广场是晒谷场。可以说鼓楼广场承载着侗族的民族文化。

4.重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

古代农村“广场”有人情味,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地域文化的传承。人们的情感和文化交流通常都在“广场”上实现,“广场”成了人们聚会、议事、工作和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与人之间会越来越熟悉的。这些集体活动都体现了该民族或该村落的文化传承,正如围屋空间记忆了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一座围屋就是一个家族的生活空间,同族人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围屋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虽然客家人都居住在各自的围屋里,看似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实则不然。因为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地理条件好的地方都已经有人居住了,所以他们只能在山上居住,围屋形态就是为了共同抵制外敌。围屋是封闭的围合空间,但围屋前的广场能满足各族人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交流。如围龙式的围屋,其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民俗活动,半月形池塘有用于蓄水洗衣、植莲养鱼等生活生产之用,还有赏景,防火、防旱调节小环境气候的功能。此外,半月形池塘体现了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围屋和池塘整体上来看似一个太极图案。“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再如,客家人的庙会活动都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主题。正月初六在伏波庙举行的庙会是为了纪念汉朝的马援南征,正月十九在大人庙举行的庙会是为了纪念清朝大学士陈洪谋为广西民众请命免交钱粮,而正月二十九在女庙举行的庙会则是为了纪念刘三姐[4]。客家人通过不同的“广场”形态来实现族人间的情感交流和客家文化的传承(见图5)。

图5 围龙式围屋

5.“广场”设计体现了人、自然与社会的融合

首先,农村“广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江浙一带的河岸、徽赣地区的池塘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将大自然中的河流和池塘进行自然式的设计,这种随自然条件的简单设计让人们能够进一步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池塘中央的凉亭,让人们在劳作中能相互进行对话,使辛苦的劳动变得轻松。不论在劳作还是在休憩时,人们都能欣赏大自然的美。使人心情愉悦,精神上更放松。其次,“广场”是人与社会沟通的纽带。“广场”让每个人走出自我居住的小空间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与他人或事物交往。如各村落的节日活动都是团体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商议决定重大事情都在“广场”上进行,“广场”承载了每一代人成长的记忆,也承载了村落的发展和民族的文明。

四、我国新农村广场设计的变化

我国传统农村“广场”是实用的,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也是融洽的。它解决了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各种需求。在设计上以简单质朴为美,通常都遵循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说做到了为功能的设计。现在,我国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有些农村由原来的农业生产转型成了工业生产,农民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对农村的建设也非常重视,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升全民整体素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规划设计上借鉴了城市规划的一些元素,很多农村也纷纷建起了新农村广场。现以文明示范村的亮点工程——新楼村文体广场为例,分析我国新农村广场设计的特征:

新楼村文体广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马鞍镇新楼村马永路东侧,在新楼村的西侧,临近横河村和水贝村。该村常住人口 2.8万人,活动人口约 3.2万人,广场占地面积约3万平米,呈不规则形态,包含以下功能区:文艺体育空间有:舞台(600多平方米)、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器械健身区;文化服务空间有:妇女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棋牌社;生活服务区有:卫生站和便利店,休憩观赏区有椭圆形湖及休息椅;辅助空间有:卫生间等。自然绿化地主要在池塘周边,其余室外空间都以水泥地面覆盖。广场的西侧是两家工厂,南边马路对面是新楼村委会(见图6)。

图6 新楼村文体广场位置

1.定位由农业生活生产转向文化生活建设。

内陆、山林等地理条件决定了古代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以农耕为主,大部分农村广场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农业生活生产的需求,农忙时晒谷子需要大面积、光照好的平地;农闲时和节日里也可以充分利用广场的空间特点来解决手工业、娱乐、交流、庆祝等活动对空间环境的需求。现在,农村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是转向了工商业等工作。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自娱自乐的活动逐渐转向靠科技、器械来完成。如以前的跳绳、踢毽等活动逐渐减少,健身器械成了锻炼身体的主要道具;有些地方还将农业生产作为景点供游客参观,村民的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进城务工后视野开阔了,审美也有了变化。以前空旷的广场满足不了村民们的需求,加之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提高改善农村的文化面貌,在大村或者村子集中的某个村里建起了农村文化广场。

新楼村文体广场的定位也突出文化建设。新楼村改变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村里开办了工厂,农业生产不再是主导经济,务农群体主要是中老年群体,年轻人多以务工为主,且多在外地,村里留守的主要是老少人群。针对农民的需求,广场的功能除了有供晒农作物的大平地,还增设了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棋牌社以及篮球场等体育场所和娱乐场所,人们这些功能区域满足了现在休闲时间相对较多,而且有利于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生产知识和综合文化素质。

2.风格由自然的中国式转向人工的现代式

古代农村广场从设计理念到形态都是自然的。沿河、傍水而建或随建筑物围合而成,顺应自然的环境,形态自然也随形。新农村广场的设计则有了专门的规划,设计的风格往往参照西方园林的风格,以几何形态为主。方形态的水泥花圃、半圆形的水泥舞台、圆形的喷水池、雕塑等是农村广场设计的主要元素,当然有些农村广场设计中运用了凉亭、假山、石刻等中国古典园林元素。

新楼村文体广场是一个质朴的广场,北边是椭圆形的湖和儿童娱乐区,南边是广场和体育活动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卫生间在西边,东边是舞台和和妇女之家等空间。妇女之家等建筑是传统改良风格的建筑,深灰色的琉璃瓦屋顶、外立面也为灰色的瓷砖墙面,围廊设计是西瓜红、简约化的穿斗形态的水泥梁柱。从材料上来讲,舞台、广场和篮球场两个面积大的区域使用水泥抹平;从绿化上来讲,绿色植被较少,器械健身区和儿童娱乐区及湖和建筑周边的小区域植有草皮和小乔木,在广场和篮球区之间种有三棵孤立的高大乔木;从形态上来看,主要以几何形态为主,广场内直线形的小径,椭圆形的湖,近半圆形的舞台。此外,广场外围还用铁艺栅栏围合,并设有题有广场名称的简约方形大门。

3.功能由主题性转向综合性

古代农村有不同性质的广场,禾场主要功能是晒谷子,寺庙及周边主要为了庙会活动,沿河周边主要是商业贸易,还有专门进行祭祀的宗祠等,一个大型的村落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有多个不同主题的广场空间。现在的新农村一般建一个大的综合广场,包含了多种功能,从功能规划上来看具有更多的城市广场特征。

新楼村文体广场设计亦为综合型。包含以下功能区:文艺体育空间有舞台、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器械健身区,文化服务空间有妇女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棋牌社,生活服务区有卫生站和便利店,休憩观赏区有池塘及休息椅,辅助空间有卫生间等,是多功能广场(见图7、8)。

图7 广场上的篮球场

图8 广场上的舞台

4.布局由散点式转向集中式

受宗族文化影响,我国古代村落中常以家族为单元聚居,“广场”就由他们的房子就围合而成,所以网格式的村落布局中自然就出现了多个散点式的“广场”空间。此外,在文化深厚的大型村落中,在不同的方位还布局了戏楼、朝朝街、宗祠等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方便了乡民们的活动,离广场最近的住宅就是一扇门的距离。小孩们出门便可游戏,大人们干农活或者手工活也非常方便,不需要刻意跑到远距离的广场进行活动。

新楼村文体广场,面积大,功能多。这么大的一个广场,在选址上也考虑到邻村乡民们可以共同使用,所以选择了一个景观稍好地点折中的湖边进行规划建设。设计思路上,是希望这个功能较全的文体广场能够聚集周边的村民们共同使用。

5.利用率由高转向低

大多新农村广场功能多了,环境好了,但使用率却下降了。新楼村文体广场自 2012年底开放至今,体育区使用率最高,农家书屋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使用率很低,妇女之家几乎没有发挥其功能。中间的大广场也主要用于晒谷子,文化活动开展及其少。政府对在广场投入了一定的文化建设基金,但是该广场的使用率还是不那么理想。从广场的选址上来看也存在一定的不方便,广场东边是新村饼厂和模具厂,其他三面是马路,离主要居民区有一定的距离。(见图9)

图9 广场入口马路

五、新农村广场设计的问题和建议

将新农村广场设计定位在文化上,有利于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广场的设计上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广场建设和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水泥地面比之前的泥巴土路要卫生且便于打扫,对农作物的晾晒也方便又效率高,但水泥地面占地面积大,植被较少,夏天散热慢,不是纳凉的好去处。

其次,广场地点在新楼村与其他俩村相邻处,虽然可便于邻村的共同使用,但从距离上来说离大家都不是非常近,而且附近公路较多,车子对单独出行的少年儿童来说也存在安全隐患。

再次,绿化低,室外休息空间少。除了池塘、器械健身区和儿童娱乐区有草坪和矮乔木外,其他地方基本为水泥地面。新楼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比较炎热,绿荫成了消暑的主要自然环境。广场的西半边是空旷的篮球场、广场和舞台没有一点自然气息,夏天骄阳炙烤。其他绿化空间也缺少供乡民们休息的设施。

又次,从设计方面来看,虽然简单但缺乏自然的乡土美。整个广场是不规则形态,然而在功能分区时却将每个小空间都是几何形态,连天然湖也被整修成椭圆形,没有随地形来规划,建筑风格上有点乡土建筑的风格,但西瓜红的水泥梁柱从形态和颜色上来看设计都不讲究,略显粗糙,色值也不正。整体上来看,广场的设计缺乏和谐感。

最后,从文化功能的内容上来看,缺少实用性。空间应该结合内容才能实现其功能,妇女之家除了办公家具之外没有开展其他的活动,基本上形同虚设。农家书屋内的图书定位也缺乏对村民的生活生产和青少年儿童的需求,来阅读的读者也不多。

现从设计视角上对我国新农村广场的设计提几点建议:

1.选址要便民,可在原址上进行完善

农村广场是村民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应该贴近村民的生活生产,建议地点的选择应该考虑在村落中间位置,而不是在村落的边缘。有些村庄是由多个小组组成,面积较大,如果广场选址不在村落中间的话,住在广场另一头的人们来往于广场上进行劳动和活动会很不方便。特别是在南方山区,有的村落呈带状聚居,有的则呈多点状聚居,像这种地形的农村广场就更适合采用传统散点式的小广场设计模式,这样能够多方位地考虑到全部村民的行动便利。所以多点聚居的村落在每个聚集区中心设计各自的小广场这样既便于村民使用。此外,聚居的村小组一般多为同一宗族,我国农村还保留了传统的宗族制度[5],宗族内的小广场有利于同宗们的集体活动,也便于对广场的管理。所以说,新农村广场设计可以考虑在原有广场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完善、设施的整修、设计的美化等。这样不仅给传统建筑有了新的活力,广场空间的利用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2.传承要以本土文化为精髓

每座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了浓郁的文化。对广场“文化”的定位应根植于村落的本土文化。很多文化广场都冠以很多虚名,如各种爱心协会、摄影协会等,这些文化活动在农村开展的影响力和扩大性不是很大。每个村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比如民间曲艺、民间故事、民间手工艺、民间音乐、民族舞蹈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新农村文化广场的定位可细分到为本土文化服务,可以结合本土或者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的需要而进行广场设计。如苗寨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主要以歌舞表演的形式要庆祝,而且从新年到八月基本上没个月都有庆祝活动,苗寨广场的设计除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功能外,还要满足其歌舞娱乐以及苗族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为本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

3.设计应遵循乡土建筑的原则

文化广场是村落建筑中的一部分,其形态应该与村落整体环境相融合。目前大部分的农村文化广场设计风格都趋向西方园林风格,这样的设计风格与村落的整体建筑艺术与文化显得格格不入。乡土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风格的差异上也有体现。另外,乡土建筑的艺术美也是村落品牌文化形象,如围屋是客家的标志,白墙灰瓦的马头墙让人想起徽州人家。农村广场的设计本身就是本土文化的体现,所以对农村文化广场的设计应该遵循乡土建筑的艺术文化,这样也能更好地体现每个村落的个性化文化。如侗寨广场设计,就必须依托主体建筑鼓楼,仅从艺术方面来说,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它是侗族民间艺术文化的载体,也是广场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因为一个苗寨的出现同时就有了鼓楼,鼓楼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侗寨广场也应与侗族建筑艺术文化协调,这样从视觉上来说侗寨广场设计与侗寨融合,广场建设的精神也与侗族文化相统一。

4.功能内容应满足现代村民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新农村文化广场定位在文化建设上,也设计了很多文化功能区,如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娱乐区、艺术区等等。在功能规划前应该根据本村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实际有效的功能需要,功能区的内容应与该村的文化和产业需求结合起来。现在很多农村都存在农业、手工业及小工业等综合产业发展的形式;村民的素质也有高低不等,很多农村都重视教育,村里出了很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大多数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情况;有些村里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文化。比如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图书阅览室应加强适合本地区农副产品种养的图书;景德镇地区农村图书室则应加强制瓷业、营销学、艺术设计、美学等方面的图书;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落图书馆也要考虑青少年儿童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培养他们从小爱好阅读的好习惯。娱乐区的设计也应该根据不同村落的文化需求来设计不同的设计形态,比如安徽、湖北等地的花鼓戏和黄梅戏艺术,江西等地的傩舞艺术,不同的戏曲文化也有不同的舞台设计,不能简单地建一个水泥台基来代替传统的戏楼。艺术区的内容也应该以本村落的艺术文化相关,陕西的剪纸、桃花坞的木版年画等,每个村落都有每个村落的文化,各功能区得内容设计必须传承本村的文化,让村民们在物质文明得到提升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满足。

5.文化功能应结合各类团体活动来完善管理

针对新农村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的现象,广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举办多种活动,积极带动村民来广场活动,实现广场的多种文化功能。比如定期组织本村或与相邻村的村民们举办球类比赛;艺术区也可以举办各类的艺术普及活动,让老艺人带领年轻人和儿童传承传统艺术文化;图书室也可以举办各类读书活动,甚至可以举办村与村之间的比赛项目,这样既可以激发村民学习的热情,又能有利人们的情感交流,更有效地帮助全民共同提高综合素质。

[1] 余颖. Agora:广场精神的复兴[J]. 规划师, 2002(11):93

[2] (梁)萧统. 文选[M]. (唐)李善,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二.

[3] 萧默. 中国建筑艺术史[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57.

[4] 房学嘉. 客家民俗[M]. 广州:华南理工学院出社,2006:87.

[5] 刘托. 自然与人的建筑表现:谈徽派传统民居的设计思想[C]. 艺术评论,2010(5):55.

猜你喜欢

村落广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布鲁塞尔大广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广场上玩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广场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