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支撑关系研究
——基于4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2015-01-24曾祥明

关键词:时代化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曾祥明

一、研究缘起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意义重大。相比其他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政治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切相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其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全球化使得青年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上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遇到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认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却一定程度上远离生活、远离实际、远离学生,缺乏强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平台搭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互为支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育功能,更好地培育出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基本思路与调研数据概要

1.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脉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探讨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平台搭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让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路径和支撑关系。研究紧密围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和主题,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考察与现实比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体系指导和内容支撑,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宣讲研讨与青年学子的培育使命。

2.调研数据概要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研究”是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依托学科建设,深化教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稳定和提升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育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学生是亟待研究的难题。在本研究中,共调查了 45所高校,其中中央在京高校22所,北京市属高校23所。在谈及马克思主义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对应关系时,73.3%的教师认为存在明显对应关系、两者之间应互为支撑(表1)。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作为平台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表1 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应关系

三、研究发现

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契合

(1)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指导思想。尽管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但其在任何国家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性,这必然要求其主导思想是该国或民族的主流意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法宝”,逐渐内化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栋梁之才所不可或缺的,要求我们在新时期仍然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才能使青年学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楚地认识,才能培育出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而,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成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由其指导着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并善于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开创新天地的青年才俊。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认识,也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如,当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基础性指导作用”时,97.8%的教师表示赞同(表2)。从“学科对应关系”的问题中可以看出,95.5%的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明显或一定的对应关系(表1),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学术性,更具有政治性,是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因而,马克思主义必须贯穿于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

表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关系

(2)时代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它必然带着时代的烙印。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陈旧的,不能紧跟时代热点,阐述时代前沿,势必将使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逐渐失去强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要不断用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主导课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话语,阐述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立足当下,解读历史,展望未来,学会同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来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大讲堂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即通过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及其时代化成果,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扎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保障其健康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如,7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目标性较高或很高(表3)。通过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让青年学生理论研讨和实践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精神与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表3 您所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政治明确性程度

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不足分析

(1)高校缺乏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平台。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地位、学生中的影响力和社会中的渗透力意义重大。但在所调查的45所高校中,无博士点的达64.4%,无硕士点的达31.8%,而且这64.4%的高校大多是重点高校,意味着一般高校更是存在学科建设不足,这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导意识的地位不相匹配。当问及“目前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设置情况”时,有超过30%的教师认为不规范或不清楚,认为规范合理的有 7%、系统缺失的有4%、较为规范合理的有62%。在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缺乏规范合理性”时,45.7%认为是考虑到招生与就业问题。也就是说,作为我国主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上并无较好的美誉度和就业力。甚至有31.7%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设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无关。

(2)高校缺乏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机制。发现众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平台未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依托,形成学科建设和政治理论课建设“两张皮”的现象。如学科当初设在了人文、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学院,而马列课教学的二级机构设置时学科点并没有带出来。师资建设上,政治理论课教师即使和其他学科教师同在一院,但是缺少承担学科建设任务和担任研究生导师的机会,形成一支纯“教学型”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由表4可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上“两支师资队伍各自承担和师资来源比较分散”占35.6%。在思想认识上,有的高学历高学位教师认为,“自己是学术型教师,以讲授专业课为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学问,把讲授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负担,甚至羞于承认自己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另有教师认为,“长期讲授马列课,思维、方法已经形成定式,满足于完成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愿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问题。”这两类教师都主张应当“分而治之”。

表4 贵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课建设师资队伍情况

(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平台未能完全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相比我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践,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比如,高达78.6%的高校普遍缺乏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专门研究人才,这对于了解国际马克思主义动态,批判或吸收其最新成果,深化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极为不利。也有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本校的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历史学近代史专业重叠、区别不大。61.9%的高校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分散薄弱问题。65.1%的高校缺乏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全面系统的培训(表5),师资和教材上的不足使得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理解和处理“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事情时缺乏有力的依托,更何谈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精神。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未能及时吸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内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重在解决时代问题。但在调研中虽然发现有97.8%的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基础性的支撑关系,57.8%的教师赞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问题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研究的问题(表2),89.7%的教师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但在现实思想政治教学中,61.4%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条化、空洞化等问题,教师中高达74.4%的人认为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社会实际、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精神和吸收其最新成果(表5),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教师被无形的排除在用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的经验和成果建设马克思主义之外,也表明大部分教师不能及时地阐释消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和讲授上并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存在滞后性,落后于党中央马克思主义的探索步伐。

表5 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

3.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1)搭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平台,做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三进”工作。深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与系列工程建设,建立高校专项团队和基金以扶持和开展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研究与教学创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而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着力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来回答现实问题,并指导学生取得实践成果。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计与教材选编,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进“马克思主义”教材,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堂,实现“马克思主义教材”和“当代社会思潮课堂”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外,启动师生专题科研活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精神与成果的吸收,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跟踪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达到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2)增强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习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3]。青年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向学生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让学生知晓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简单灌输已行不通。因此,要讲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富于思想性,教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想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教师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并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关研究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只有当教师用自己的个人魅力、高超的教学水平征服学生时,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4]。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喜爱对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把对成才的向往内化为责任和自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时代精神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从政策导向、机制配套、制度规范诸方面保障选配好、培养好教师,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一定要明确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知识基础宽厚、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好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着力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4)强化社会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的转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时代诉求[5]。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去观察和认识社会,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中受教育。同时,网络时代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由以往单纯现实世界变为更加广阔的虚拟空间,网络环境正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从现实空间向现实与虚拟空间相结合转变,增强学生正确的网络实践,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广阔范围的主动权。

四、结 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的天然联系要求我们不断审视思想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时代化的吸纳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创新的“显示器”和“助推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平台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效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视角。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个机制,加强学科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最新成果,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与内容实质,就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政治性十足的课程能够更好的培育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确保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8.

[2]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4-10-22].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 .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EB/OL].(2014-07-05)[2014-10-22].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31/c_118788013.htm.

[4] 陈桂香.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期望研究:湖南某高校为例[J]. 文史博览, 2011 (2):59.

[5] 胡锦涛.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03-12-26(1).

猜你喜欢

时代化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