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的理论与实践
2015-01-24闫伟鹏
闫伟鹏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按规定处方和制剂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中成药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显著、安全性较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总的来说,临床对其应用处于滥用、混乱的状态,这会导致降低疗效甚或无效,严重者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后果。为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笔者总结分析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合理应用中成药。
1 辨证论治及其正确应用
1.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纽带。“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与“治”。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中医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经辨证盲目使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必须遵循“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选方”的基本原则选用中成药,中医处方用药的有效性首先在于准确辨证,辨证错误,或者盲目用药,不但于病无益,延误病情,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同时,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对证用药才能做到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在处方调配过程中,经常发现一张处方中同时出现风热、风寒感冒药等矛盾用药情况,这不仅不利于治病,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1.2 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正确选择:中药剂型与疗效密切相关。临床上中成药剂型品种繁多,只有选用适宜剂型,才能更好发挥中成药的疗效。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根据病情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选用静脉,避免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在选择剂型时,不但要考虑到安全有效,还应考虑方便患者服用。一般病情多采用口服给药方法,危重和急症患者宜用静注或静滴,皮肤和阴道疾病常用外治法或口服给药方法,呼吸系统疾病可用口服给药方法或用气雾剂吸入疗法。
1.3 剂量的正确选择: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病势、病程、体质、发病季节等诸多因素后,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药物的用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不可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和随意长期服用。有明确使用剂量的中成药,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应取偏小值。在用药时,要看清药品的规格、剂量与用法。性质平和的中成药用量可适当大些,内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特别是含有剧毒药的中成药则应严格控制用量。为了避免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要随意加大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4 给药时间的正确选择: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合理确定给药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口服中成药每日服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各服1次。健脾药、补益药、止泻药等宜饭前服。驱虫药可于清晨空腹或睡前服。镇静安眠药多在睡前1~2 h服用。
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尤其是病理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另外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2 中成药的合理联合应用
2.1 中成药之间的联合应用:当疾病复杂,一种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2种或以上中成药。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相似互补及功能不同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性峻烈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配伍用药应注意中成药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必要时,可采用内服与外用中成药的方法。
2.2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临床和药理试验证明,合理联合应用中西药可起到增强疗效、减低毒性的作用。在中西药合用时应审慎,使用不当更易引起不良反应且易引发药源性疾病。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如含有甘草、鹿茸等中成药均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宜与降血糖药合用。含山茱萸、五味子等中成药含有机酸,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含麻黄的中成药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这类药不宜与抗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合用。
2.3 中药注射剂之间及其西药注射剂的联合应用:两种或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如生脉注射液勿与藜芦、五灵脂同时应用,勿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应用[1]。
中药与西药注射剂应谨慎联合应用,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严禁混合配伍。
3 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基本原则和临床管理
3.1 应用的基本原则:目前中成药注射剂的用量较大,为充分发挥药物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②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③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得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④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⑤长期使用的患者,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⑥.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3.2 中药注射剂临床管理[2]:在医疗机构内,中药注射剂应当凭医师处方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规程。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的管理,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发放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2-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证;加强用药监测,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要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报告;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器等,以备检验。
[1] 王丽霞.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1,12(1):55-56.
[2]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9(2):64-65.
[3]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