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2015-01-24刘丹
刘 丹
(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1)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刘 丹
(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1)
目的 有针对性地了解具有冲动行为精神患者的内心体验,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康复。方法 以本疗区现在院的23例男性杀人患者在院外杀人致死后经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无责任能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其中以出院问题为主,占43.5%,其次是自责问题占21.7%。结论 针对康复期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的社会技能得以保持或提高,重建正常心态。
男性;杀人致死;康复期;护理
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住院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精神症状得以控制,部分患者自知力恢复,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23例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疗区现住院的23例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符合CCMD-3[1],经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均为无责任能力,经一段临床治疗,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对疾病有了部分认识。住院时年龄:19岁以下者1例、20~29岁7例、30~39岁9例、40~49岁6例。职业:工人3例、农民9例、干部1例、学生2例、无职业8例。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10例、小学7例、文盲3例。居住分布:城镇6例、农村17例。婚姻状况:未婚10例、已婚13例。杀害对象:父母10例、邻居7例、妻子4例、子女1例、陌生人1例。
1.2方法: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进行调查,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1.2.1常见心理问题:①想出院:10例(占43.5%)。由于患者在发病时,因病态支配而杀人致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恐惧,因而往往不能被家庭和社会所接受,由于不能解决出院问题,患者常出现情绪不稳、易怒、责怪家人或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悲观念头,甚至企图自杀[2]。②自责5例(21.7%):由于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所杀害的对象大多都是父母、妻儿和周围邻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使他们恢复了部分的认知水平和自知力而产生后悔、自责的现象,因而出现焦虑、抑郁和悲观厌世的心理[3]。③服药问题3例(13%):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认识不足,有的认为精神病“得上没好”,所以不肯服药,有的认为自己病已好,不必再继续服药,因而留药、藏药。④担心经济负担过重2例(8.7%):因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最长达30年,因为杀人,家里通常因索赔被杀害人家属钱物而仅能支付患者伙食费及购买简单的日用品,有些还是当地民政局出钱治病,所以生活拮据,故产生自卑心理、抑郁情绪[4]。⑤担心社会偏见2例(8.7%):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由于杀过人,所以被家人和社会歧视,无形中使精神病患者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社会舆论的重压下,有的患者会产生敌视,甚至报复心理,有些则形成自卑心理。⑥监护人问题1例(4%):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需要有人关心、照顾其生活,督促服药,而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杀害的都是父母妻儿,所以监护人无法落实,而不得不留院疗养,从而产生被遗弃心理。
1.2.2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以上问题分析,本次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如下:①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理解、接纳的态度与患者接触,不要激怒患者,更不能训斥、打骂患者,以免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敌意,要经常密切观察患者的举止和言行,及时和患者交流,预测患者的心理、生活需要,视患者如亲人,使他们体会到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②及时组织患者学习精神卫生常识,调整患者急于出院心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科学论断向患者讲述一些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鼓励其说出对疾病的感受,可以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有助于患者康复。③避免或减少刺激,使患者情绪保持平稳:患者因为杀害父母、妻儿和邻居而产生自责和悲观厌世的心理,护理人员要用文雅的举止,稳定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诉他们杀人行为是病态的反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用真情实感帮助卸掉思想包袱,使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安心养病,服从治疗。④始终贯彻支持性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思想动态,防止消极情绪而产生各种意外。多与患者接触、交谈,倾听患者的陈述,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利益,满足患者合理化要求,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取得信任,使之有安全感。从而如实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教育患者正确对待及处理生活中事件,适应并正确处理与自己有关的社会矛盾与不良舆论,消除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坚强的意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⑤鼓励患者参与院内组织的各种工娱疗活动:有计划的组织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惧等异常情绪,使得思维、情感和行为活动逐渐趋于正常状态,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防止或延缓精神衰退,激励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早日回归社会。⑥鼓励患者按计划服药:进行用药知识教育,教会患者认识用药的重要性,并掌握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患者服药时,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认真检查,防止患者藏药,影响治疗或积累顿服自杀,最大限度的争取患者主动配合。⑦作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宣传[5]:帮助患者找出容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抵抗能力,消除担心病情反复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怎样去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与社会有关部门和患者家属联系,沟通病情,紧密配合,解决实际问题。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心理与思维失去控制,往往表现出很多异常的行为,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耐心与患者沟通,通过讲道理,分析病情等方式给予患者自信,在生活中不断帮助患者开导心理的失落与不平衡,给予康复指导,减少患者各方面心理压力,增加治愈率[6-7]。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后,遗留下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功能缺陷,造成其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能力上的缺失。由于对康复期患者采取了良好的护理措施,不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护理的开展,尽最大的可能,使他们恢复社会功能或最大限度减轻缺损程度,适应社会环境,参与集体生活,尽可能恢复自理能力,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重建正常心态。通过对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缓解期的护理有效的防止了病情复发,患者危害社会的现象发生。
总之,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需要社会、家庭、医护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共同合作,尽可能给予患者良好的环境,更主要的是在心理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做好各方面心理护理工作
[1]Chen YF.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CCMD-3):towards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J].Psychopathology,2002,35(2-3):171-175.
[2]林晓方,陆爱红,周凤芹.住院男精神病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状态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97-1398.
[3]周秀洁.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变化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17-318.
[4]孙阳.精神病患者杀人后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4):254.
[5]梁晓会.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管理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13,34(13):2602-2603.
[6]余在逻.社区115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273-274.
[7]乔元秀,宋艳辉.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整体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97.
R473.74
B
1671-8194(2015)25-0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