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4例临床观察

2015-01-24赵喜娟韩正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胃粘膜腺体萎缩性

赵喜娟 韩正雪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内科, 广东 深圳 51810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4例临床观察

赵喜娟 韩正雪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内科, 广东 深圳 51810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证候疗效与胃镜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1.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疗效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对照组为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对性高,结合患者症状入药可有效活血化瘀、行气和血、理气健脾,抑制胃腺体萎缩及癌化,疗效显著。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理改变包括胃粘膜局部或广泛性固有腺体数量减少、形状萎缩、粘膜肌层变厚、粘膜层变薄,多伴随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1]。临床表现包括胀满、乏力、食欲不振、呃逆嗳气、上腹部疼痛等,该病的出现与免疫、营养、遗传、年龄、胃酸缺乏、胆汁反流、饮食习惯不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2],在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逐渐升高,约在25%~50%,且每年有0.5%~1.0%患者发生癌变[3],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选取4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标准[4];②经病理检查与胃镜检查确诊。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脑、造血系统疾病者;②疑发生癌变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在18岁以下、75岁以上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依从性差者;⑦治疗药物过敏者。

1.1.3 分组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0.4±6.4)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3.7±0.6)个月;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22例为轻度、12例为中度、10例为重度;寒热错杂型5例、胃阴不足型6例、脾胃湿热型12例、脾胃虚弱型16例、肝胃不和型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0.1±6.2)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3.9±0.8)个月;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23例为轻度、13例为中度、8例为重度;寒热错杂型5例、胃阴不足型5例、脾胃湿热型11例、脾胃虚弱型17例、肝胃不和型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胃粘膜腺体萎缩程度、辨证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替普瑞酮(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93656,规格:50mg×10s)治疗,50mg/次,3次/d,餐后口服,共服用24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治:肝胃不和型,药用:炒白芍15g,柴胡、枳壳、川芎、香附、陈皮各10g,炙甘草5g;脾胃虚弱型,药用:茯苓15g,太子参、陈皮、枳壳、半夏、炒白术各10g,炙甘草5g;脾胃湿热型,药用:芦根15g,半夏、厚朴、栀子各10g,豆豉、石菖蒲各5g、黄连3g;胃阴不足型,药用:南沙参、北沙参各15g,生地黄、麦冬、陈皮、玉竹、佛手片各10g;寒热错杂型,药用:半夏、黄芩、太子参、大枣各10g,炙甘草5g,干姜、黄连各5g。上述方药加水浸泡lh后第一次煎煮留取150ml药汁,煎煮第二次留药汁150ml,两次混合后于早晚饭后口服,1剂/d,服用24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结束后行胃镜复查,比较证候疗效与胃镜疗效,证候疗效结合患者证候改善情况进行比较,证侯疗效指数=(治疗前后总证候积分差值)/治疗前总证候积分×100%。证候疗效标准[5]: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侯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证侯疗效指数≥7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证侯疗效指数≥30%;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证侯疗效指数<30%。胃镜判定标准[6]: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为轻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消失,为痊愈;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正常或减轻2个级数,为显效;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一半以上,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减轻,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恶化,为无效。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证候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胃镜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胃镜疗效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便秘、1例皮疹、1例腹胀,发生率为6.8%;对照组1例便秘、1例腹泻,发生率为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AG为消化系统难治慢性病之一,且与胃癌发生有重要联系。目前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在缓解症状、抑制腺体萎缩、促进胃粘膜修复、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方面有较好效果。CAG属中医“痞证”、“胃脘痛”范畴[7],发病责之于脾胃虚损。脾胃为后天本,脾虚则生化不足,湿浊郁久化热,及可伤阴。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CAG,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证候疗效与胃镜疗效分别达88.9%、8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肯定。替普瑞酮具有抗溃疡作用,同时还可增加胃粘液、促进胃粘膜前列腺素释放、改善胃粘膜血流以保护胃粘膜、维持胃粘膜细胞增生等[8]。有研究报道[9]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并抑制腺体萎缩,最终利于胃腺体萎缩逆转,避免其发展为胃癌。笔者在这一思路启示下行辨证论治,对于肝胃不和者用川芎、炒白芍、陈皮等药行气和血、理气健脾、活血祛瘀;脾胃虚弱型用太子参、炒白术健脾益气,并改善患者心悸不眠、多汗等症状;脾胃湿热型患者用石菖蒲、栀子化湿开胃、清热泻火;胃阴不足型患者用沙参、玉竹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以治愈肺胃阴伤;寒热错杂型患者用干姜、半夏燥湿化痰、温中散寒。药物的选择需随症情轻重变化,活血应遵循行而不峻、化而兼养原则,量不宜太重。此外,胃粘膜糜烂出血者可加三七粉、白及粉与藕粉调服,以护膜生肌;胆汁反流者可加郁金、柴胡、金钱草以疏肝利胆;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加蒲公英、藿香、石菖蒲、黄芩清化湿热;胃粘膜粗糙、伴有肠上皮化生、型增生者加莪术、薏苡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化瘀软坚、消瘤抗癌。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胃镜及病理切片观察胃粘膜病变情况可进一步弥补中医宏观辨证不足,使治疗效果得到强化。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胃粘膜血流、维持胃粘膜细胞增生,在此基础上行气和血、燥湿滋阴,协同保护胃粘膜进而加强了机体免疫力。

综上,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针对性高,结合患者症状入药可有效活血化瘀、行气和血、理气健脾,并抑制胃腺体萎缩及向胃癌发展,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1]周阿高,李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文献荟萃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120-123.

[2]王焕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PCNA、Bcl-2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4,12(18):62-63.

[3]蒋时红,蔡小平,张文娴,等.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96-197.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5]黄大未,杨晋翔,魏玥,等.中国南北方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1):783-785.

[6]杨印智,王继栓,王晓琴,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中医药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2(24):2686-2687.

[7]王顺德.郑邦本从气阴两虚分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3071-3071.

[8]吴冀川,龙恩武,陈子洋,等.奥美拉唑占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胃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03):331-333.

[9]朱方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法现状的分析与研讨[J].江苏中医药,2010,42(2):1-3.

赵喜娟(1977-),女,汉族,陕西省韩城市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R573.3+2

A

1007-8517(2015)18-0084-02

2015.06.19)

猜你喜欢

胃粘膜腺体萎缩性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
胃粘膜pH值测定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粘膜损伤的诊断价值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