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伏气阴阳转化的关系论现代临床防治伏气病

2015-01-24张金月唐中生罗亚非王树琪朱世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温病学说阴阳

张金月 唐中生 罗亚非 王树琪 朱世杰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从伏气阴阳转化的关系论现代临床防治伏气病

张金月 唐中生 罗亚非 王树琪 朱世杰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探讨,揭示伏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伏气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内经;伤寒;伏气;阴阳转化

前贤有云:“理不过内经,法不过仲景”[1]。《黄帝内经》、《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是中医学术流派的源头。伏气学说是伤寒学派发展到温病学派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其理论至今亦众说纷纭,争论不休[2]。通过《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一篇,阐释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的关系,揭示伏气的实质,并为临床防治伏气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 关于伏气的理论认识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3]。是说冬季感受寒邪藏于体内到春季发为温病,春季感受风邪藏于体内到夏季发为泄泻,夏季感受暑邪藏于体内到秋天发为疟疾,秋季感受湿邪藏于体内到冬季发为咳嗽。这个观点的提出不仅明确地揭示了六淫致病的特殊规律,还为后来伏气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伏气”一词首见于《伤寒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4]。晋代王叔和提出“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王叔和的这种“伏寒化温论”开伏气病论之先河[5]。

故所谓伏气病是指人体外感六淫不即刻发病,反伏于体内,过后方发之病,故称之为伏气病。所伏之邪则称为伏邪或伏气。因其感而不发,过后方发,故与普通外感病又有所不同。譬如很多疾病,起病之初就可直接见到血分证,而无卫表证阶段。用伏气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后世吴鞠通在他的《温病条辨》一书中提到的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寒湿这十种疾病[6],都是以上述这一理论为基础的。

2 伏气阴阳转化的关系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3]。这段话不仅讲的是伏气理论,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整篇的内容以及从《内经》的理论体系来看,更注重的是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

2.1 重阳必阴 风邪属阳,春季也属阳。如果春天没有注意养生感受了风邪,虽未即时发病而藏于体内。重阳必阴,脾阳虚寒。故至夏天发为阴病,表现为完谷不化的泄泻。其实从伏气的角度也可以解释此病机。春天属阳,风亦属阳,同气相求。且风为轻扬开泄之邪,能开泄人体在表之阳气,使之耗散。而春季本禀少阳生发之性,正是人体原本内敛之阳气外达的季节。此时人体之阳较之冬季更多的散布于表而虚于内,如冒受风邪则极易被更多的耗散,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实质上的中阳虚弱。中阳虚弱,则寒从中生。夏主长,到了夏季,阳气向外生发更盛,中阳之虚愈甚,寒气愈重,以至于脾失健运,发为完谷不化之泄泻。

同理可知,夏为阳,暑亦为阳。若夏季感受暑邪,虽未即时发病而藏于体内。重阳必阴,阴邪闭束,郁其卫气。故至秋天发为阴病,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疟疾。

2.2 重阴必阳 初秋主湿,晚秋主燥。盖因初秋之时,长夏暑气还没有完全退去,故伤于湿。秋属阴,湿亦为阴邪。初秋没有注意养生感受了湿邪,虽未即时发病而藏于体内。重阴必阳,郁于胸中,以肺居胸中为阳也。故至冬天发为阳病,表现为咳嗽。另外,从伏气的角度来讲,虽然初秋伤于湿邪,但由于初秋的时间很短,主令之气不久为燥气所替代。且晚秋属燥金,肺亦属金,同气相求。肺在其主气的助力之下可以暂时压制所感受的湿邪,使其不即发病而伏于肺内,成为伏痰。但当冬天到来,情况则有所转变。冬属寒水,寒盛而燥气已退。在冬天,初秋时伏于肺中之痰就会被寒气引动,发生咳嗽。

同理可知,寒邪属阴,冬亦属阴。冬季没有注意养生感受了寒邪,虽未即时发病而藏于体内。重阴必阳,伏寒化温。故至春天发为阳病,表现为温病。

3 伏气论与临床运用

伏邪的含义包括有形之邪和无形伏气,伏邪的范围是显然大于并包括伏气的[7]。

3.1 伏气论与时疫温病的关系 伏气学说在解释某些时疫温病的发生机制、指导临床治疗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伏气学说能正确地阐述部分温病的病机,并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同时伏气学说在临床辨证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从某些慢性病的发病规律来看,还是从潜在病灶的辨识来看,从伏气学说角度出发都更符合临床的客观规律。就伏气学说与时疫温病的关系而言,伏气学说重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以及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关系,这样更容易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

时疫肺热病是2003年在广东省境内爆发的一种以高热、呼吸困难、全身肌肉酸痛和病人肺部炎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西医称为非典型性肺炎,“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本病的基本病机[8]。冬季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也是人体精气收敛内藏的季节,精气内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是种种原因导致人体精气受损不能内藏,则导致人体的防御功能减弱,是发病之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这个道理。时行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甲型H1N1流感是2009年以来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新的流感病毒,其临床表现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差异较大,早期症状较轻者可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有些患者发病以来病情进展迅速,突发高热,呼吸窘迫、肺部炎性病变、肺出血甚至多脏器衰竭,威胁患者生命[9]。其发病的机理也可以用伏气理论来解释——“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顺应自然,阳气强盛,皮肤腠理疏松,若是养生不当,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易导致邪气由表入内,伏而内藏,到秋季又遇寒燥之邪,外邪引动内伏之邪,从而发病,来势凶猛,难以掌控。

3.2 伏气阴阳转化在疾病中的应用 “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是中医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不同节气阴阳变化提前来调整阴阳,以求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这其中体现的就是伏气病中阴阳转化的关系。

夏季是四季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同时也是机体阳气最旺的季节,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在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来治疗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力求最大限度的以阳制寒,调整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贴伏的方法来治疗虚寒性疾病就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夏气温季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而三伏天是夏季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三伏贴就是在三伏天来贴敷药物来治疗疾病。同理冬季是一年之中气温最低的季节,同时也是机体阳气最弱的季节,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治疗虚热性的疾病,以求以寒制阳,三九灸是选择冬季最冷的时节三九天进行贴伏来治疗疾病,体现的是“夏病冬治”的治疗原则[10]。

“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的治疗方法适用咳、痰、喘、过敏性等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喘息型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颈肩腰腿疼痛等慢性疼痛性疾病,这类疾病多是由于邪伏于内,伏而后发造成,以冬季或夏季病情进行性加重或减轻,故命名为“冬病”、“夏病”[11-12]。“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正是利用伏气阴阳转化的关系理论来治疗疾病。例如临床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方法,中医采用三伏贴或是贴伏结合温针灸来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变病人的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3-15]。腹泻在中医中又称“泄泻”,其临床特点是夏季容易发病或者病情加重,冬季减轻,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或者邪伏脾胃所致[16]。冬季机体的代谢相对缓慢,通过益气健脾升提、温肾等方法来调整脏腑阴阳,以求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17]。

4 结语

伏气理论是中医在数千年间的临床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医家持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伏气学说的内涵越来越能得到科学的阐释,伏气被证明是客观存在的,伏寒化温(或伏气化火)都有其客观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18]。伏气与瘟疫病的关系以及伏气阴阳转化的关系不仅是对伏气论的继承和完善,更为中医现代临床防治伏气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蔡锡英,柳少逸.黄元御及其医学成就[J].中医文献杂志,2001,4:31.

[2]邵学鸿.伏气学说正误[J].江苏中医药,2011,43(11):82-83.

[3]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73.

[5]王长瀛.王叔和与《伤寒例》[J].国医论坛,1992,2:1-3.

[6]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45.

[7]齐文升.伏气学说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5:34-35.

[8]任继学.伏邪探微[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4-5.

[9]李建,叶明.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趋势与中医药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1):12.

[10]陈俊琦,李明亮,王升旭.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及随访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0):35.

[11]李宏运,王周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机理探微[J].国医论坛,2006,21(4):17.

[12]马树怀.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3):27.

[13]李有武,赵冬娣,袁涛.温针灸结合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53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46(7):63-64.

[14]林勇凯,梁桂洪,黄宇新,等.三伏贴敷疗法治疗不同证型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10):967-971.

[15]黄宗瀚,索承美,廖咏缇.三九贴双向调节及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12):119-121.

[16]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0

[17]徐重明,汪自源.肠功能紊乱夏病冬治评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89.

[18]郝斌.伏气学说的源流及其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R226

A

1007-8517(2015)18-0063-02

2015.06.17)

猜你喜欢

温病学说阴阳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旷云学说普通话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