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东宁县养蜂月历

2015-01-24毕桂春

中国蜂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分蜂蜜源蜂王

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镇中心小学,157222)

黑龙江省东宁县养蜂月历

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镇中心小学,157222)

黑龙江省东宁县养蜂历史较长。东宁县行政区域面积7139 km2,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下辖6个镇,102个行政村,人口21万人。自然森林覆盖率达85.2%。年平均气温6℃,有效积温2900~3000℃,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雨量495 mm。盛产滩头鱼,苹果梨,松茸,松子,木耳及各种野生药材。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俄罗斯原始森林一河之隔,距绥芬河市口岸45 km,距吉林珲春市口岸240 km,距牡丹江市187 km,与俄滨海边疆区24 km。东宁县被称为东北小江南。蜜源品种繁多,主要大宗蜜源,夏季椴树,秋季山区杂花和农田混合蜜源。椴树大年群均产蜜60~100 kg,年单群总产达80~120 kg。因特殊的地理气候,植被资源,四季分明,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雨量集中在4~6月份,全年最高气温在7~8月份,极端高温35℃。最冷月份在1~2月份,极端低温-30℃。由于温差大,利于林木和农作物的生长,特别近十几年来国家施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原始林木得到有效保护,国有林业局基本停止采伐,天然蜜源植被得到充分还原和增长。特别是国家对农业主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为养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本保证深山蜜源不好,浅山区好,浅山区不好,农田好。稳定的蜜源基础条件,保证养蜂业的持续发展。

一月

1月份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蜂群越冬进入中期。我地大多采取窖内越冬法,室外越冬只有少数。1月份养蜂人应经常查看越冬蜂窖的温度,尽量保持窖内温度没有太大波动,可以通过巢门口死蜂来判断窖内大致温度。如果巢门口死蜂已冻硬而箱内死蜂是软的,说明窖温正常;如果巢门口和箱内死蜂都被冻硬,说明窖内温度过低;如果蜂窖内地面死蜂过多,说明窖内过于干燥,应加湿。个别蜂群声大说明饲料不足或有鼠害。如果整个越冬蜂窖噪声过大,可能是缺氧,应加强通风,或温度过低应升温。

二月

越冬中后期,重点检查越冬蜂群是否有缺饲料现象,抽查越冬蜂团的位置。此时正常的越冬蜂团应在整张巢脾上方占巢脾1/3~2/3位置为正常。如果蜂团散团,说明饲料已耗光,应考虑补喂饲料;如果蜂团移到后侧,还没有散团,说明饲料已消耗至临界点,做好标记,下次检查应考虑补喂饲料;如果蜂团没有散开,蜜足反而蜂团声音稍大,说明蜂王已产卵(立春后新王群有少量产卵现象);如果蜂群有存蜜而蜂团散开,说明蜂群无王,应做处理。2月份应白天对越冬蜂窖加强通风排潮,夜间做好保温工作。

三月

3月份是越冬后期出窖前期,也是关系整个越冬期蜂群越冬成败关键时期。我地在3月20日~4月5日越冬结束,蜂群出窖。在3月中旬要逐箱对越冬蜂群进行快速检查,主要目的是防止无饲料饿死蜂群,重点是强群,越是强群缺饲料比例越大。蜂团偏集于一侧的,对无消耗蜜脾进行调理,以防一半吃光,另一半有蜜饿死蜂现象发生。此阶段到蜂群出窖应加强越冬蜂窖通风、排潮,保温不需太严格,对无饲料的蜂群最好将保存的蜜脾加温后加在中间两个蜂路的外侧,千万不要加中心蜂路上,以防损失蜂王。若是没有蜜脾最好将结晶蜜用纱布包上,形状与蜂团相同,放在蜂团上方。饲喂量要根据蜂数而定,必须保证能吃到出窖为宜。也可以用白糖喷上温水调湿,方法同上。此方法喂蜂不会产生下痢现象,不失王,安全简单,最好不要喂蜜水或糖水。若发现个别群有严重下痢现象,可比正常群提前出窖。同时做好蜂群出窖前准备工作,整理蜂具,清理场地,并对场地进行消毒,准备粉脾和蜜脾,以备出窖调整蜂群使用。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若是出售部分蜂群,可做宣传,制作蜂具,为扩大再生产做好一年的准备工作。

四月

4月份蜂群全部已出窖,对全场蜂群蜂群进行测评,根据蜂群实际情况,确定春繁基数,确定群数。对全场蜂群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平均群势,查看蜂王是否存在,是否有残疾,对饲料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无王群进行合并。清理的同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采取强群补弱群的方式,尽量留足储备王,以便以后失王用于补充。多个弱群采取多王群管理。最好选择第二天,好天气头天下午或傍晚出窖,当第二天温度升高,让工蜂自愿出巢试飞排泄。当全场蜂群正常出入排泄时再开箱检查,应先检查后排,逐排往前查,不要先检查前排或中间蜂群,以免产生偏集现象。在检查以上内容的同时进行治螨和春繁蜂巢布置,如4框蜂留4张脾,中心2张半蜜脾为两侧大半或大蜜脾,巢脾两侧加挡板,挡板外侧加1张粉脾,最外侧加保温物,进行适当保温,应注意的是蜂箱巢门应对准蜂巢第一个蜂路,这样既防盗又利于保温。

注意事项:3月下旬及4月上旬,外界蜜粉较少,不要过渡保温,不要奖励饲喂,不用经常检查,只要不缺饲料就不用开箱检查蜂群。顺应外界气候,让蜂群自然繁殖,保存实力,严防盗蜂。进入4月中、下旬,外界蜜粉逐渐增多,气温回升。当蜂群内第一批幼蜂陆续出房,可以适当将巢内中心脾封盖蜜适当划开,既起到奖饲作用,又扩大了产卵面积。3~5天进行一次,先中间后两边。此时不要加脾,如果进蜜粉过多可在两侧挡板外侧加脾。当挡板内全部巢脾产满卵,边脾外的子已封盖或边脾外侧有自然赘脾出现,则可以从两侧加脾,不要加在中间。

五月

进入5月上旬,蜂群基本新老交替完毕,个别蜂群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应对全场蜂群进行全面检查。饲料不足的需要补喂,对于弱群应从强群中提老子脾带幼蜂补充,使全场群势大致相同,为5月下旬培育椴树适龄采集蜂做好准备。如果全场蜂群基本上达到5~6张子脾,并有一定数量的雄蜂出房,可着手培育第一批蜂王,为联合分蜂和更换产卵较差的蜂王做准备。进入5月下旬要适时加脾,不间断进行奖励饲喂,加快蜂王产卵数量和速度。如果全场群势较强,利用第一批王台,采取联合3比1或4比1分蜂;如果全场群势一般,可组织交尾群,为更换老王和劣质王,为组织双王群打基础。

注意事项:此时温差大,加脾到蜂脾相称,当加到8~10张脾时应放慢加脾,可适当造新脾,让蜂脾关系达到蜂多于脾,为加继箱和分区管理产浆分蜂做准备。防止盗蜂,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六月

6月中旬前,加强奖励饲喂,培育更多的椴树适龄采集蜂,控制分蜂热,并进行第二次育王。用第一次培育的已产卵新王更换生产群质量差的蜂王,适时分蜂,生产王浆。6月下旬组织采蜜群,对全场生产群进行调整,采取以强补弱,或以弱补强的方法,达到强群生产的目的。适当采取小转地,选择椴树蜜源场地和转地大致时间,为转地做准备。

注意事项:6月份外界蜜粉较少,要对蜂群进行补喂,防盗蜂,防止自然分蜂,尽量采用新王组织采蜜群,力争高产。

七月

在椴树流蜜初期,应控制分蜂热,防止自然分蜂。对已产生严重分蜂情绪的蜂群和自然分蜂群,应采取短时间群内无子化管理。在消除分蜂情绪后蜂王恢复正常产卵,将原子脾还原。对无王生产群补充给有产卵王的蜂群,尽量不用无王群生产蜂蜜。适时取蜜,蜂脾关系是蜂脾相称,或脾略多于蜂,加大蜂路,适时造新脾,培育蜂王,为全年换王做准备。

注意事项:转地蜂场应选择夜间或白天低温时间运蜂。运输时,做好降温,防止因缺氧和高温闷死蜂群,防止落场后蜂群偏集。如果本场地流蜜情况不佳,时间允许前提下可选择其他场地。如果流蜜较好,采浆蜂场可以考虑在大流蜜期间停止采浆,让蜂群全部参加采集工作。

八月

大流蜜结束,对全场生产群和新分群进行一次大调整,为采集秋季蜜源做好准备。对全场蜂群进行治螨,每周1次,连续两周将蜂螨控制到最小限度,为繁殖越冬蜂做准备。育王换王分蜂同时进行,抓住外界蜜粉源好时产浆。此时的蜂脾关系应为蜂脾相称。适时取蜜,当进入8月下旬繁殖越冬蜂时,应少取多留,保证群内饲料充足,并停止产浆。

注意事项:转场采椴树蜜的蜂场应在尾花期退场,进入秋季蜜源场地,不要因小失大。8月下旬是我地适龄越冬蜂培育的最佳时期,外界蜜粉源充足,采取双王繁殖或新王更换原生产群老王。抓好越冬蜂培育工作,适当进行奖励饲喂,防盗蜂,培育全年最后一批王,以备更换劣质王或补充失王群。

九月

在9月15日前,做好秋繁工作。蜂脾关系是蜂略多于脾。确定越冬群数和越冬蜂数,对全场越冬群进行平均调整。达到越冬群内子脾数量基本相同,保持群内饲料充足。更换个别春季质量差的新王和个别未更换的老王。在9月下旬,合并不能越冬的小群。可采取多个小群并一群,以达到越冬群势;或将个别小群并入相对弱的越冬群,应组织一定数量的双王群越冬,以防越冬前和来年春季失王群的补充。全场做好以上工作外,同时布置越冬蜂巢,选留出过三代以上子、深色无雄蜂房、脾面平整的脾留在中间,两侧放浅色脾,达到蜂略多于脾,留好越冬脾,将其余有子的脾提到挡板一侧,空脾和粉脾提出。另一侧加饲喂器,加大蜂路,开始喂越冬饲料,开始时连续少喂,喂到巢脾已经发白时,停几天让挡板外原有子的出完。提出后充分利用老蜂在几天内喂完越冬饲料。此时应防止后新王多产卵,可将蜂王囚起来,在喂完后再放出。此时外界无蜜源只有零星花粉采进应做好防盗工作。

十月

10月上旬要对全场越冬群进行检查,检查目的:(1)饲料是否喂足;(2)个别越冬群势是否过强或过弱,做好记录;(3)检查蜂王是否完好,是否有个别蜂群有交替现象,防止处女王或无王群越冬。对全场越冬蜂群进行严格治螨,隔3~5天治一次,连续2次。同时对饲料不足的蜂群进行调整或补喂,在10月10日前完成。对无王或自然交替未交尾的处女王、残疾王用双王群储备王进行补充。在10月下旬,外界温度比较低,蜂群已不能出巢飞行,将强群一部分工蜂采取抖蜂方法补入弱群,只抖蜂不加脾。此时补蜂因外界温度低,补入的工蜂不会回原群,撤去箱内挡板和饲喂器。

注意事项:越冬蜂巢中心位置不要直接对着蜂箱巢门,最好边脾第一个蜂路对准巢门。防止盗蜂,防止空飞。

十一月

11月初,越冬初期选择温度高时对全场越冬群进行一次全面快速查看。主要查看蜂群结团情况,是否结偏,若蜂团结偏应将另一侧脾调到蜂多的一侧。两侧脾外面无蜂结团最好,以防在越冬前期剥皮死现象发生,将多余半蜜脾撤出,适当保温,同时做越冬前准备工作,清理越冬窖(室),排潮或增湿。当进入11月中下旬,在11月20日左右,应选择温度稍高天气将越冬蜂群搬入越冬窖(室)。蜂群越冬窖(室)的摆放,地面垫起20 cm左右,将群强蜜足的蜂群放最底层和最里面;中等群势的放入中层;将相对较弱蜂群放在最上层。将饲料少的蜂群放在最外面,以便以后查看。蜂群摆放,群与群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上下层中间留有空间,往越冬窖(室)运蜂时,首先查看一下是否有蜂团偏集现象,发现并同时进行处理。加强越冬窖(室)通风和降温,以防窖温过高,让越冬蜂快速安定结团,室外越冬蜂群进入初包装阶段。

注意事项:要防止越冬窖(室)干燥和过渡潮湿,防鼠害,防烟,防噪音,防震动,防光,防缺氧。

十二月

越冬蜂群已进入越冬前期,应控制好越冬窖(室)内温、湿度。防止越冬窖(室)温度过高,防止干噪。如果越冬窖地面有很多死蜂或从巢门口往外飞,说明温度过高和太干燥,应降温和加湿,采取热水泼地面或将一桶热水放在越冬窖(室)一角,让其自然蒸发。检查是否有鼠害和是否有透光。如果越冬窖(室)越冬群安静无杂音,说明温、湿度正常。

注意事项:越冬前期,重点降温,通风,防干燥。从而进入下一年的周期管理。

猜你喜欢

分蜂蜜源蜂王
如何原地分蜂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权力至上的蜂王
蜂王入群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蜜蜂采花蜜
自然分蜂的前兆与对策
蛰伏为王
蛰伏为王
高寒地区养蜂如何正确分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