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2015-01-24韩玉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1期
关键词:输液护士静脉

韩玉梅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韩玉梅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儿童静脉输液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儿童静脉输液患者100例进行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100例患儿经过规范用药、精心细致的护理病情治愈,儿童在静脉输液时护士测重小儿的心理护理,使患儿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降低,并提高了护士一针见血率,患儿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 儿童静脉输液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加强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后,不但缓解了患儿的生理、心理压力,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心理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儿童静脉输液;心理护理

静脉穿刺是儿科诊治中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基础护理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减少儿童静脉输液时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的合作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00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5~11岁,病种:上呼吸道感染43例,支气管炎、肺炎31例,荨麻疹15例,其他11例,输液时间6~15 d。

2 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反应

2.1紧张恐惧心理:陌生环境以及医院使患儿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往往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哭闹,特别是一说到打针就产生怕痛心理,加上一些患儿家长对护士技术不信任,出现拖延时间等信任的护士,耽误病情治疗时间。大多数患儿在穿刺前都有紧张反抗心理,特别会出现一些哭闹、跑掉行为,使得家长更为紧张,注射时把不住患儿,导致穿刺失败率增加。大多数儿童在输液治疗时会因胆怯而出现哭闹和抵抗,特别是学龄前患儿,他们认知、心理承受能力较低[1]。

2.2焦躁心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嫌时间较长,出现一些焦躁心理,家长因一些不十分也会出现焦躁情绪,如对注射的护士不了解害怕护士一次扎不上针孩子痛,害怕使用的液体和药物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紧张、恐惧、焦虑心理也时刻伴随家长,患儿和家长情绪不稳定,互相刺激,互相影响。

2.3家长不信任:因为孩子还小,静脉血管穿刺难度较高,家长面对年轻护士往往出现不信任,害怕护士技术不好,不能一次静脉穿刺成功,孩子疼痛,医患矛盾的产生往往出现操作不顺利时,家属言语不好,护士不能接受矛盾出现。

3 心理护理

3.1环境优雅:病室光线要充足,灯光要明亮,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给患儿亲切感,室内要温暖舒适,整洁干净,在环境方面尽量不要是全白色墙壁,我科采用的是一些墙纸,墙壁上贴上一些动画人物宣传图片,粘贴一些卡通人物色彩艳丽的图画,房间既温暖有舒适,房间配有电视,我们护士根据小儿的特点,播放喜欢看电视动画片以转移患儿注意力,准备一些无伤害的大型软玩具,如靠枕熊、小兔子、毛毛球让儿童感觉像进入游乐园一样,又对患儿无伤害,给患儿一个轻松、舒适、安全的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2],消除儿童恐惧感。

3.2语言交流:护士对患儿及家属热情接待,与患儿交流时态度亲切和蔼,语言亲切,使患儿对其产生亲切感。幼儿园前期的患儿应注意其情绪与行为的变化,要采用小儿式的语言讲一些患儿易懂、有趣的话,并使用患儿昵称与抚慰患儿增加爱和善意,护理人员与患儿交流时态度亲切和蔼,举止轻柔,如:“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让阿姨看看你胳膊好吗,看你洗的干净”。护士让其放松,简单的让孩子伸出手选择血管,减轻其紧张、胆怯心理,输液前小儿勇敢地伸出小胳膊时,树立榜样形象,穿刺前进行语言暗示,穿刺时让其数数、唱歌分散其注意力,穿刺后予以表扬和鼓励,引导患儿摆脱疼痛意境[3]。操作前,鼓励年龄较大的患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尽量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主动配合。

内向或胆小型患儿多鼓励,勿训斥,可以让勇敢型的孩子做示范,树立榜样,不能急于操作,少言寡语,依赖性强孩子经常以母亲般慈爱、亲切的言行亲近患儿,对小孩逗逗、抱抱、接触,拍拍抱抱做游戏讲故事体贴关心病儿等,护士要亲切使其感到有保护,有安全感。

3.3无痛技术:把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小儿输液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护士技术娴熟,采用无痛注射法,操作动作轻柔,穿刺前对穿刺血管仔细评估,尽量要穿刺一次成功,动作要轻稳,检查是否出现滚针、药物刺激、针体位置不对等现象,静脉点滴结束拔针时,采用无痛技术尽量转移其注意力,顺时针角度快速拔针法,娴熟操作减轻了患儿害怕和焦虑。我们科现在对注射时间>3 d的儿童尽量征求家属意见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虽然要求还是技术过硬,但是能减轻患儿痛苦和恐惧心理,不必要每天都扎针,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一项措施,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能够有更多时间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同时护士与患儿沟通时间增多,对护士产生亲切感、信赖感,害怕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就会减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3.4输液过程中:输液途中护理是对患者关怀最直接最基本的体现[4],输液过程中护士要不断的观察患儿有无不适疼痛的反应,采用面容直观法来判断患儿的心理状态,因为面部表情可反映心理情况,面部表情是情绪的客观外显行为[5],护士要从操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及时给予安慰处理。

4 结 果

100例患儿经过治疗护理病情好转,治愈全部出院,心理护理使患儿在静脉输液时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减少,护士一针见血率提高,家属满意度由原来的89%上升到97%。

5 结 论

儿童静脉输液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儿的恐惧等心理,针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加强了心理护理,使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及高超、熟练的技术操作为患儿操作,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不但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使命感,能够认真细致完成每一例静脉操作,保证无差错事故发生。家长和患儿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取得患儿家属信任的前提。通过询问家长儿童平时表现和行为特征,同时又根据儿童接受治疗时的面部表情[6],了解儿童的心理反应,护士并要积极及时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慰,主动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讲解患儿用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工作中护士做到动作轻柔,机智果断、反应灵敏,使用孩子易懂的方式与患儿交流,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适时鼓励孩子,体贴、安慰患儿,取得患儿的信任。心理护理缓解了患儿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及家长对护士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体现了把对患者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是我院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工作中护士素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减少了医患纠纷,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有利于医院的良性发展。

[1] 徐慧蓉.非药物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效果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652-653.

[2] 张淑芬,吴玉琴.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J].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30(4):548-549.

[3] 高少琴,陈慧琼.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技巧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179-180.

[4] 雷家英.80例静脉输液药物致小儿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0(5):33.

[5] 祝敏芬,兰志建.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4,3(2):86-88

[6] 谢凌云,彭希敏,谢兰.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5):105-106.

R473.72

B

1671-8194(2015)31-0240-02

猜你喜欢

输液护士静脉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