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
2015-01-24孙国栋肖生亮
孙国栋 肖生亮
(景泰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景泰 730400)
景泰县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
孙国栋 肖生亮
(景泰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景泰 7304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2008年修订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同时该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5种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细菌性职业病之一。本病分布很广,流行历史较久,危害严重,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人。它的发生不仅影响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而且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 养羊业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景泰县已列为全省重点养羊大县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羊存栏75.024万只,现已建成养羊小区88个,1 000只羊场(户)29个,500只羊场(户)45个,百只羊场(户)2 180个,羊产业的发展已逐步将成为景泰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 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在动物养殖场(户)、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工作人员以及从事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属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2014年我国人共感染布鲁氏菌病53 565人。2013~2014年景泰县共检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64人,占全国检出人数的0.12%。其中景泰县2013年检出人感染布鲁氏菌病18人,2014年检出人感染布鲁氏菌病46人。
3 布鲁氏菌病检测情况
截至2014年11月30日,景泰县羊布鲁氏菌病检测总数为21 664份,检测出阳性692份,阳性率3.19%。其中,检测规模羊场60个,共检测11 396份,检测出有布鲁氏菌病的羊规模场 11个,布鲁氏菌病阳性羊611只,阳性规模场占18.3%,规模场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5.36%;检测散养户101 户,共检测10268份,布鲁氏菌病阳性散户9户,阳性散养户占8.9%;布鲁氏菌病阳性的羊有81只,发病率0.79%。
4 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
4.1 加强检疫,防治外源性布鲁氏菌病传入
进一步加强羊只流通环节检疫,对调入的动物要严格落实报批报检制度和隔离期观察制度,从外地引进羊只时,必须持有羊布鲁氏菌病检测报告书,通过隔离期后,对所有羊只复检,对检测出的阳性羊要及时淘汰扑杀,切断传染源,以防治外源性布鲁氏菌病传入。
4.2 加大检测力度,做好羊场净化
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每年要逐步加大检测力度,做到检测一场、净化一场、巩固一场。尤其是种羊场,每年必须对种羊场的羊只全部进行100%检测,以达到净化。
4.3 要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布鲁氏菌病检测
动物养殖场(户)、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工作人员以及从事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属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每年景泰县布鲁氏菌病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布鲁氏菌病检测,尤其是饲养人员,每年对畜牧兽医人员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
4.4 要加强消毒,净化环境,做好消毒灭源
消毒是净化环境,消灭病原,切断传染的关键措施之一。要以新老疫点为主,重点对接羔、羊圈羊舍、环境等进行定期消毒。
4.5 做好无害化处理
做好无害化处理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做好严格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对检测出的阳性羊全部进行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羊只的排泄物也要做好无害化处理。
4.6 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溯源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追踪溯源是提防疫情发生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在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对有阳性畜禽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景泰县阳性畜禽大部分属外源性输入,少数为内源性,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景泰县疫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疫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对今后提升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7 要积极参加技术培训,提高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技术
饲养人员、兽医实验室人员、检疫人员等从事畜牧兽医的人员要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诊断技术、诊断能力。
4.8 要互通信息,做好联防联控
加强与县卫生部门合作,互通监测信息,对检测出有阳性人的养殖户,对其养殖的羊、奶牛等全部进行100%布鲁氏菌病检测。相反,对检测出有阳性的羊场,要对羊场的全部饲养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只有积极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共同做好人间和畜间的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
5 人兽共患布鲁氏菌病防控建议
5.1 组织管理
由县政府牵头组建一个以人医和兽医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参与的决策机构,实现人医与兽医于一体化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体系,做到人医与兽医资源共享。一是定期交流人间和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情信息交流;二是人间和畜间一旦发生布鲁氏菌病疫情,要及时、准确地上报;三是人间和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覆盖面要广泛,尽量延伸到各个层面;四是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医与兽医资源优势,对全县人间与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和发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前做出预测预警。
5.2 疾病调查
布鲁氏菌病追踪溯源要做到“人源布鲁氏菌病查羊,羊源布鲁氏菌病查人”。对发现人患有布鲁氏菌病,要对其接触羊群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若发现羊群中有阳性羊,对接触羊群的人员也要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
5.3 疾病监控
布鲁氏菌病检测和预防控制必须做到“五个100%”。即种羊场必须做到100%布鲁氏菌病检测;从外地调入的羊只必须做到100%布鲁氏菌病检测;对检测出有阳性羊的羊群,其同群羊必须做到100%布鲁氏菌病检测;活羊交易市场抽检覆盖面必须做到100%布鲁氏菌病检测;检出阳性羊必须做到100%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定期对“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主要有从事羊只饲养人员、贩运人员、屠宰人员、羊肉及羊产品加工销售人员、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以及从事畜牧兽医科研人员、教育人员等。
5.4 制度建设
制定《景泰县布鲁氏菌病防控中长期规划》,计划利用3~5年或更长时间,进行检测、净化,使羊布鲁氏菌病逐步达到稳定控制标准。
5.5 经费投入
增加布鲁氏菌病防控经费,并纳入县财政专项资金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