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发展现代养殖业的措施
2015-01-24周兰
周 兰
(湖南省汝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文明动物防疫站,湖南汝城 424100)
汝城县发展现代养殖业的措施
周 兰
(湖南省汝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文明动物防疫站,湖南汝城 424100)
本文针对汝城现状,就当前如何发展现代养殖业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现代养殖业 发展 思考 汝城
目前,汝城县养殖业正处在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过渡的转型时期。为了克服资源约束,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做大做强养殖产业,努力推进现代养殖业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实现,必须了解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掌握制约因素,以采取合理的对策措施。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汝城县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和技术支撑,全县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主要畜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肉蛋水产品的需求。2014年,全县发展各类畜禽渔规模场(户)1 712户,规模养殖比重占60%以上,实现养殖业总产值4.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8%,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涌现了龙丰公司、翱德公司、金丰禽业、郴州鑫归、南华食品、汉明牧业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规模较大、有影响力的龙头养殖加工企业,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养殖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创建国家级畜禽渔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5个、市级32个。金丰禽业“山佬古”鸡蛋、“汝华野鸭”熟食产品获湖南畜博会金奖,产品供不应求,成为汝城养殖品牌的响亮“名片”。草食牧业迅猛发展,新增牛、羊养殖规模场20个、5 000头(只),引进广东汉明公司落户汝城建设年出栏规模1 000头左右的母牛、肉牛基地。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实现养殖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推进科技入户工程,科技进步对养殖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2 制约因素
2.1 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金融部门对养殖户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较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产品加工滞后,原产原卖,经济效益低。
2.2 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
畜禽养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波动的冲击能力较弱,发展区域布局分散,很难形成商品优势和区域优势。
2.3 产品品质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改步伐不快,畜禽产品的优质率较低。大部分养殖户需从外地调种,增加养殖成本和疫病风险。
2.4 保障体系不全,存在安全隐患
病毒不断变异,饲料、兽药市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基层站所办公条件较差,工作经费不足,与发展现代养殖业工作不相适应。
3 对策建议
3.1 坚持规划为先,描绘“一蓝图”
把发展现代养殖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规划。根据全县养殖现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对畜禽养殖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易养区,把畜禽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纳入城市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土地的拥有量和有效承载能力,按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原则,确定畜禽饲养量,实现养殖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
3.2 坚持质量为上,舞好“双刃剑”
抓好监督和执法这两个环节,剑舞双刃。抓好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个方面的监督。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实行“一场一档”管理,明确动物防疫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每月监管一次。每个乡镇设立产地检疫申报点,做到随报随检,加强县定点屠宰检疫,在宰前、宰中、宰后实行全方位监管,严禁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强化执法,联合食品、工商、质检等部门,集中力量经常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屠宰、运输、经营病死动物及产品和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确保全县肉食品质量安全。
3.3 坚持发展为要,念好“三字经”
强化“特、大、新”三方面的工作。特就是强化鳅鱼、野鸭、白鹮等特色养殖的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大就是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向国家级省级示范场、龙头企业迈进;新就是抓好产业招商,新上一批上档次、有规模、辐射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养殖企业。极力扶持龙丰公司10万头全自动生猪养殖、金晋公司200万羽现代化蛋鸡养殖、郴州鑫归150 t鳅鱼养殖加工、汉明牧业1 000头肉牛养殖、南华食品20万羽野鸭养殖加工等龙头企业建设,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3.4 坚持预防为主,写好“四部曲”
写好领导重视、责任追究、机构建设、免疫创新“四部曲”,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4.1 领导重视方面
调整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机构,各乡镇明确分管领导、配备防疫专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控工作格局。
3.4.2 责任追究
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畴,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单位和个人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3.4.3 防疫机构
设立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同时,加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牌子。乡镇动物防疫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牌子。
3.4.4 免疫创新
全面推行“程序免疫+免疫申报”相结合的新模式,即规模养殖场(户)在乡镇动物防疫站的免疫告知和指导监督下实行自主免疫;散养户按照“春秋集中免疫、平时申报免疫”的模式免疫。推行“乡镇政府组织发动,乡村干部带队参与,防疫员具体实施,县业务部门指导监督”的强制免疫新模式,有效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防控机制。推行以“免疫密度+免疫抗体水平”相结合的新的考核机制,对全县各乡镇集中免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与动物防疫员绩效工资挂钩,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双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