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36例中的应用

2015-01-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负性依从性脑梗死

熊 俊

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西 南昌 330000

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36例中的应用

熊 俊

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康复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康复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脑梗死;护理干预;负性情绪;依从性

脑梗死会造成老年患者失语、偏瘫等功能障碍,也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破坏机体阴阳平衡,从而加重病情。笔者给予36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1]。均为首次发病,经CT或MRI检查确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正常;无意识、行为障碍。排除标准:意识、行为障碍、痴呆或有精神病史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60~81岁,平均(69.5 ±2.1)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60~82例,平均(70.5±2.4)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讲解、日常生活护理、健康教育,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巡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疑虑,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针对焦虑型患者,应注意放松情绪,可通过听广播、戏曲、交流等缓解其高度紧张状态;针对抑郁型患者,可通过恢复良好病例增强其自信;针对乐观型患者,引导他们协助护理人员与抑郁患者沟通,通过相互鼓励使他们摆脱抑郁情绪。②与患者家属做好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家属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强化患者的责任意识。③用药指导,药物治疗对脑梗死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药效、用药的重要性、用药时间、剂量和方法、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提前告知患者和家属服药后可能会发生上身潮热、发热、嗜睡、恶心等情况,但会逐渐缓解,以提高其用药依从性。④康复训练,脑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炼,通常发病3个月内若患者病情稳定,则可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肢体功能,避免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入院时需摆放好肢位,叮嘱患者取健侧卧位,避免半卧位,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以避免压疮和肌肉痉挛。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协助患者行被动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步态训练,注意保持立位平稳,患肢进行屈膝、伸髋、前后摆动、原地踏步等,然后逐步加强训练力度,增加步行范围,或上下楼梯。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AS)和抑郁评价量表(SDS)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2],利用自制护理调查表评价患者的康复护理依从性,包括是否遵医嘱控制饮食、用药、行功能训练、改变生活方式、是否保持心态平和、是否科学睡眠、是否及时沟通病情,统计两组同时做到以上要求的患者例数;采用QOL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调查两组生活质量[3],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生活环境、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分100分。设计护理依从性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即康复训练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依从性及家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依从性等;每项25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好,以评分大于等于75分,且患者主动配合医生嘱咐进行康复训练为依从,以评分低于75分,且需要监督才可勉强完成康复训练或不能完成康复训练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表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36 68.4±10.2 40.9±5.3*72.5±11.3 45.8±6.7组别 例数*对照组36 69.1± 9.3 46.8±6.6 71.9±10.7 52.4±7.4

2.2 两组康复护理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中34例能够同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对照组中20例患者能够较好配合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的康复护理依从性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QOL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QOL评分对比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6 40.6±7.2 69.5±10.6组别 n *对照组36 41.2±7.3 52.3±11.3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致残率较高,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重要病因。老年脑梗死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严重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情发展[4]。综合护理干预中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措施,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早期情志护理有助于患者情绪调节,解除其思想顾虑,从而缓解负性情绪,使其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和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康复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康复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1]刘奇玉,徐锡春,刘燕.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07):784-786.

[2]周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6):682-684.

[3]李春红.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47-149.

[4]芮雪,范晓华,潘卫萍.早期综合护理对初次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1):4408.

R473.74

A

1007-8517(2015)16-0138-01

2015.05.08)

猜你喜欢

负性依从性脑梗死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