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2015-01-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重点学科医学类

蒋 曼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卫生管理

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蒋 曼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目的:分析当前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区域分布情况,同时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医学类院校的学科发展情况要好于不含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东部地区的学科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结论: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存在建设发展水平不均和教学实力发展不均的问题,应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属于医学、管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建设至今,很多学科建设人员积极投身于建设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区域卫生规划以及重大疾病防治建设中,不但在慢性病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医改计划中也起到了咨询的作用[1]。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有了根本变化,因而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针对此研究目的,笔者选取我国5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设立有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高等院校,同时依据学科建设时间以及学校性质,重点选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后又选入具有综合性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和学科区域分布情况,其中对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学科比较,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以及教学两部分,

选取的指标是依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第三轮重点学科评估中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并且指标评价内容能较好地体现出目前学科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 在学科发展基础上采用网络检索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服务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②教学类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是精品课程,对国家精品课程网进行检索,选择本科课程教学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其中精品教学课程教材主要是 “十一五”以及 “十二五”期间使用的相关本科教材。

2 结果

2.1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的开设情况 在对我国研究生信息网中高等院校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我国有近65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其中有61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并且在65所硕士研究院校中,无医学的综合类院校有14所,有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21所;医学类院校有20所,军医类的院校有4所,中医类的院校有6所;在开设博士点院校中军医类院校1所,医学类院校有7所,中医类院校1所,综合类院校10所,如图1所示。

2.2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区域分布情况 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硕士点院校中,若是按照地区性质来划分的话,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中分布了29所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院校,在西部地区的9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中部地区10个省市中分布了18所。在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点院校中,分布在中部地区5所,东部地区12所,西部地区2所,如图2所示。

综合上述硕、博点分布情况来看,硕、博点分布主要集中在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以及医学类院校,在没有开设医学部的综合类院校中仅开设了硕士点,并且仅占到所有硕士数量的20%左右,并且从分布地区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水平要优于西部地区。

2.2 教学指标分析 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以及主编规划教材。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在主编教材、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方面表现发展较好;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为重点学科,社会学以及卫生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并且从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取得成绩最佳。

2.3 科研情况分析 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5项指标,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在此期间,每一阶段都取得了相应的标志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3.1 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不均 从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分析,中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要好于西部地区,建校时间较长的科研院所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水平。区域以及院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反映出院校发展不但受到外部环境限制,还与院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团队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能反映出人们对学科认识水平的差异性[3]。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学科建设会向院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科发展之间的差异性。

3.2 教学实力发展不均 针对教学实力而言,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都是教学实力较强的院校。其他院校虽然在各个方面也所有发展,但发展水平和这三所院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4]。因医学类院校中师资力量主要是以医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公共知识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以及宏观政策知识都缺少必要的了解,加之医学综合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时也缺少一定缺陷。因而,要不断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同时促进交叉学科间的深度合作。学科发展建设不但要重视提升科研能力发展水平,而且也不能忽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5]。要重视对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对本领域所学知识进行广泛传播,并在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不但要考虑外部环境发展水平,而且要重视对科学发展内部环境的优化。强化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积极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团队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科建设的带头作用,使我国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加完善。

[1]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2]陈任,胡志,马丽娟,等.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3]张荣华,宗乾进,袁勤俭,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热点领域与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8-210.

[4]陈任,胡志,马丽娟.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8-891.

[5]刘向莉,方鹏骞.卫生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学创新教学实践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8):835-838.

R19

A

1007-8517(2015)16-0171-02

2015.03.07)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重点学科医学类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