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34例中的应用

2015-01-24刘培培刘亚男李瑞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小儿护理人员

刘培培 刘亚男 李瑞敏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000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34例中的应用

刘培培 刘亚男 李瑞敏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00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

综合护理干预;小儿秋季腹泻;儿科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为临床儿科常见消化道疾病,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患儿通常表现为发烧、呕吐、水样或蛋花样便等临床症状[1]。病情严重患儿可导致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对患儿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常采用补液、纠正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控制感染等治疗措施,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秋季腹泻患儿的运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68例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为6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为(2.2±0.4)岁,病程为1~3d,平均病程为(1.9±0.6)d。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花汤样或水样便,其中57例轻、中度脱水,11例重度脱水;20例发热;23例呕吐;25例发热并呕吐。随机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补液、纠正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等治疗,对伴有呕吐、发烧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处理。药物采用蒙脱石散与益生菌类控制小儿腹泻,调节肠道菌群。其中蒙脱石散可保护患儿肠道黏膜,控制吸收毒素,保障患儿肠粘膜正常功能。益生菌可及时补充患儿体内液体损耗量,维持机体内肠道菌群平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①定时观察身体指标;②合理给药;③身体清洁。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为:

1.2.1 心理护理 腹泻患儿会有焦躁、哭闹、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尽量采用患儿可理解的语言与动作与患儿交流,尽量的满足患儿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提高患儿对护理人员依赖与信任程度。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讲解腹泻原因、注意事项以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目的,使其主动参与协助护理人员帮助改善患儿不良情绪。

1.2.2 病情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血压、脉搏及生命体征等,若出现异常则应立即通知医生。此外还需高度关注患儿大小便、呕吐物性质、次数与量。当患儿呕吐时,应协助患儿保持头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倒吸出现呛咳等症状。若患儿治疗期间发生严重脱水、心功能异常,则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积极处理,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1.2.3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将发热患儿身上排出的汗水擦干,避免汗液刺激皮肤,及时更换退热或排便后的衣物,并经消毒处理。同时为防止患儿便后出现臀红应用温水清洗臀部。对于已出现臀红的患儿,可经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或局部擦涂油膏,避免刺激皮肤。

1.2.4 饮食护理 若患儿腹泻前为母乳喂养,还可继续行母乳喂养,但需严格控制母乳喂养时间与母乳喂养量,尽量缩短母乳喂养时间,减少母乳喂养量。若患儿腹泻前未经母乳喂养,可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病情给予合理饮食,以降低食物对患儿肠胃道压力。对于连续呕吐5h患儿应给予禁食。患儿饮食应少吃多餐,对年龄较小患儿,可稀释奶液减少喂奶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腹泻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粪便呈条状,排便次数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粪便形状的与排便次数接近于正常;无效:患儿临床症状、粪便形状及排便次数均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3.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腹泻改善时间 呕吐缓解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观察组 34 1.45±0.27* 1.63±0.37*1.34±0.30*对照组34 2.51±0.63 2.72±0.42 2.53±0.61

3 讨论

在临床儿科中秋季腹泻为常见多发病,多数患儿为感染轮状病毒导致该病发生,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流鼻涕、咳嗽、呕吐等,该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其发病机制表现为母体抗体降低,胃肠道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加上季节变换,天气转凉,肠蠕动增加,病毒入侵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受累细胞变性、坏死,损伤小肠回收水分与电解质的能力,引发腹泻[3]。当婴幼儿发生感染后,潜伏期为1~3d,发病较急,多伴有呕吐、发热、蛋花汤样便,若患者未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严重脱水或代谢性中毒。

以往临床治疗需患儿禁食8~12h,相关研究显示,限制患儿饮食可导致酸碱紊乱及其他营养不良,因此需要合理饮食。根据病毒感染特点,不仅需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候还需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肠道内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病情。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应尽量争取与家长之间的合作,需向家长介绍相关秋季腹泻的相关知识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4]。本研究中观察组秋季腹泻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其临床疗效、腹泻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在各方面均提升了护理质量,经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儿不良情绪;经严密临床病情观察可及时了解患儿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经皮肤护理可避免刺激皮肤;经饮食护理可保障患儿营养均衡;经药物干预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综上所述,秋季腹泻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

[1]杨亮.综合护理干预在67例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9):119.

[2]王艳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53-154.

[3]涂江美.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1):74-76.

[4]金玉.儿童病毒性腹泻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J].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12,27(8):578.

R473.72

A

1007-8517(2015)16-0134-01

2015.05.18)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小儿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