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5-01-24杨传经徐寒松陈永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我院研究生

杨传经 徐寒松陈永华 张 帆 毛 奇 郭 茜 吴 青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医学教育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杨传经 徐寒松*陈永华 张 帆 毛 奇 郭 茜 吴 青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作为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振兴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教育,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的现状和需求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为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建议和意见,旨在更好的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医学专门人才。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实践能力;思考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为我国培养具有高层次临床实践能力的医生队伍。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9年研究生扩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研究生数量日益俱增,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过程中难免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其中,医学临床实践能力就成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1]。因此,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断的改革和更新,才能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能力教育的需求和现状,为探索培养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思路。

1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简单回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 《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将医学学位区分为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试点工作开始于1998年[2,3],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师,不断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2009年教育部下发了 《关于做好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4]要求在稳定招生人数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紧接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 《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5],要求在专业型研究生招生人数与学术性研究生各占50%。根据社会需求、国家政策、就业形势,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这对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和考核评价带来严峻的挑战。

2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发展的十余年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过程也逐步规范化。但是,各地区、各医学院校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不断摸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如上海市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设为教育改革综合试点,对其培养模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进行探索与尝试,而大多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医学院校主要是以理论学习和科室轮转途径完成整个培养过程(一般培养模式:0.5+2+0.5模式,具体为

0.5年的理论学习,加2年的临床轮转实习,最后0.5年主要是进行实验、病例总结、毕业论文书写及论文答辩)。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以下简称 “我院”)制订了相关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办法,但因为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及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2.1 生源参差不齐 贵州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之一,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及教师资源和其他中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医疗卫生要求存在着较大需求,对医疗人才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能力扎实的医疗人才需求较大。

因此,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我院在吸引优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竞争中存在着较大的劣势,大多数优秀本科毕业的中西医临床医学生不会把我院作为研究生再教育的首选。因此,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相对局限于西部欠发达的地方二类、甚至是独立及专科医药院校。因而,我院研究生生源情况不一,入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 (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全科专业等等),这部分学生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而且生源专业比较杂乱,而自身本科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较扎实,但临床实践能力普遍较差,本科专业以外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有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医师执业资格,但理论相对较差;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入学以前就没有从事医学临床工作,这部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由于生源的不尽相同,这增加了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管理和考核评价的难度。另外,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考核体系和现实培养差距较大。

2.2 临床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不一致 目前,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学习、毕业条件、临床科室轮转、考核要求基本上是在原有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的基础相对延长了临床轮转的时间,课程设置也未能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因此,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与认识。在临床轮转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与临床轮转发生冲突,导师不可能对其进行全程的监督与指导,从而无法掌握研究生的临床培养质量,无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有特色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2.3 对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认识不足 尽管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已开展了十余年,但部分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在认识上还存不足。有些导师和研究生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临床不太重视,有些则重视临床,对科研不太重视,这样都直接影响其培养质量。目前,国家虽然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导师及轮转医院一般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差不大,“国基”等相关课题、论文发表数量成为了评判医院重要指标,也是一些权威机构进行医院排名的指标。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研究生导师更倾向于招收科学学位的的研究生,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可以完成科研目标。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科研能力较低,目标培养注重临床实践能力,这就给研究生导师带教增加难度,且不能很好的完成科研,所以导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4 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相关法律存在冲突 医学在进步,中医也一样在前进,中为西用,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患者才是医学的宗旨和目标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医师执业活动的法律。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后,对医师权益的保障以及执业的规范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临床实施中伴随一些问题的出现,让部分中西医结合医师陷入了执业困境,令其不能好好的学习和拥有就业大环境,使他们处境尴尬,引发对当前医学类别执业现状的一些深思。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一年后考核合格方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6],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不得参与相关医疗活动,这意味着应届本科直接考取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能独立进行疾病诊断及相关操作,从而失去临床实践的机会,这和本科生临床实习没有多大区别,只能模拟相关实践操作培训。导致其临床实践能力难以按培养目标完成。目前,根据国家规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要求与目标基本一致,而两者都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很多的一致性,相关培养方式可以借鉴[7]。但由于国家主管部门不同以及相关制度问题,难以有效衔接,这也是影响其培养的因素之一。

2.5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体系缺乏科学的统一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和促进培养的有效手段[8],如何客观有效地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是保证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等文件,但需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办法。因此,各医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类繁多的考核指标体系,但其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其临床实践能力良莠不齐,而国家也缺乏相关有效的监督机制。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则是对其培养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评估方法,由于各个医学院校具体情况不同,故在对其考核形式、内容均差异较大,缺乏科学有效的统一,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够客观,医学院校之间的考核结果也没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很难为今后该地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

2.6 我院临床实践能力模拟器材配置短缺 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条件,但由于医疗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临床轮转阶段,要实际完成实践能力培训可能性极小,使得临床有些较大难度的操作不可能由轮转研究生完成,而这些过程又是完成其培养的必经过程。所以,临床能力培训与考核体系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器械及模型价格高昂,加上我省经济条件较差,单纯依靠教学单位难以承担,而政府每年用于该方面教育上的经费投入远远无法满足其资金要求,严重制约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根据贵州省的地域特点、经济状况、研究生生源情况以及国内外相关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办法,积极研究探索符合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工作重心。

3.1 岗前培训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临床实践培养过程中,应该承担的是住院医师的工作,成为临床一线的主要骨干力量,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大部分是来自县、乡级基层医院的医生或是没有临床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临床实践技能相对不足。因此,在进入临床以前应该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其对临床有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初步认识和规范的操作,从而使其在进入临床后能快速转变角色。

3.2 医患沟通的培养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而医患沟通交流是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着熟练沟通技巧的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疾病诊疗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医患沟通交流欠缺,不能和患者很好的交流,医患之间将会产生误解,从而影响疾病的诊疗和患者的康复。因此,医患沟通交流培训应该列入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

3.3 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 目前,贵阳中医学院对研究生理论学习主要是放在第一学期,而很多学生出于学分制度,会选择一些与临床关系不大的科目进行学习,导致部分学生理论知识得不到更好的补充。因此,我们可以将理论课程分散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晚上或者周末进行,而研究生可以提前进入临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为研究生把理论和临床实践学习相结合提供有利的条件。

3.4 中西医临床技能相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一般的补充和替代医学不一样,祖国医学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整合中医与西医优点从而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针对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师资的培训,将临床带教老师统一规范化、标准化,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完善中西医结合临床师资培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的建设,创建吸引高级中西医结合医学师资人才的机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3.5 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培训及考核 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参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制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内容及考核标准,借助学校附属医院培训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信息,规范管理,切实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训质量。另外,要对研究生统一考核,确保培养质量。要求研究生在完成轮训计划后,由各临床科室负责组织从考核内容及标准等都全面统一进行出科临床技能操作考核。

3.6 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确保培养工作的实施 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的建设,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临床带教工作,实施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制度建设。

4 总结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健全主要集中在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规范相关培养流程等环节。因此,以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为依托,结合我省省情及我院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适合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这将是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总之,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临床应用型医疗人才队伍,提高我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服务质量。然而,根据我省及我院的实际情况,要培养一支较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每位临床带教医师的共同努力,研究探索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使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规范,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及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周健,田宝鹏,叶五梅.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与管理[J].中国医院,2008,12(8):32-33.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 《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hbe.gov.cn/content.php?id=850.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5/201402/163523.html.1998-02-04.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lstcjob.com/News/ShowNews.aspID=3209.2009-10-30.

[5]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4529/201007/91621.htm l.2008-03-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1/content_ 18970.htm.2005-08-01.

[7]高继明,吴海呜,赖雁妮.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并轨方案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育杂志,2012,32(1):125-128.

[8]吴昊,单珠凤,杜祥,等.临床医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模式的探索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99(6):19-21.

R-05

A

1007-8517(2015)20-0143-03

2015.08.06)

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 (合同编号:黔教研合JG字 [2014]016);贵州省研究生卓越人才计划项目 (合同编号:黔教研合JYRC字[2013]017)。

杨传经 (1977-),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及研究。

徐寒松 (1973-),男,教授/主任医师,哈佛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及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我院研究生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