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病案举隅
2015-01-24晴陈会苓
朱 晴陈会苓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病案举隅
朱 晴1陈会苓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列举通过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银屑病验案2则,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
银屑病;辨证施治;临床经验
在辨证论治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止痒为主的外洗方和具有凉血消斑解毒的青黛膏治疗银屑病,常能取得满意疗效,笔者选取2则病案报告如下。
1 病案
病案1:患者张某,女,34岁,全身皮肤反复发作红斑、鳞屑10年,加重3月,全身皮肤散布的滴状的红色小斑疹,其上覆有鳞屑,后背部及四肢伸侧密集分布,近期未见新发皮损,轻度瘙痒。西医诊断: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 (血热证)。给予中药内服 (龙胆9g,黄苓9g,栀子9g,柴胡9g,生地15g,丹皮15g,当归9g,金银花30g,土茯苓30g,泽泻9g,车前子15g,甘草6g),外涂青黛膏(青黛50g,加入医用白凡士林500g中,加热并搅匀,侯冷备用),皮损处用保鲜膜封包约2h左右,揭去保鲜膜后应用银屑病药浴1号方 (大黄、黄柏、苦参、虎杖、野菊花、蒲公英、蛇床子、白芷、石菖蒲、薄荷、栀子、侧柏叶各60g)煎汤外洗,隔日一次,每次约20min,水温37℃左右。两周后复诊,原皮损颜色变淡,鳞屑减少,无瘙痒。调整内服中药,外治方案不调整,继续应用两周后病情基本缓解,皮损消退处留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
按:该患者平素机体蕴热,性情急躁,心火内生;外邪入里化热,恣食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伤及脾胃,郁而化热,内外之邪相合,蕴于血分,血热生风而发。内服中药依据中医辨证采用清热凉血止痒的药物治疗。外治方案中银屑病药浴1号方以清热凉血解毒、祛风除湿止痒为主,其中大黄、栀子、黄柏、虎杖、侧柏叶凉血解毒除湿,野菊花、蒲公英清热解毒;苦参、石菖蒲除湿;蛇床子、白芷、薄荷祛风止痒;青黛具有凉血消斑解毒之效,凡士林具有保护及润滑皮肤的功效。治疗后期中药外洗每周两次,青黛膏封包调整为隔日一次。
病案2:患者姜某,男,42岁,全身皮肤反复发作红斑、鳞屑10年,加重全身6月余,全身皮肤散在肥厚性斑块,色暗,浸润明显,部分融合成片,其上覆有鳞屑,以双下肢及背部为重,瘙痒明显。西医诊断:斑块型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 (瘀热互结证),给予中药内服 (柴胡21g,当归12g,生地21g,丹皮15g,金银花15g,土茯苓30g,郁金15g,泽泻12g,玄参15g,连翘30g,乌梢蛇15g,白鲜皮30g,甘草9g),外涂青黛膏,皮损处用保鲜膜封包约4h左右,揭去保鲜膜后应用银屑病药浴2号方(艾叶、丹参、侧柏叶、白鲜皮、菊花、白蒺藜、徐长卿、地骨皮、鸡血藤、当归、皂角刺、透骨草各60g)煎汤外洗,隔日一次,每次约20min,水温37℃左右。两周后复诊,原皮损变平,鳞屑减少,颜色转淡,瘙痒减轻。调整口服中药,外治方案不调整,继续应用两周后斑块基本消退,消退后留有暗红色色素沉着斑片。
按:该患者病程日久,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经脉阻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而反复不愈。内服中药依据中医辨证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外治方案中银屑病药浴2号方以活血化瘀解毒、清热除湿止痒为主,其中艾叶、丹参、鸡血藤、当归活血化瘀;侧柏叶、菊花、地骨皮清热解毒凉血;白鲜皮、白蒺藜、徐长卿、皂角刺祛风止痒;透骨草祛风除湿活血。青黛具有凉血消斑解毒之效,凡士林具有保护及润滑皮肤的功效,封包时间延长,有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
2 体会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好发于青壮年,病因目前尚未清楚,尚无特效药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血热是其病理基础,血分受热日久,则煎熬成块,致瘀热互结,病久耗伤气血,血虚风燥。
银屑病病在外,中药外洗和药膏外涂可使其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其中,经过浸泡、淋洗后,皮损处的结痂皮屑及污染物均被清除,药液则可更加直接的作用于皮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药膏封包,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增强了药物作用。内外同治,共同起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总之,外治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但也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尤其对急性进行期的银屑病应慎重选择,待病情稳定后再应用。同时,在用药方面仍需辨证论治,根据证候选择不同的用药。如 《理龠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1]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26.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02.
R275.9
A
1007-8517(2015)20-0027-01
201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