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2015-01-24张大锐,赵保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8期
关键词:产道产程胎盘

7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张大锐赵保丽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1]。其往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危害大,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大量失血,严重者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并且可导致一系列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如低血压、贫血、乏力、休克、子宫切除、严重者死亡等。故提高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高度警惕性,做到及早预防监测、及时针对病因进行良好的护理与抢救,才能有效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降低临床上产妇的死亡率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现将我科护理的一些临床对策、做法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以供同行共同探讨。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1岁,共72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测量方法:为求精确采用面积法加称量法。面积法是指将事先测量好的血液浸湿敷料、单、巾的面积来计算,如10 cm×10 cm为10 mL,15 cm×15 cm为15 mL,首先大概估计。称重法是将产妇分娩前所用的敷料、消毒单、典巾一律称重,分娩后及时密封,再称重。减去初称量即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除以1.05换算成毫升数。

主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主要有四大原因,本组72例均在其列,其中尤以宫缩乏力最多,为61例(占84.72%),其中胎盘因素7例(占9.72%),软产道损伤3例(占4.17%),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1.39%)。

相关因素:主要有巨大儿、人流史、出血史、胎盘粘连、植入、早剥、前置、双胎、阴道、宫颈手术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血液病史、社会、心理等相关因素均可致产后出血。

护理方法

1.产前护理:①充分了解产妇一般身体状况,适当阐述其有关病情,以消除紧张,增强信心。②详细产前检查,评估其高危因素,做好防范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及预防工作。

2.产时监测:①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包括宫缩强弱、宫口扩张程度、胎先露下降、胎心、破膜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停滞等情况。必要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②第二产程科学接生和密切注意胎心变化,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应用[2],并用面积法和称重法监测出血情况。③积极合理的识别胎盘剥离征象,切忌过早牵拉脐带、粗暴挤压子宫。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止血。④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准确测量、收集产后出血量。密切观察产后2 h的宫缩情况、阴道出血情况。针对情况,及时处理。

3.抢救护理:①召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马上建立 2 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 4 ~6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顺畅。③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对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的出血,加强宫缩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应用宫缩剂。胎盘滞留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控制出血,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对可疑者应探查宫腔。对软产道裂伤造成的出血不止,应及时准确地修复、缝合裂伤可有效地止血。凝血功能障碍者,则必须立即进行输血,促进凝血机制,并且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针对原发病治疗。经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者,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的生命。④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⑤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病人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讨论

一般来说,产后24 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期。通过临床观察72例患者,可以看出,产后出血发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性较大(如出血情况就有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有快速大量出血和缓慢小量出血等)。这便需要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熟练掌握血压、腹痛、子宫收缩、出血等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特点,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判断,沉着冷静的来安慰孕妇,切忌手忙脚乱,以自己娴熟的操作技术来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采取针对的护理配套措施。综上所述,产前的充分预防与评估、产时的三产程监测、产后的密切观察、及时抢救和精心呵护,必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确保产妇安全分娩,降低产妇死亡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瞿伟莉,林鸣芳.产后出血115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0):35-37.

收稿日期(2015-01-06)

[基金项目]※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猜你喜欢

产道产程胎盘
牛产道疾病治疗刍议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