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部血栓形成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

2015-01-24杭艳武徐立华李洪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3期
关键词:方某鉴定结论基底节

杭艳武 徐立华 李洪涛*

(1 图们市公安局,吉林 图们 133100;2 安图县刑事侦查大队,吉林 安图 133600;3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脑部血栓形成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

杭艳武1徐立华2李洪涛3*

(1 图们市公安局,吉林 图们 133100;2 安图县刑事侦查大队,吉林 安图 133600;3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法医病理学;脑外伤;脑部血栓;司法鉴定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交通肇事所致的人体各类损伤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然而由外伤致“脑部血栓形成”需鉴定的案例实属罕见。笔者对鉴定的1例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商榷。

1 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谷某,女性,80岁,在吉林市吉丰东路东昇伟业附近发生交通事故致伤,后到医院就医。

1.2临床检查及治疗:①专科检查见:头部明显肿胀,触痛(+),胸部、腰部肿胀,压痛(+),未触及骨擦感,活动受限,四肢末梢感觉活动功能正常。②辅助检查:头部CT:未见明显外伤改变。胸部、腰部CT:胸9、腰2、3椎体楔形改变,腰4椎体Ⅰ度前滑脱。③诊疗过程:患者于2014年5月22日走路时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有语言障碍,急诊CT回报:多发脑梗死(新旧病灶并存),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请内科会诊建议转入神经内科继续治疗。④诊断:胸9、腰2、3椎体压缩性骨折,腰4椎体前滑脱,右侧第4、5、6、7肋骨骨折,头部外伤,多发脑梗死。⑤2014年5月22日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出院记录复印件记载,诊断: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供血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高胆固醇血症,尿路感染。阅2014年5月2日头部CT片3270号见: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萎缩。

2 鉴定结论

受王某个人委托要求对谷某脑部血栓形成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被鉴定人谷某脑部血栓形成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

3 分析与讨论

谷某于2014年5月2日因交通事故到吉林市江湾创伤医院住院治疗,诊断:胸9、腰2、3椎体压缩性骨折,腰4椎体前滑脱,右侧第4、5、6、7肋骨骨折,头部外伤,多发脑梗死。于2014年5月22日走路时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有语言障碍,急诊CT回报:多发脑梗死(新旧病灶并存),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并于当日出院。于2014年5月22日至2014年6月3日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供血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高胆固醇血症,尿路感染。

2014年5月2日头部CT片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萎缩。2014年5月22日头部CT片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较前片增多。2014年9月24日头部CT片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增多的脑梗死的密度减低。上述头部CT片所见表明被鉴定人谷xx在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陈旧性脑梗死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22日左侧基底节区又发生新的梗死灶。

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他成分及纤维素黏附于受损的动脉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黏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管腔的完全闭塞,2014年5月22日谷某左侧基底节区新鲜的脑梗死灶是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由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在陈旧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于形成脑部血栓,故谷某脑部血栓形成与2014年5月2日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1]。

在司法实践中也有同样的案例报告。1年前出交通事故受伤,事故发生后,被送医院急救治疗,确诊为右胫腓骨骨折,左髋臼骨折,头皮血肿,昏迷,脑震荡等。经过治疗,于2009年8月13日出院。对这起交通事故,交警方面认定,驾驶员违法行为导致该事故的发生,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出院后,在家里基本上只能卧床休息,发生交通事故后差不多1年,再次因昏迷被送入医院住院抢救诊断为双侧小脑、脑干区多发脑梗死导致死亡发生。为了证明死者的死亡原因到底与那次交通事故有没有关系,死者家属将肇事方告上法庭。庭审期间,法院曾委托一家司法鉴定机构对方某的死因是否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进行鉴定。该鉴定中心经初步审查,发现方某的头部外伤史不详细,无相应的检查记录且时间跨度过长,即使尸检也不宜评定是否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2-3]。据此,该鉴定中心做退案处理。被告方辩称,脑干梗死是脑血管病症,病因是长期性的,并不是一次交通事故就引起脑干坏死。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方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出院记录也显示患者情况好转,头痛症状恢复,当时不存在脑梗死的状况。承办法官专门走访了相关医疗专家。医院专家给出的意见为:如果脑外伤损伤累及脑血管损伤,有可能产生外伤性脑梗死,概率不是很高,具体概率较难确定。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引起静脉血流缓慢相对高凝状态,甚至可以产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乃至造成血管栓塞性疾病[4]。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现有证据证明方某在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前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容易引起脑梗死的病症,入院记录中显示血压基本正常,且死亡时不到44岁,现有证据也不能证明方某休养期间存在导致方某死因的事件,故从民事赔偿看,综合方某在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前的身体状况、方某出院建休期间的相关情况、咨询笔录反映的情况等实际情况,法院认为方某的死亡与本次交通事故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据此法院判令肇事方和保险公司方面共赔偿死者家属35万余元。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的司法鉴定结论需要精湛的法医专业水平及法医对全面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做出的鉴定结论彰显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经得起验证,只有正确的鉴定结论才能为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了司法公正,有效地化解社会纠纷,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具有科学依据的鉴定结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使诸多存在上访因素的鉴定案例通过司法鉴定均应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同时使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和谐,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1]刘彦虹,安晶红.脑血栓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2):220-221.

[2]陈雯辉,王大业,麻松,等.脑外伤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6):745-753.

[3]裘红梅,于增国,宋光,等.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功能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2):115-116,119.

[4]晓梅,刘国庆.车祸受伤一年后脑梗死死亡,咋赔:法院认定二者有关系,肇事方和保险公司要赔35万[N].现代快报,2011-07-07.

R651.1+5

B

1671-8194(2015)23-0211-02

E-mail: lihongtao69@163.com

猜你喜欢

方某鉴定结论基底节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基底节钙化影像学检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当事人如何申请鉴定?
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笨招”制胜
內地男詐騙23萬賭本被捕
弱者最初和最后的暴力
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再申请工伤医疗补助金的计发标准如何确定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