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分析
2015-01-24田昕
田 昕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分析
田 昕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
目的探讨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60例患者达优,21例患者为良,8例患者为中,1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90%(81/9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意义重大,有效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有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医疗护理;康复训练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6.5± 7.5)岁。其中10例患者合并冠心病,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髋关节Harris评分20~64分,平均(36.5±12.5)分。
1.2 方法
1.2.1 医疗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诊断情况、手术的适应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治疗的风险、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评估,进最大努力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对于情绪波动较大、手术恐惧感严重的患者,在必要时给予抗焦虑镇静药物。②术后护理:术后患者未完全清醒时,由于髋部的肌肉还处于松弛的状态,患者的自我控制力较差,护理人员应在搬到患者时,应以双膝、臀部、肩背部作为支点将患者托起平移到床上,以软垫枕与T型枕垫到患髋处,使患髋处保持前屈15°和外展15°,在中立位进行固定,防止患肢出现内收和内旋;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叮嘱患者及患者家属严禁患髋进行内收和旋转以及过度前屈等不良动作,对配合较差的患者穿丁字鞋;术后24 h极易出现静脉栓塞,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进行积极的预防,给予患者服用桃红四物汤,对深静脉栓塞的发生进行预防;术后18~72 h指导协助患者进行下床站立和行走,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1.2.2 康复训练:①术前准备:术前实施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训练,进行足背屈和膝下压紧绷,每次时间为5~10 s,之后放松再绷紧,1组为往复10次,每天进行5~10组;实施腘绳肌的训练,进行踝关节的用力跖屈和背屈训练;实施髋外展肌的训练,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被动的牵拉运动;实施健侧下肢进而双上肢肌力训练,双上肢的臂力训练充分的利用床头吊环来训练,进行引体向上的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和深呼吸运动及扩胸运动;指导患者在外展中立位,练习使用拐杖和助行器。②术后康复训练:术后患者下肢恢复知觉后,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长收缩运动;术后1~7 d在有效镇痛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指导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术后当天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的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训练及踝关节屈伸、环绕运动,将床头抬高30°,进行体位的适应性训练;术后1 d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卧位下实施股四头肌训练,收紧大腿的肌肉,使膝关节伸直5~10 s,再放松。在肌力恢复后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将足跟离开床面20°,在足下垫一远枕,膝关节下压,足背屈后抬高小腿和足跟,伸直膝关节,保持5~10 s,然后放松,1组为往复10次,每天进行3~5组。以同样方法进行臀大肌和腓肠肌训练,进行伸髋伸膝、屈髋屈膝、髋外展内收运动;术后2 d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床边坐起训练,要求患侧的髋关节屈曲在90°以下,患肢保持外展位;术后3~7 d,进行卧、坐、立的肢体转移训练,严格按照规范化动作进行。在患者知觉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安全带和助行器进行下地站立,适当的进行行走训练,并及时的调整步幅和步态;术后8~14 d,对上周训练成果进行巩固,强化肌力训练,对臀小肌、臀中肌、臀大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予以加强。在出院时使患者的患髋能够主动屈曲≥90°,并在伸直位下可以进行髋内收和外展及内外旋的运动,防止因肌力不足出现并发症。术后的3周内严禁患者的患髋进行内旋、内收、屈曲的复合动作,防止术后髋关节发生脱位。
1.2.3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以沙袋在踝部固定进行步态、步行、抗阻训练。在适当高度的台阶上进行阶梯训练,让患肢在屈髋位和屈膝位压腿,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的增加台阶高度,直到髋关节的屈曲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指导患者在仰卧外展中立和屈膝位,将双膝并拢、分开实施髋关节内旋活动和外旋活动,使患髋内旋的活动度和外旋的活动度增加。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出院后随访6个月,了解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恢复情况。
2 结 果
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60例患者达优,21例患者为良,8例患者为中,1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90%(81/90)。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关节置换术中的比例最大,是临床治疗髋关节病变和股骨胫骨折的主要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由于其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压力大,缺乏相关知识等多种原因,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康复产生不良影响[1-2]。因此,实施有效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对9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意义重大,有效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有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
[1]靳立巾,赵栋,张杰.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训练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24(7):651.
[2]陈秋玲,胡惠兰,何淑贞,等.21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3):153.
R473.6
B
1671-8194(2015)03-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