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
2015-01-24丛琪
丛 琪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
丛 琪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妇产科86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愈合情况,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法疼痛较轻,伤口愈合好,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法;传统丝线皮外缝合法
会阴侧切术为产科常用手术,是指在会阴部做一斜形切口,使生产时胎儿容易通过,可以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盆底肌肉。随着产科技术的发展,临床上会阴侧切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术缝合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伤口愈合和产后复健的情况。本研究探讨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临床效果较好,受到医师和产妇的欢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妇产科86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43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2±2.2)岁,孕周(38.67±1.12)周;对照组43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9±2.4)岁,孕周(39.05±1.03)周;两组患者均为头位阴道分娩,无妊娠合并症。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和分娩方式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会阴侧切术:常规术区备皮、消毒,采用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加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于会阴左侧,切线与垂直线呈45°,剪刀与皮肤垂直避开曲张静脉,待产妇用力屏气,会阴体绷紧时,一刀全层剪开,切口长度一般3~4 cm,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若有活动性出血,特别是小动脉应结扎或“8”字缝合止血。
1.2.2 缝合方法:①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法。用2-0号可吸收线从侧切口阴道黏膜顶端上方0.5 cm处进针,连续缝合阴道黏膜直至处女膜环内侧打结,间断缝合肌肉及皮下组织至阴道皮肤黏膜交界处,最后用3-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第一针距切口顶端0.1~0.2 cm处缝合并皮下打结3次,再向切口顶端方向皮内缝合一针达切口顶端,再沿切口皮肤行皮内缝合,缝合过程中保持缝针、缝线在切口皮肤内穿行,距皮缘越近越好,不要穿透皮肤,最后在处女膜环内侧打结[1]。②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皮外缝合法。用0号铬制肠线从侧切口顶端上方0.5 cm处开始,连续缝合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直到处女膜环处,以同样肠线由最深最内处开始间断缝合会阴肌层,以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缝合时注意皮肤对合整齐,不留死腔,5 d拆线[2]。
1.3 观察指标。①疼痛评估标准: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可忍受的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强烈疼痛。②伤口愈合标准:甲级愈合为表皮对合整齐,外观呈一条直线,无硬结;乙级愈合为表皮对合不整齐或有硬结;丙级愈合为会阴部分或全层裂开。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观察组43例,0级3例,占6.98%; 1级36例,占83.72%;2级4例,占9.3%;3级0例。对照组43例,0级0例;1级29例,占67.44%;2级29例,占67.44%;2级14例,占32.56%;3级0例。观察组0级和1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3级病例,表明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43例,甲级愈合39例,占90.7%;乙级愈合4例,占9.3%;丙级愈合0例。对照组43例,甲级愈合31例,占72.09%;乙级愈合11例,占25.58%;丙级愈合1例,占2.33%。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乙级愈合率和丙级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43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 h,住院时间为2~3 d;对照组43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18 h,住院时间为4~6 d;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会阴侧切缝合术为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手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同时反应产科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选择恰当的术式、材料,科学合理的操作是手术质量的关键。
传统的丝线皮外缝合法使用铬制羊肠线是通过蛋白水解酶裂解而逐渐吸收,吸收的时间难以预知,且较浅的皮下组织吸收需较长时间,容易引起组织反应而产生硬结。个别产妇会发生排异反应,从而加重伤口疼痛,产褥期可出现肠线线头脱落,甚至形成脓点。且皮外缝合需穿透皮肤,会留下瘢痕,影响美观,产妇还需忍受拆线的疼痛。
采用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法省去了多次打结、剪线等操作,减轻了缝合时对会阴组织的牵拉,缩短了缝合时间,减少了伤口的暴露时间,从而减轻了因线结吸收困难引起的硬结、疼痛、行走时切口线结的摩擦避免线结松开引起的伤口瘘和血肿[3]。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吸收线在皮内连续缝合时,各组织分层缝合,最大程度恢复原来的解剖组织关系,且可吸收线易于被人体吸收,有利于伤口愈合,且伤口愈合整齐,较少发生红肿、硬结,故观察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痛感降低,提高了产妇产后的活动能力,促进母乳喂养和子宫复旧,所以观察组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会阴侧切术皮内连续缝合法刺激小,疼痛轻,伤口愈合快,且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较短,有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促进产后哺乳和子宫复旧,且提高了产科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环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马金巧.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临床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3 (30):156-157.
[2]陈少平,梁惠平,李岚.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190-191.
[3]谢绍楚.两种会阴侧切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2011,8(2):164-165.
R719
B
1671-8194(2015)03-0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