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定穴埋线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2015-01-24张静静任冬冬付寒蕾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肠经溃疡性结肠炎

张静静 任冬冬 付寒蕾 肖 婷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08 2.河南省禹州市中心医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等诱因诱发或加重。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痢疾”“泄泻”“肠风”等范畴,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绪抑郁、禀赋不足及久病脏腑虚损等病因所致,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2]。病位主要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关系密切。基于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兼顾调整各脏腑功能。笔者采用脾经、大肠经特定穴埋线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典型病例

患者某,女,25岁,2013年7月15日就诊。主诉:大便质软,不成形2年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间断性发作晨起腹痛,急欲便,如厕,大便质软,黏腻不爽,排便后腹痛缓解。患者平素纳食正常,喜食肉食,但形瘦体弱。西医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西医对症治疗后未获效。故就诊于针灸科以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时见:面色稍萎黄,间断性发作晨起腹痛,急欲便,如厕,大便质软,黏腻不爽,排便后腹痛缓解,常感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该患者平素喜食肉食,肥甘厚腻易于酿生湿邪,湿邪易困脾土,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为本病。治疗原则为健脾化湿,兼顾调整各脏腑功能。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嘱其放松。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穴位处方:中脘、气海;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脾俞、大肠俞。②操作:取上述穴位,局部消毒后,取一次性医用PGLA可吸收缝合线(规格:3mm×2cm)置于埋线针(7号)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完全推入针管内,左手拇、食指舒张进针部位的皮肤,右手持埋线针,迅速将针刺入穴位,并调整针尖到达适宜深度,以患者产生酸胀沉麻的针感为度,此时一边推动针芯,一边退针,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确定针孔未出血后,敷医用创可贴于施术部位,再逐一进行余下穴位的埋线治疗;治疗1个月1次,连续2个月对患者进行2次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饮食,忌羊肉、海鲜、香菜等发物,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合理作息。

治疗体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西医学目前对其病因没有明确的认识。西医对本病的治疗除强调休息、饮食及营养,对腹痛泄泻症状对症治疗外,多采取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重型患者及并发大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施以手术治疗。本病的预后: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多反复发作,轻度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发作频繁者,预后较差,即使选择手术治疗,亦达不到100%的治愈率。病程漫长者癌变危险性增加。

西医西药治疗本病虽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治疗过程漫长,特别是缓解期的维持治疗,至少要维持3年。且治疗本病常用的氨基水杨酸制剂又存在着两类不良反应[1]:一类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可逆性男性不育等;另一类是过敏反应,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于治疗本病的西药存在不良反应,很难使患者严格坚持漫长的治疗过程。因此,笔者尝试选择特定穴埋线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2次埋线治疗后,患者自述大便已成形,无晨起腹痛症状,纳食可,体重增加5kg,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笔者治疗心得如下:本病病位主要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因此笔者施定治疗原则为健脾化湿,兼顾调整各脏腑功能,取穴多用脾经和大肠经特定穴为主:分别取大肠经募穴天枢,大肠经背俞穴大肠俞,俞募配穴加上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以调理肠腑传导功能而止泻;脾经合穴阴陵泉,脾经背俞穴脾俞,肝脾肾三经交汇穴三阴交,以健运脾土,助脾化湿而止泻;由于“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所以本病的病机主要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碍[3],因此另取胃经下合穴、合穴足三里,腹会及胃经募穴中脘,整体调理紊乱的脾胃功能。又因该患者已有2年余的病史,久泻多虚,必有气虚,遂辅以气海穴鼓动全身气机,增强正气。笔者治疗本病疗法上攻补兼施,整体调理肝脾肾及胃肠功能,遂取得满意的疗效。

针灸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无副作用的绿色物理疗法,而且也具备简、验、便、廉、全的疗效特点。埋线疗法是针对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而改良的一种针灸疗法,既保留了针灸的确切疗效,且其刺激量明显高于普通针刺,增强推行经络之气运行之力,通过疏通经络以调节阴阳平衡,驱邪外出,修复肠道,达到治疗目的。

本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操作简便,费用较低,无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0-415.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45-253.

[3]高希言.针灸学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91-193.

猜你喜欢

大肠经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漫画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4)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
敲打出秀美颈部
大肠经畅通,人变美
富硒温泉水浸足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