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然养殖谈中华蜜蜂的病敌害防治

2015-01-24张洪庆谢旭东冯浩然

中国蜂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敌害胡蜂中蜂

张洪庆 谢旭东 冯浩然 罗 兵 姚 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100093)

基于自然养殖谈中华蜜蜂的病敌害防治

张洪庆谢旭东冯浩然罗 兵姚 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100093)

自然养殖的概念源自纯天然生长认证(Certified Naturally Grown,CNG),它用有机的标准来衡量养殖实践,但又稍有不同。中华蜜蜂由于不受蜂螨的侵害,相较西方蜜蜂更适合用于自然养殖,生产符合有机标准的蜂产品,通过生产优质优价的蜂产品可促进更多的人养殖中华蜜蜂,有助于缓解中华蜜蜂在我国锐减问题。自然养殖涉及病害防治、养殖技术、配套养殖机具、市场开发、综合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基于自然养殖的中华蜜蜂病敌害防治相关问题。

中华蜜蜂;病敌害;防治;自然养殖;保护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中的一个亚种,也是我国本土的地方蜂种。

中华蜜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在100多年前西方蜜蜂未引进我国之前,中华蜜蜂是我国唯一大规模饲养的蜂种,且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养殖历史,中华蜜蜂在本土适应性强,抗逆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蜜蜂,很多我国本土开花植物或农作物靠中华蜜蜂授粉得以繁衍生息,所以说中华蜜蜂对保护生态和农业丰产意义重大[1,2,3]。但由于环境污染、滥施农药、西方蜜蜂引进等因素,全国中蜂分布区域比未引进西方蜜蜂前缩小75%以上,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生存出现危机,目前亟待保护。

2014年新修订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继续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目前全国已建立3个国家级中蜂保种场,2个保护区,可见国家对中蜂保护的重视。但是单纯依靠保护区、保种场的力量还达不到理想的保护目的,广大中蜂饲养者要有保护中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和支持中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中蜂生产中保护中蜂资源,在保护中蜂资源中发展中蜂生产[4]。更重要的是必须让中蜂饲养者获得可观的收益,生产优质优价的蜂蜜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

自然养殖的概念源自天然生长认证(CNG)[5],有以下特点:(1)不同于有机认证但可根据相关有机标准来衡量;(2)农民种植时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或者转基因生物及种子;(3)养殖的牲畜或动物大多是在牧场和自由活动的空间;(4)同时还需要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员工的职业健康和福利要求、动物福利的要求等。

自然养蜂的实践也基于以上要求,我国虽然有NYT 5139《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管理准则》,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GBT20014.27-2013《良好农业规范:蜜蜂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等一些标准和规范,但依然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与其他有机食品相比较,有机蜂蜜的生产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6]。自然养蜂同样如此,因此迫切需要与中蜂自然养殖病敌害防治等配套的相关技术和规范。

1 中蜂自然养殖防治原则和药物管理

中蜂日常饲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药剂和药物,如日常使用的消毒剂,在预防、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等蜜蜂疾病中要采用一些药物[9]。但是对不同的对象应遵循不同的使用原则。

1.1中蜂自然养殖病害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1.1.1生产(蜂产品)用蜂群:用于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生产蜂蜜等蜂产品的蜂群。

防治原则:(1)生产用蜂群不得使用任何药物、药剂或射线防治病害,已知患病蜂群将纳入非生产用蜂群管理;(2)确诊受害的蜂群不得用于生产,并需要隔离,转化为非生产(蜂产品)用蜂群进行治疗。

1.1.2非生产(蜂产品)用蜂群:除了上述用途外处于隔离治疗期间的蜂群,或用于试验以及可能造成蜂产品污染等方面的蜂群,与正常蜂群隔离3 km以上饲养,禁止用于生产蜂产品。

防治原则:(1)非生产(蜂产品)用蜂群最大限度地采取养蜂管理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等,如果要使用药物可选最低限量的药品防治蜜蜂病害;(2)使用药物时应由专业人员按照蜂药产品说明及具体技术规程,指导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蜂药;(3)常用的蜂药使用和管理要符合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4)非生产用蜂群,在不使用任何药物的原则下将所有巢脾更换为新脾后养殖一年可转变为生产群。

1.2中蜂自然养殖敌害防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2.1生产(蜂产品)用蜂群:不得使用任何药物、药剂或射线类的防治方法,因为有可能造成蜜蜂误食或接触带回蜂巢。可以使用冷冻、加热(热水、蒸汽、火焰灼烧等)或机械的方法。

1.2.2非生产(蜂产品)用蜂群:使用药物、药剂应符合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 5139《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管理准则》的规定。

1.3清洁和消毒原则

1.3.1生产(蜂产品)用蜂群:不得使用任何化学药物或射线类的方法,用于消毒蜂群或直接接触蜂群的蜂具。可以使用加热(热水、蒸汽、火焰灼烧等)或机械方法。

1.3.2非生产(蜂产品)用蜂群:使用消毒药剂应符合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 5139《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管理准则》的规定。

2 中华蜜蜂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中华蜜蜂造成危害的病害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及其他病毒病。其中囊状幼虫病对中蜂最为致命,是中蜂所有病敌害中的首要危害,但是目前对于这种病毒病并无明显疗效的防治药物。

2.1中蜂囊状幼虫病

2.1.1发病原因和规律: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发病期短,传染性强,致死率高,难以治愈等特点[7]。患病幼虫及健康带病毒的工蜂是主要污染源,通过消化道感染是病毒侵入蜜蜂体内的主要途径。该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在蜂群内主要通过个体间食物传递、蜂群之间通过子脾、蜂具混用、操作人员带毒接触和迷巢蜂、盗蜂直接传播[8]。

2.1.2症状:一般在6~7日龄时开始大量死亡,约有一半以上死于封盖后。死亡幼虫头部上翘,身体由白色变成褐色,无臭味,干涸,用镊子夹出时呈囊袋状。部分巢房盖为黑色,下陷,有穿孔。患病子脾上既有死蛹也有健康蛹,工蜂不断地清理受害蛹,健康的蛹未受影响,所以会出现“插花子脾”现象[10]。

2.1.3常用的防治方法:

(1)选育优良蜂王,更换蜂王并断子至少14天以上;(2)定地饲养强群,做到蜂多于脾,不随意调换巢脾;(3)蜂场和养蜂工具需严格物理消毒,并遵照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4)奖励饲喂,淘汰旧巢脾造新脾;(5)将病害严重子脾销毁深埋;(6)可采用龚凫羌推荐的喷雾法[12],但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饮用水;(7)药物防治应遵照NY5138相关规定。

2.2欧洲幼虫腐臭病

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 disease)属于细菌性病害,西方蜜蜂通常发病不严重,多数蜂群会自己痊愈。但中蜂发病较严重,影响早春和秋季繁殖。

2.2.1发病原因和规律:病原体为蜂房链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革兰氏阳性,主要来自于被污染的污水和饲料。

2.2.2症状:

(1)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只感染2日龄内的幼虫,被感染的幼虫通常会在幼虫封盖前阶段死亡。

(2)患病幼虫体形及体色均会由白色逐渐加深成黄色,直至最后呈黑褐色。幼虫失去肥胖状态,身体塌陷,逐渐在巢房底部腐烂,虫体腐烂时会发出难闻的酸臭味,此时尸体有粘性但不能拉成细丝,最终幼虫尸体干枯成为易清理的鳞片。

2.2.3常用的防治方法:

(1)选育优良蜂王,更换蜂王;(2)定地饲养强群,做到蜂多于脾,不随意调换巢脾;(3)蜂场和养蜂工具需严格物理消毒,并遵照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4)奖励饲喂,淘汰旧巢脾造新脾;(5)将病害严重子脾销毁深埋;(6)提供清洁水源以防止蜜蜂采集污水;(7)药物防治应遵照NY5138相关规定。

2.3其他病毒病的防治

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通常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如有必要可隔离治疗。目前对于病毒病并无任何特效药物可供使用,防治方法仅能从管理着手,一般而言蜂群强势,营养充足,发病率与其影响便减小[11]。

3 中华蜜蜂常见敌害

中华蜜蜂敌害较多,蜡螟及胡蜂则具有危害时间长,难以避免,难以根除的特点。

3.1蜡螟

3.1.1受害特点:蜡螟属鳞翅目,蜡螟科,蜡螟又分为大蜡螟和小蜡螟,主要以幼虫时期危害蜂群,因蜡螟幼虫主要蛀食蜜蜂巢脾为害,故俗称巢虫、绵虫等。大蜡螟的幼虫体长2 cm以上;而小蜡螟幼虫体长则不超过2cm。大蜡螟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发生,而小蜡螟在我国南方发生较普遍,尤其对中蜂危害更为严重[13,14]。据徐祖荫等1979~1980年对贵州锦屏县中蜂群的调查,受到大蜡螟危害的蜂群约占全县总群数3/4,其危害致飞逃的蜂群数量约占飞逃总群数的90%。大蜡螟在幼虫期取食巢脾,危害蜂群封盖子脾,会造成子脾上大面积“白头蛹”,严重时可达80%以上。大、小蜡螟可共同危害蜂群,受害蜂群中许多幼虫不能存活,蜂群逐渐衰弱容易全群飞逃。

3.1.2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可用于生产群):选育易维持强群和清理行为较强的蜂种并饲养强群,保持蜂脾相称,1年至少更换1次蜂王;经常清理箱底的蜡屑,保证蜂箱的密实,铲除蜡螟的滋生地;至少1年换1次新脾;回收的废旧巢脾,蜂蜡要及时化蜡并妥善处理,以免滋生巢虫。

(2)物理防治(可用于生产群):用冷冻的方法能够有效杀灭各龄期的大蜡螟,-6.7℃时冷冻4.5小时,-12.2℃时3小时,-15℃时2小时处理,可以杀死各龄期的大蜡螟;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将藏匿在蜂箱缝隙的蜡螟卵及巢虫彻底消灭;在蜂箱底部放蜡螟爱产卵的布条定期清理。

(3)化学药剂防治(不可用于生产群):在密闭的空间内,用10毫升/箱的甲酸对巢脾熏蒸1.5小时可以杀灭各龄期的大蜡螟,此外熏杀大蜡螟的常用药物还有冰醋酸等。

(4)生物防治法(不可用于生产群):用0.14%的苏云金杆菌乳剂喷脾;某些大蜡螟天敌,蜡螟绒茧蜂也会感染或寄生于小蜡螟。

3.2胡蜂

胡蜂是指膜翅目胡蜂总科的昆虫,全世界约有6000种,我国分布有208种。胡蜂不仅对人造成伤害,还捕食蜜蜂,有时对蜂群危害严重。捕食蜜蜂的胡蜂常见的有: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Smith)、墨胸胡蜂(Vespa nigrithorax Buysson)、基胡蜂(Vespa basalis Smith)、黑尾胡蜂(Vespa ducalis Smith)、黄腰胡蜂(Vespa affinis L)、黑盾胡蜂(Vespa bicolor Fabricius)等等,其中以金环胡蜂最甚。胡蜂相对蜜蜂是害虫,但也是重要的一种捕食森林害虫的昆虫。

3.2.1受害特点:像金环胡蜂和黑尾胡蜂一类体大的胡蜂,除了在箱前飞行捕捉外,还可咬破蜂箱攻进蜂群中捕食,中蜂受到攻击后易发生飞逃。

3.2.2防治方法:

(1)人工扑打法:当蜂场上发现有胡蜂危害时,可用薄板条进行人工扑打,但应小心被胡蜂蜇伤。

(2)诱引捕杀法:用少量新鲜碎肉(或其他诱饵)盛于诱杀箱内,放在蜂场附近诱杀。日本学者Okada(1980)曾使用杀蟑螂的粘虫纸放在蜂场,先在纸上粘上一只已死的胡蜂,可诱引其他胡蜂,被粘上的胡蜂还有互相咬食的现象。

(3)防护法:胡蜂危害时节,应缩小巢门加固蜂箱或者在蜜蜂巢口安上金属隔王板或保护罩,可防止胡蜂侵入。

(4)捣毁蜂巢法:寻胡蜂踪迹,找有经验的人员于夜晚用乙醚等药物捣毁或摘除蜂巢。

(5)不可采用“毁巢灵”等有毒物质的防治胡蜂。

3.3西方蜜蜂

3.3.1受害特点:西方蜜蜂体型普遍比中蜂大,繁殖力强且食量大,因经济形状好在我国饲养西方蜜蜂较多。西方蜜蜂对于零星杂花蜜源的利用率差,在缺少大蜜源的地区和季节里,需要人为补饲。这时西方蜜蜂为了寻找食物,大群的蜜蜂会攻击包括中蜂在内的弱小蜂群,打死工蜂、抢夺蜂蜜,这种现象也称“盗蜂”。数量、体格处于劣势,中蜂很难抵挡西方蜜蜂的攻击。许多中蜂群不能完全识别西方蜜蜂种的盗蜂,有时会出现识别失误而不发生格斗现象[19],造成中蜂大量损失。

3.3.2防治方法:

(1)要及时了解周边西方蜜蜂饲养情况,中蜂蜂场的建立最好在离意蜂群距离较远的地点。

(2)加强饲养管理,预防为主,保证蜂脾相,适时合并弱群。在缺蜜季节时应加大蜂场巡视力度,及时处理盗蜂现象。当大规模盗蜂发生时,应立即迁场。

(3)选用科学、密实的蜂箱,合理选用中蜂防盗蜂装置。

3.4蚂蚁

3.4.1受害特点:在我国,会危害蜂群的常见种类有:大黑蚁、棕色黄家蚁等。尽管蚂蚁个体小,但其数量众多,有时在蜂巢内外寻找食物,或者在可避雨的蜂箱副盖上建造巢穴。中蜂由于受到蚂蚁的骚扰会变得非常暴躁,容易蜇人,还可能弃巢飞逃,给饲养中蜂造成诸多麻烦。

3.4.2防治方法:

(1)为蜂箱做好箱架,用废旧的矿泉水瓶的底部盛水后放在架脚底下,可防止蚂蚁上箱。

(2)清除蜂场周围的灌木、烂木和杂草也可减少蚂蚁筑窝。

(3)不可采用有毒物质的防除方法。

3.5其他敌害

蜂狼、芫菁、天蛾、蟾蜍、蜘蛛、蜥蜴、蜂虎、黄喉貂、鼠类、寄生蝇类等都有危害但一般情况下并不构成主要威胁,这里不一一赘述。

[1]宋心仿.关于加强中华蜜蜂保护的建议[J].蜜蜂杂志,2014,(10):1-2.

[2]葛凤晨.中华蜜蜂的保护利用进展和翅脉变异研究[c].第九届亚洲养蜂大会论文摘要集.杭州:中国养蜂学会,2008:6.

[3]陈耀春,李促昌,邱振远,等.中国蜂业[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3-7.

[4]葛凤晨.建议中蜂饲养者不要盲目引进外地中蜂[J].蜜蜂杂志,2008,(4):11.

[5]张婷.自然养蜂的认证标准[J].中国蜂业,2011,62(4):43.

[6]朱威,胡福良,李英华.有机蜂蜜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前景[J].昆虫知识,2003,40(5):415-418.

[7]徐舟,肖铁光,张丹,等.长沙地区中华蜜蜂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J].作物研究,2013,27(3):275-278.

[8]周婷.蜜蜂医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59-236.

[9]陈萍.蜜蜂GAP关键控制点的确立与级别的划分[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54-61.

[10]黄康,曾志将,颜伟玉.中华蜜蜂抗中囊病选育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0):883-887.

[11]陈裕文.台湾常见蜜蜂病敌害的发生与防治(二).蜜蜂杂志,2011,(8):30-31.

[12]龚凫羌.宁守容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生机理与防治方法[J].蜜蜂杂志.2009,(8):27-29.

[13]黄迎波,陶英,吴昌奇.蜡螟生物学特性研究[J].作物研究,2010,24(3):198-200.

[14]黄志辉.大蜡螟、小蜡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对策[J].应用昆虫学报,1984,(1):36-39.

[15]徐祖荫.大蜡螟对中蜂危害情况的观察[J].蜜蜂杂志,1983,(3):11-13.

[16]James D Ellis,Jason R Graham.Ashley Mortensen Standard methods for wax moth research.Journal of Apicultural Research,2013,52(1):79-81.

[17]李铁生.膜翅目:胡蜂总科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159.

[18]李建军,和绍禹,谭垦.蜜蜂的敌害——胡蜂的研究进展[J].蜜蜂杂志,2005,(8):26.

[19]杨冠煌.引入西方蜜蜂对中蜂的危害及生态影响[J].昆虫学报,2005,48(3):401-406.

姚军,E-mail:beedoc@sohu.com

猜你喜欢

敌害胡蜂中蜂
为何丹顶鹤总爱用一条腿站着
动物们的自卫绝招
防治胡蜂的三种方法
中蜂保护与发展
中华蜜蜂
我国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现状
三招轻松治胡蜂
因小失大的胡蜂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