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阴清肺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102例临床观察

2015-01-24张翼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养阴清肉苁蓉汤加

张翼飞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中蒙医医院,010020)

养阴清肺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102例临床观察

张翼飞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中蒙医医院,010020)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1],发病原因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临近组织中慢性炎性反应是由于长期受烟酒、化学气体、粉尘的刺激以及过度发声、消化道障碍、风湿热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咽内不适、微痛、异物感,常有干咳少痰、咽部充血水肿等,此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笔者2011年5月~2013年4月,采用养阴、清热、解毒为主的养阴清肺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102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102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6岁,主要以20~45岁居多。病程最短20 d,最长为3年,其中20 d~1年者88例,1年以上者14例。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①常有急性咽炎和/或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或有鼻窦和鼻腔感染、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空气干燥、粉尘刺激。②有咽部不适、咽痒、异物感、灼热、干燥或阻塞等感觉,有刺激性咳嗽、咽反射敏感,易作呕。

治疗方法

养阴清肺汤加味方:生地黄30 g,麦冬20 g,元参15 g,川贝母10 g,白芍20 g,牡丹皮10 g,薄荷(后下)10 g,生甘草10 g,板蓝根20 g,金银花15 g,连翘10 g,桔梗10 g。咽部红肿疼痛者加夏枯草10 g,牛蒡子15 g;咳嗽重者加紫菀10 g,款冬花10 g;痰多加陈皮10 g,半夏9 g,茯苓10 g;阴虚明显者加肉苁蓉10 g。每日1剂,水煎服,轻者3剂,较重者6~9剂,忌辛辣。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慢喉痹拟定。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咽部充血水肿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咽部充血水肿基本控制;有效:症状改善,咽部充血水肿明显减轻;无效:症状改善轻微或无改善,咽部充血水肿无明显减轻。

结果:102例中痊愈82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80.4%,总有效率99.0%。

典型病例

例1.患者某,男,58岁,2011年9月5日初诊。自诉20余天前感冒及咳嗽,主证口干、咽痒,咳痰不利,夜间加重,舌红燥苔薄白,脉沉细略数。曾用抗生素静脉点滴6 d未见效。现咽部充血水肿,查胸透及血常规未见异常。中医辨证:热毒伤阴,毒邪未除,邪留于肺门。立法:养阴清热、解毒利咽。拟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黄30 g,元参15 g,麦冬30 g,川贝母10 g,白芍20 g,薄荷(后下)10 g,丹皮10 g,甘草10 g,板蓝根20 g,双花15 g,连翘10 g,桔梗10 g。水煎服。3剂后症状改善,咽部充血水肿明显减轻,继服3剂痊愈。

例2.患者,男,39岁,患咽炎3个月余,久治不愈,嗜烟酒,口干,咽痒咽痛,咽部充血水肿,咳痰不利,夜间加重,舌红燥苔薄白,脉沉细略数。中医辨证:热毒伤阴,毒邪未除,邪留于肺门。立法:养阴清热、解毒利咽。拟养阴清肺汤加味方:生地黄30 g,元参15 g,麦冬30 g,川贝母10 g,白芍20 g,薄荷(后下)10 g,牡丹皮10 g,甘草10 g,板蓝根20 g,金银花15 g,连翘10 g,桔梗10 g,夏枯草10 g,牛蒡子15 g。水煎服,3剂后除口干、咳嗽未见改善外,余证均有改善,咽部水肿明显减轻,继用上方加紫菀10 g,款冬花10 g,肉苁蓉10 g。3剂,诸证明显减轻,咽部水肿基本控制,继服3剂而痊愈。

讨论

从临床角度看[4],慢性咽炎以阴虚火旺、痰热上扰所致者为多,养阴清肺汤就是针对这一病机所设,原方加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增强解毒利咽之效;加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并引经于肺门。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条达无力,痰凝气滞,阻于咽喉,发为喉痹,出现咽红肿、咽干痛及异物感;夏枯草、牛蒡子清肝火、散郁结、利咽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人体所需的津液借助于脾的运化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肺阴虚,阴虚化火炼液成痰则咽喉失去濡养发为喉痹,出现咽喉不适、干痒、咳嗽声重且夜间较甚,加紫菀、款冬花,增加润肺止咳化痰之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痰多常责之于脾气亏虚、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湿生痰,痰湿凝滞咽喉发为喉痹,出现咽喉不适有痰,痰白黏稠,加陈皮、半夏、茯苓健脾燥湿化痰;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肾主水,肾中元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肺之水下行而肾之水上蒸,金水相生则津液循环生生不息,濡润全身,若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熏蒸咽喉而成慢性咽炎。肉苁蓉[5]味甘咸,《本草正义》记载:“肉苁蓉,《本经》主治皆以藏阴言之,主劳伤补中,养五脏,强阴,皆补阴之功也”。正因为肉苁蓉长补阴,所以对慢性咽炎阴虚甚者,疗效显著。本方看似繁杂,具有养阴清热、解毒利咽等作用,比较符合目前慢性咽炎之病机,临床应用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1]熊霖,付雨,雷剑波,等.熊大经治疗慢性咽炎经验[J].中医杂志,2006,47(11):823-824.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07-60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5.

[4]俞军,徐泳.咽宁含片治疗慢性咽炎100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01-102.

[5]许泽典.肉苁蓉治疗慢性咽炎[J].中医杂志,2003,44(2):92-92.

2015-05-11)

猜你喜欢

养阴清肉苁蓉汤加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内蒙古药品评价性抽验中肉苁蓉质量分析
干旱地区梭梭接种肉苁蓉滴灌栽培技术
莲藕 养阴清热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肉苁蓉-巴戟天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养阴清肺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比较研究及市场现状分析△
入秋藕如玉
二妙汤加味煎水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31例